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腹地主要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四省(市),是跨越中國西南、中南腹地的重要經濟帶,是整個長江經濟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但各?。ㄊ校┰鏊俨煌?/h3>

(一)地區生產總值總量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與推進,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發展更是引人矚目。2000—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地區生產總值(GDP,下同)占西部地區GDP的比重均超過45%,對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由圖2.1可知,2000—2015年,西部地區GDP與長江上游地區GDP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西部地區GDP與長江上游地區GDP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由2000年的17.23%、8.74%上升至2015年的21.05%、10.14%,分別增長了3.82%、1.40%。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高速增長時期,西部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在基礎條件較薄弱、自然環境較惡劣的情況下,地區生產總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仍保持一定的增長趨勢,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圖2.1 西部地區與長江上游地區GDP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雖然長江上游四?。ㄊ校┑慕洕鷮嵙写蠓嵘珔^域內經濟增長速度不同。四川、重慶增幅較大,云南、貴州增幅較小。其中,只有四川GDP高于全國均值(如圖2.2所示)。2000—2003年,長江上游地區四省(市)GDP增長均比較緩慢,2004—2008年增速有所提高,2009年之后增長迅速。2015年重慶、四川、貴州、云南GDP已分別達到15717.27億元、30053.10億元、10502.56億元、13619.17億元,分別為2000年的8.8倍、7.7倍、10.2倍、6.8倍。2015年,我國各?。ㄊ?、區)的平均水平為23315.09億元,重慶、貴州、云南均低于全國平均值。貴州、云南GDP增速并不低,但由于經濟基礎較為薄弱,GDP總量一直低于四川、重慶。

圖2.2 2000—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四省(市)GDP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人均GDP可以衡量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由圖2.3可知,2000—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人均GDP、西部地區人均GDP、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均有顯著增長,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直高于西部地區人均GDP和長江上游地區人均GDP。從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司鵊DP對比情況來看,重慶人均GDP為四?。ㄊ校┲凶罡?,其次為四川,云南和貴州較低,這說明重慶、四川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較高。2015年,重慶、四川、貴州、云南人均GDP分別為52095.69元、36632.25元、29752.29元、28720.31元,分別為2000年的8.3倍、7.8倍、10.9倍、6.1倍,重慶人均GDP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50251.00元)。

圖2.3 長江上游地區四省(市)人均GDP發展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化水平提升

(一)產業結構

由表2.1可知,長江上游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第一產業占比較2000年下降了9.8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占比較2000年增加了3.7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由38.92%增加至45.05%,增長了6.13個百分點。這表明長江上游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拉動作用增強。通過四省(市)對比分析可知,四川第一產業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11.83個百分點,云南第一產業下降幅度最小,下降了6.38個百分點;四川、重慶第二產業占比增加較多,分別增長了7.60個百分點、2.54個百分點;貴州第三產業占比增幅最大,增長了9.21個百分點。2015年,重慶、云南第三產業占比均超過45%。

表2.1 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a業結構發展情況 單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二)工業化

由表2.2可知,長江上游地區2015年工業增加值為23760.44億元,為2000年的8.42倍,年均增長率為15.26%,高于全國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長江上游地區2015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0年增加了1.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的這一比重增加了3.91個百分點,全國的這一比重下降了1.02個百分點。這是因為長江上游地區工業化起步慢、工業化水平低,其工業化仍在繼續,而在我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已經進入到后工業化時代,其服務業發展速度高于工業,故其工業在GDP的占比呈下降趨勢。

從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I化水平來看,四川2015年工業增加值為11039.08億元,為2000年的9.56倍,遠大于其他三?。ㄊ校?,分別約為重慶、貴州、云南的1.99倍、3.33倍、2.87倍。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015年工業增加值較2000年均顯著增加,尤其是貴州提升很快,2015年為2000年的10倍左右??傮w而言,四川、重慶工業化水平較高,貴州、云南工業基礎較薄弱,工業增速雖快,但與四川、重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表2.2 長江上游地區四省市2000年與2015工業增加值及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從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炔縼砜矗貞c、四川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較大,基本處于35%~45%,貴州、云南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較小,很少超過35%。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I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6—2015年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這與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〨DP中第三產業占比不斷提高相吻合,第三產業創造的產值增長快,從而使得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I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見圖2.4)。

