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附篇二十二 十二金釵與二十四節氣

  • 紅樓醒夢
  • 寒雋
  • 6693字
  • 2024-10-30 13:15:53

附篇二十二、十二金釵與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法(或農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國際氣象界,它們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月首叫“節”,月中叫“氣”,“節”有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氣”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

又按“春夏秋冬”四季,分成四部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個節氣為春季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為夏季節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為秋季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為冬季節氣。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到戰國后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些節氣反映了季節,又稱八位。從四季到八位,正合《紅樓夢》中四七二十八星宿,八公十二金釵的人物形象設定,充分說明,曹公在人物設計方面,是有一定的基本面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立春:斗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雨水: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紅樓夢》的故事始于“仙草”萌生,“神瑛”灌溉,正應了立春節氣;雨水正合黛玉的還淚情節。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驚蟄: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里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驚蟄和春分正符合薛寶釵的人物形象設定-“蟄伏、平分”。寶釵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再次體現了作者“黛釵合一”的描寫思路。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清明: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于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探春的生日是三月初二,判詞中喻她遠嫁情節,又有“清明涕送江邊望”,正合清明節氣。第二十二回探春的謎語詩同樣扣合清明:“清明妝點最堪宜”。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谷雨: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諺云“谷雨前后,種瓜種豆”。

“繁茂”和“茁壯成長”正合探春。

立夏,夏季的開始。

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興旺”與“飽滿”合元春。因元春與探春同為王妃,此處元春在后探春在前,看來作者也有“元探合一”的意味。他和脂硯始終認為,倘若探春未遠嫁和番,賈府不至于完敗。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種:北斗指向己。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后,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成熟”與“炎熱”正合湘云個性。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后。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熱度”與“汛澇”正合妙玉。

立秋,秋季的開始。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后,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征,表示暑天終止。

“終止”與“變涼”正是迎春的人物情節設定。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晝夜平分。

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歷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轉涼”與“晝夜平分”正合惜春之個性特征及情節設計。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后,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后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霜降: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寒露結冰”與“霜凍”,正應“冰山雌鳳”,合鳳姐之人物形象及情節設計。第四十三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不了情暫撮土為香”賈母語:“我打發人請你來,不為別的。初二是鳳丫頭的生日”。同回后文又有:“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①說明鳳姐的生日是九月初二,足以證明我們分析的正確。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斗指乾。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開始下雪。

小雪: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冬季開始”與“封凍”正合賈府與巧姐之結局。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大雪: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后,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積雪”與“寒冷”正合李紈的人物形象設計,正合她的判詞“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之人物個性。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小寒: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后,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大寒: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從“寒冷”到“極寒”,正是秦可卿的人物形象及情節設定。

行至此處,筆者發現,《紅樓夢》的文字,竟然處處對應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分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七十二候候應的依次變化,反映了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情況。

一月(正月)

立春: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元春和“太祖太爺”的生日即是正月初一,是《紅樓夢》故事的開始。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三侯,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而先祭而后食。

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寶釵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正在此候。她從金陵至京城,正是“自南而北”。這是黛釵合一的又一例證。

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

二月

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這時,我們就會理解曹公為何會把黛玉的生日定在二月十二。因為她與襲人生日是同一天,又有鷹鳩之說,同樣是黛釵合一的例證。

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于陰。其光乃發,故云始電。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華。王夫人生日正是三月初一,暗喻賈府之漸盛。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鴑音如,鵪鶉屬,鼠陰類。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鴽復化為鼠。賈璉生日三月初九,正是個“鼠目寸光”的庸人。

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急時也。三候,戴勝降于桑,織網之鳥,一名戴鵀,陣于桑以示蠶婦也,故曰女功興而戴鵀鳴。

四月

立夏:初候,螻蟈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小滿: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三候,麥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時麥熟,故曰麥秋。

五月

芒種: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說文名拒斧。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瀟湘館春困發幽情”有薛蟠話:“要不是我也不敢驚動,只因明兒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薛蟠是個禍事由子,難怪曹公要把他的生日安排在五月初三,原來是“刀螂”。①

二候,鵑始鳴;鵑,屠畜切,伯勞也。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陽獸也,得陰氣而解。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三候,半夏生。藥名也,陽極陰生。

六月

小暑: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織,此時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鷹始摯。摯,言至,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為螢;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辱,濕也。三候,大雨行時。

七月

立秋:初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降。第四十二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瀟湘子雅謔補余香”有鳳姐語:“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可以說,巧姐的出生,成了賈府的風向標-從此走向沒落。②

三候,寒蟬鳴。蟬小而青赤色者。

處暑:初候,鷹乃祭鳥;鷹,殺鳥。不敢先嘗,示報本也。二候,天地始肅;清肅也,寨也。三候,禾乃登。稷為五谷之長,首熟此時。

八月

白露: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一曰:大曰鴻,小曰雁。二候,玄鳥歸;燕去也。三候,群鳥養羞。羞,糧食也。養羞以備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雷于二月陽中發生,八月陰中收聲。二候,蟄蟲坯戶;坯,昔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于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后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正逝于九月初三。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昭兒言:“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日巳時沒的”。④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于陰而獨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二候,草木黃落;陽氣去也。三侯,蟄蟲咸俯。俯,蟄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侯,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鳴。鹖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冬至: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二候,麇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三侯,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十二月(臘月)

小寒:初候,雁北鄉;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后者其小也。此說出晉干寶,宋人述之以為的論。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于陽而后有聲。

大寒:初候,雞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云乳。二候,征鳥厲疾;征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于擊也。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以上十二個月為月令,亦稱月建。不同于朔望月,也與閏月無關,每年十二月,萬世不休。

注解:

①鄧遂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634、638頁。

②鄧遂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423頁。

③鄧遂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623頁。

④鄧遂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225頁。

①《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四節氣“條,BJ:中華書局,1989年,第78-82頁。

②司馬遷《史記·歷書》“太初歷“條,BJ:中華書局,1959年,第1256頁。

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元吳澄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未標注頁碼)

④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187頁。

⑤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第295頁。

⑥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三回,第581頁。

⑦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二回,第569頁。

⑧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BJ:科學出版社,1973年,第45頁。

⑨陳久金《中國古代的天文與歷法》,BJ: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112-115頁。

說明:

古代歷法文獻采用中華書局點校本,標注統一頁碼。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因版本特殊未標注具體頁碼。

現代學術著作采用標準出版信息。

《紅樓夢》引文采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庚辰本為底本)。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邛崃市| 吉林省| 和田市| 靖宇县| 铁岭县| 辽中县| 伊金霍洛旗| 岳池县| 南康市| 九江县| 泾阳县| 彭水| 泸西县| 运城市| 察雅县| 广宁县| 探索| 孟津县| 洛浦县| 友谊县| 塔城市| 图们市| 托克托县| 衡山县| 昌邑市| 罗江县| 洛扎县| 永靖县| 安宁市| 云龙县| 明溪县| 克拉玛依市| 黔东| 黄浦区| 湖北省| 元朗区| 安康市| 大兴区| 东丰县| 邹城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