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會計學(第九版)
  • 趙德武主編
  • 1701字
  • 2021-03-12 09:57:46

向歷史致敬——第四版說明

1978—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會計變革的30年。

30年中國會計始終在變革中前行。會計變革的實質就是要建立一種會計系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新機制。會計環境的最大變化莫過于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會計信息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會計正是沿著這個經濟轉型軌跡堅定前行的。還記得當年的“記賬方法之爭”和“會計階級性的討論”,還記得基于“資金運用=資金來源”的會計體系……然而,斗轉星移,今天的會計已經面貌全新——會計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變化,會計的思維方式和機制機理發生了變化,會計更好地適應了轉型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會計變革遵循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資本市場—會計變革”的內在邏輯。無論是揚湯止沸的改革嘗試,還是釜底抽薪的革命性變革,會計變革既堅持了國際通用標準,又保持了自己應有的理性。中國會計變革凝聚了所有會計人的力量。無論是會計主管部門,還是會計學界業界,在共同的會計事業旗幟下,經歷了風雨,也見證了彩虹。

歷史會銘記會計制度變革的三個里程碑。1992年6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財政部、國家體改委聯合頒布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從3月5日起實施,這種制度頒布在后而實施在前在會計史上絕無僅有,因為時不我待!這個制度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簿記制度,強調根據股份公司資本保值和增值的要求建立企業會計制度。這是會計變革的第一個里程碑。1996年“瓊民源”和“中川國際”事件的發生呼喚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為,財政部制定了《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兩個會計準則,從此打破了會計制度一統天下的局面,中國會計制度開始走向了準則導向的道路。這是會計變革的第二個里程碑。2006年1月15日,財政部在人民大會堂發布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體系,標志著兩大準則體系的建設工作大功告成。新會計準則體系涵蓋各類企業各項經濟業務,能夠獨立實施,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這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歷史會銘記會計研究范式變革的抉擇。在方法論意義上,范式指的是某學科內被一批學者和應用者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為交流思想的工具的一套概念體系和分析方法。只有建立在公認范式基礎上的會計學才可能有交流的共同語言和思想激蕩的平臺。庫恩在其飲譽世界的《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年)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范式的危機、破裂與演變是科學發展的重要環節和集中體現。在庫恩看來,科學革命的實質就是“范式轉換”,是排擠掉“不可通約”的原有范式。會計學革命又何嘗不是范式的革命呢?或許出于職業的原因,會計學家的反應力是值得稱贊的。早在1996年中國會計教授會年會上,香港科技大學的李志文先生毫不顧及兩百多位會計教授的情面猛烈抨擊中國會計研究,令會計界震驚。同樣出于職業的原因,會計學家們很快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檢討自己的研究范式,于是,一場范式的變革在會計界悄然興起,蔚然成風。范式的變革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人們對于駕輕就熟的舊范式總是抱有依戀的溫情,對新范式的解釋力卻往往持懷疑態度。會計學家經受住這個抉擇的考驗。

歷史會被銘記,被歷史永遠銘記。30年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30年中國會計的變革發展,更是值得永遠銘記!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日子,本書第四版的問世表達的就是一種銘記。

本書從1998年出版以來,先后進行了三次修訂。修訂的本身反映了會計理論的和實踐的變革的軌跡,反映了我們這個編寫團隊對會計學不斷深化認識的過程。本次修訂主要依據2006年財政部發布的新會計準則,對一些章節進行了補充、修改或者重寫,以便于更好地反映會計準則的新成果和會計實踐的新經驗。同時,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教材,我們編寫了《會計學學習指導》。然而,實踐在發展,認識在進步,任何一本教材都始終處于不斷完善之中,沒有窮盡。

會計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會計是一門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學科,也是一個知識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的職業。會計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對會計執業人士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們希望讀者在使用本教材時,不拘泥教材本身,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應用、學會創造!

2008年7月31日于光華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步| 靖江市| 青川县| 铁岭市| 什邡市| 朝阳区| 济源市| 泸西县| 巨野县| 监利县| 邹平县| 西城区| 克什克腾旗| 天门市| 巢湖市| 青神县| 吴堡县| 金门县| 延吉市| 潜江市| 施秉县| 青州市| 松滋市| 绍兴县| 陈巴尔虎旗| 连城县| 吉林省| 连山| 宜川县| 大渡口区| 阿巴嘎旗| 鸡泽县| 图片| 长治市| 偏关县| 南宫市| 香格里拉县| 深圳市| 濮阳县| 东兰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