圖2.4 2006—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I增加值占比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三、城市化水平穩步提升,城鎮化進程加快

西部地區、長江上游地區以及全國城鎮化率均呈增長趨勢,西部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城鎮化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如圖2.5所示)。2015年,西部地區城鎮化率高于長江上游地區城鎮化率近一個百分點。2006年,全國、西部地區、長江上游地區城鎮化率分別為44.86%、35.69%、33.91%, 2015年則分別增至56.54%、48.74%、47.65%, 10年時間分別提高了11.68%、13.05%、13.74%,長江上游地區提升幅度較大。因此,長江上游地區城鎮化率雖低于全國總體水平,但城鎮化進程加快,與全國總體水平的差距逐年縮小。

圖2.5 西部地區、長江上游地區及全國城鎮化率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擎偦A不同,城鎮化進程也不同。2006—2015年城鎮化水平最高的為重慶,其次為四川,云南與貴州居后(如圖2.6所示)。2006年,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分別為46.69%、34.30%、27.45%、30.49%, 2015年分別升至60.92%、47.68%、42.01%、43.34%, 10年時間城鎮化率分別提高了14.23%、13.38%、14.56%、12.84%,重慶與貴州提升幅度明顯。四川城鎮化水平雖然與重慶仍有一定差距,但一直穩中有升。貴州、云南2006—2009年城鎮化率增速緩慢,2009年之后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貴州、云南城鎮化率遠低于重慶。2015年,貴州、云南城鎮化水平仍不及重慶2006年時的城鎮化水平。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城市化水平最高的?。ㄊ校?,其城鎮化率甚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圖2.6 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擎偦?/p>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四、全社會固定投資規模不斷增長且增速較快

2006—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與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占全國的比重持續上升(如圖2.7所示)。2006年,長江上游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為10226.27億元,占全國的9.46%;2015年增至64325.30億元,占全國的比重上升為11.56%;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為2006年的6.29倍,全國的這一比例為5.15倍,這表明長江上游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增長速度快于全國總體水平。

圖2.7 長江上游地區與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占全國的比重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2006—2015年,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占全國的比重由20.36%升至25.23%,西部地區所占比重也日益增長。長江上游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占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投資的比重均維持在45%左右。

從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Ρ葋砜?,全社會固定投資額變化趨勢相似,2006—2008年緩慢增長,2008—2010年增速加快,之后呈直線式增長(如圖2.8所示)。區域內四川居于首位,重慶次之,云南、貴州居后,只有四川高于全國平均值,這與地區GDP呈現的特征相同。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的投資規模在2006—2015年均有大幅提升,2015年分別為2006年的5.96倍、5.78倍、9.14倍、6.11倍。

圖2.8 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鐣潭ㄍ顿Y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增長,區域消費需求明顯增加

隨著長江上游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購買力逐漸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增長。

長江上游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的比重逐年增加(如圖2.9所示),由2006年的8.62%增長至2015年的9.55%。由于全國其他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也比較快,致使長江上游地區占全國的比重沒有明顯提升。但從時間序列來分析,2015年長江上游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006年的4.21倍,絕對值增長了21869.10億元,區域消費需求增長是顯著的。

圖2.9 長江上游地區與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的比重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從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臋M向對比來看,四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比較高且增長幅度較大,重慶居第二,云南、貴州相對較少。四?。ㄊ校┲校挥兴拇ǜ哂谌珖骄?。從縱向來看,2006—2015年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有大幅度增長,2015年分別為2006年的4.49倍、4.00倍、4.62倍、4.24倍,全國平均水平為3.79倍,四?。ㄊ校┑脑鲩L倍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如圖2.10所示)。

圖2.10 長江上游地區四?。ㄊ校┥鐣M品零售總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及國家數據網(http://data.stats.gov.cn/index.ht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台中县| 察隅县| 宜昌市| 博罗县| 永康市| 镇坪县| 南宁市| 延津县| 绥棱县| 阿拉善右旗| 林州市| 永年县| 林州市| 楚雄市| 佛冈县| 甘谷县| 无锡市| 六枝特区| 南宁市| 汝州市| 台东县| 冕宁县| 维西| 黄石市| 集贤县| 沂南县| 福海县| 镇原县| 德令哈市| 望江县| 繁昌县| 石门县| 茂名市| 武穴市| 疏附县| 淄博市| 惠东县| 理塘县| 乐都县|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