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主要創新點

在世界各國激烈爭奪科技制高點以及我國積極培育和構建自主創新能力的宏觀背景下,筆者對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技術創新非均衡發展關系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梳理,并采用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ESDA)、微觀與宏觀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技術創新非均衡發展的關系,從選題角度、理論假設、計量方法與模型選擇、研究結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歸納起來,本書研究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從理論與實證層面分析了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非均衡發展的影響。與現有文獻將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與技術創新三者割裂開來研究不同,本書以OFDI逆向技術溢出為研究主線,創新地將三者納入統一的分析框架,為技術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更為新穎的研究視角。在分析與整理制度變遷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效應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理論闡述與實證研究,深入考察了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非均衡發展的影響。

(2)在分析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時,本書考慮了空間異質性與空間相關性,并構建多種空間權重矩陣進行穩健性檢驗。傳統的計量經濟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間相關性與空間異質性對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導致模型設定不恰當,分析結果不夠精確。區域要素流動、技術外溢、技術創新等空間屬性數據具有很強的空間相關性和空間異質性,現有的研究很少考慮上述因素,導致研究結論與現實存在諸多不符(Anselin,1988)。現實的經濟地理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各要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本書利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ESDA)方法,對技術創新數據是否存在空間效應進行識別和檢驗,刻畫了技術創新的空間格局與集群特征。空間權重矩陣的引入是進行空間計量分析的前提與基礎,合理選取空間權重矩陣對技術創新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至關重要。本書從多個角度構建了空間地理距離權重、空間經濟距離權重、空間人力資本權重,以期更加全面、客觀地解釋技術創新能力的空間影響因素。

(3)全面、科學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測度方法。在研究技術創新過程中,無法回避技術創新的測度問題。首先,在技術創新能力的度量方面,國內對技術創新能力度量表現出兩種極端。一方面,大量實證研究僅以專利授權數或者新產品銷售收入來衡量技術創新能力,無法全面體現技術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少數研究分析指標又過多,如《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所包含的明細指標多達145個,使得某些指標高度相關,導致測評結果產生嚴重偏誤。本書從技術創新的投入能力、產出能力、擴散能力、環境支持能力四個方面衡量區域與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以期更為全面地反映各地區的實際技術創新差異。其次,在全要素生產率的測度方面,本書基于1998—2007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提供的116萬條數據,運用O-P方法核算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TFP)。O-P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生產率進步與投入要素相關所導致的聯立性問題(Simultaneity)和企業生產率與退出市場相關的樣本選擇問題(Selection)。

(4)使用空間杜賓模型(SDM)分析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國家、區域、企業層面技術創新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空間杜賓模型(SDM)克服了空間滯后模型(SAR)忽略誤差項的空間依賴特征以及空間誤差模型(SEM)忽略因變量的空間依賴特征的缺點。考慮到中國經濟具有典型的區域發展不平衡特征,省域層面的技術創新具有明顯的空間依賴或者空間自相關特征,如若忽略這種空間相關性的影響,必然會導致估計結果出現偏誤。因此,本書使用同時考慮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空間加權滯后變量的空間杜賓模型(SDM),考察制度環境、OFDI逆向技術溢出對技術創新的影響,同時將企業類型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三種類型,分別考察制度環境、對外直接投資逆向技術溢出對省域不同所有制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5)企業、區域層面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在樣本期間表現出顯著的集聚效應。本書的實證結果表明:空間自回歸系數ρ顯著為負,意味著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較強的省份并沒有對周圍省份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產生正向輻射作用。另外,結合Moran指數的I值可以發現,某些省份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遠高于周圍省份,成為高值孤立區,而有的省份則成為低值空心區域。總體而言,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出現顯著的極化現象,空間集聚效應大于空間溢出效應,導致不同省份之間技術創新的空間分異特征日趨明顯,即考慮空間異質性和空間相關性后,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在不同區域間的差異逐年擴大。本書采用了全面、科學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全要素生產率測度方法,得出的結論更加真實可靠,對進一步提升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1) 制度變遷是指一種關于制度的轉換、交易、替代過程的理論,是制度環境的動態變化過程。本書對制度變遷和制度環境不做嚴格區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湟源县| 菏泽市| 桐庐县| 永德县| 沁阳市| 海阳市| 汪清县| 晋州市| 太保市| 民乐县| 普定县| 内乡县| 循化| 临泉县| 金寨县| 涞源县| 雅安市| 峡江县| 克拉玛依市| 辽源市| 略阳县| 云和县| 墨脱县| 霍林郭勒市| 灵武市| 丽水市| 增城市| 大关县| 顺平县| 岳西县| 杨浦区| 宜阳县| 筠连县| 康乐县| 普格县| 肃北| 建湖县| 云和县| 仙居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