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
劉煌(前282-前197年)即太上皇劉太公,字執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也稱漢高祖)之父,秦末漢初沛郡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是歷史上第一位在世時就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劉伯,漢朝宗室,劉太公劉煓的長子,漢高祖劉邦的大哥,早逝,漢太祖高皇帝五年正月(即公元前202年)薨,追尊為武哀侯(劉邦時為漢王,故不追尊其為王,是為其稱帝前準備)。高后八年夏五月辛未(前181年夏五月辛未),追尊其為武哀王。
劉喜(前258-前193)字仲,魏國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人,西漢諸侯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二哥,太上皇劉煓的次子。漢六年(前201年),被封為代王。漢七年(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國,劉喜棄國逃到洛陽,被劉邦廢去王爵,改封合陽侯。惠帝二年(前193年),劉喜逝世,后因其子劉濞被封為吳王,被追謚為代頃王。
劉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西漢諸侯王,劉太公第四子,漢高祖劉邦異母弟,母為太上皇后李氏。愛好讀書,多才多藝,少時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經》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劉邦封為沛公時,隨同蕭何、曹參等從軍灞上,封文信君。劉邦即位后,封為楚王。到達楚國后,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呂后稱制時,聽聞浮丘伯在長安,遂派次子劉郢客與申公前往受業。漢文帝聽聞申公為《詩》最精,任命五經博士,為《詩》作傳,號《魯詩》。劉交綴集詩傳,號《元王詩》。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謚號為元。
劉賈(?-前195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西漢諸侯王,與漢高祖劉邦同為一族(一作漢高祖的遠房堂兄)。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劉邦平定三秦,劉賈為將軍,鎮守桃林塞,隨劉邦向東攻打項羽。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劉邦攻下成皋,派劉賈率軍二萬、騎兵數百,進攻項羽,燒毀楚軍屯積軍糧,以破壞楚軍的根基,使無法供給項羽軍需糧食。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追擊項羽至固陵,派劉賈南渡淮河包圍壽春。劉賈派人招降項羽大司馬周殷。周殷反叛項羽,助劉賈攻下九江,迎英布軍,會兵垓下,共擊項羽。劉邦因而派劉賈調九江軍,與太尉盧綰攻擊臨江王共尉,共尉戰敗而死。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賈被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五十二座城邑。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攻打荊國。劉賈與他交戰,未勝敗走富陵,被英布亂軍殺害。
劉澤(?―前178年),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西漢諸侯王,與漢高祖劉邦同為一族(一作漢高祖遠房堂兄弟)。劉澤初任郎中,后以將軍身份攻打陳豨,因功封營陵侯。呂后執政時,劉澤在齊國人田生幫助下,又因其妻是呂后妹妹呂須之女,故得封瑯琊王。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漢高祖的長孫齊王劉襄起兵,一方面是為蕩平諸呂,一方面也是為爭奪帝位。劉襄在起兵時,設計挾持劉澤,奪取瑯琊的軍隊,劉澤懷恨在心。后來劉澤假意提出前往長安說服眾臣立劉襄為帝,但他到長安后,卻指出: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善類,如果擁立劉襄,呂氏當國之事又將重演。最終擁立漢高祖第四子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劉澤因平亂有功,改封燕王。公元前178年,劉澤去世,謚號敬王,其子劉嘉襲爵。
????
漢初十八功臣:酂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張敖、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曲周侯酈商、魯侯奚涓、汝陰侯夏侯嬰、潁陰侯灌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安國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廣平侯薛歐、汾陰侯周昌、陽都侯丁復、曲成侯蟲達。
漢高祖十八候銘:
耽耽相國,弘策不追。御國維綱,秉統樞機。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于酂。(右,酂侯蕭何。)
黆々將軍,威蓋不當。操盾千鈞,拔主項堂。興漢破楚,矯矯忠良。卒為丞相,帝室以康。(右,將軍舞陽侯樊噲。)
赫赫將軍,受兵黃石。規圖勝負,不出帷幄。命惠瞻仰,安全正朔。國師是封,光榮舊宅。(右,將軍留侯張良。)
懿懿太尉,惇厚樸誠。輔翼受命,應節御營。歷位卿相,土國兼并。見危致命,社稷以寧。(右,太尉絳侯周勃。)
蹇蹇相國,允忠克誠。臨危處險,安而匡傾。興代之際,濟主立名。身履國土,秉御乾楨。(右,將軍平陽侯曹參。)
洋洋丞相,勢譎師旅。擾攘楚魏,為漢謀主。六奇解厄,揚名于后。(右,丞相戶牖侯陳平。)
堂堂張敖,耳之遺萌。以誠佐國,序跡建忠。功成德立,襲封南宮。垂號萬春,永保無疆。(右,南宮侯張敖。)
衎衎衛尉,德行循規。遭兄食其,隕歿于齊。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刊。(右,衛慰曲陽侯酈商。)
煌煌將軍,輔漢久長。威震呂氏,奸惡不揚。寇攘殄盡,躬迎代王。功顯帝室,萬世益章。(右,將軍潁陽侯灌嬰。)
斌斌將軍,鷹武是揚。內康王室,外鎮四方。諸夏乂安,流及要荒。聲聘海內,苗嗣紀功。(右,將軍汝陰侯夏侯嬰。)
休休將軍,如虎如羆。御師勒陳,破敵以威。靈金曜楚,火流烏飛。將命仗節,功績永垂。(右,將軍陽陵侯傅寬。)
斤斤將軍,忠信孔雅。出身六師,十二四旅。折沖扜難,遂寧天下。金龜章德,建號傳后。(右,將軍信武侯靳歙。)
明明丞相,天賦庭直。剛德正行,不枉不曲。功業成著,榮顯食邑。距呂奉主,昭然不惑。(右,丞相安國侯王陵。)
桓桓將軍,輔主克征。奉使全璧,身詘項營。序功差德,履讓以平。轉北而游,云中以傾。(右,將軍襄平侯紀通。)
巖巖將軍,帶武佩威。御雄乘險,難困不違。仇滅主定,四海是楨。功成食士,德被遐昆。(右,將軍棘津侯柴武。)
晏晏曲成,輿從龍騰。安危從主,赤曜以升。赫赫皇皇,道彌光明。惟德御國,流及后萌。(右,曲成侯蟲達。)
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趙距呂,志安君身。征詣行所,如意不全。天秩邑土,勛乃永存。(右,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
邑邑將軍,育養烝徒。建謀正直,行不匿邪。入軍討敵,項定天都。佩雀雙印,百里為家。(右,將軍青陽侯王吸。)
????
劉邦親屬四維數據
劉邦,武力:82,統率:76,智力:87,政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