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工業形成了從上游纖維原料加工到服裝、家用、產業用終端產品制造不斷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持續較快增長,產品出口大幅增加,結構調整取得進展,對國家經濟貢獻突出。2013年1~12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化纖、布、服裝產量分別達到4121.94萬噸、683.45億米和271.01億件,與上年同比分別增長7.9%、4.55%和1.27%。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業出口額為2920.75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1.24%,增速較上年提高了7.92個百分點。出口三大市場分別為美國、歐盟和東盟。

在日益外向的中國各產業中,紡織業的對外依存度最高。雖然同貿易伙伴之間的關稅越來越低,但是綠色壁壘和質量安全問題正成為新的非關稅貿易壁壘。隨著人們對生態和使用安全關注程度的加深,“綠色產品”、“生態紡織品”等概念大舉進入國際紡織品與服裝貿易領域,各國對紡織品及服裝在穿著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紡織行業原有的價格低廉等比較優勢也將受到沖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創新的深入,新的技術標準會不斷涌現,并被采用于新的技術法規。技術創新使檢測設備、手段和方法更加先進,一些國家尤其是WTO發達成員運用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的水平隨之水漲船高,對進口產品的標準規定越來越細,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和苛刻。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人類生命安全及世界環境問題的關心,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法規中對這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國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控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發達國家經常采用具有隱蔽性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技術法規、標準或合格評定程序)阻礙我國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

本書主要針對國內外主要的紡織品服裝業技術法規、檢測標準進行分析解讀、比較、整理,結合國際上對紡織品服裝業常見的貿易技術壁壘措施進行紡織服裝產品安全評價;集國內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的實踐經驗積累,對紡織服裝產品涉及的檢測方法根據標準來源、適用范圍、測試原理、儀器設備、樣品準備、測試程序、結果表述、記錄報告、關鍵點及注意事項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

編者希望本書包含的資料和知識為紡織品和服裝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有關技術人員、從事紡織服裝進出口業務的貿易和管理人員提供參考,同時也可為高校紡織專業的師生、檢測機構專業崗位操作人員等提供技術參考和指導。

本書由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紡織實驗室柳映青擔任主編,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牛增元、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紡織實驗室葉湖水擔任副主編,任忠海擔任顧問。由具有紡織服裝檢驗實踐經驗的29位同志參與解讀、編寫和審核。

全書共分為4章,其中:第1章1.1~1.4節由張卓編寫;1.5節由黃伯熹編寫。第2章2.1、2.4、2.5節由楊二濤編寫;2.2、2.3節由謝飛、程韻瑤編寫;2.6節由鄒小梅、何渭編寫;2.7節由徐敏編寫。第2章整體由李慧統籌。第3章3.1節由余小勇編寫;3.2節由麥裔強編寫;3.3、3.17節由邵秋榮編寫;3.4、3.16、3.18節由李天寶編寫;3.5、3.6節由安文佳編寫;3.7、3.13節由徐敏編寫;3.8節由周長征編寫;3.9~3.12節由黎華亮、麥曉霞編寫;3.14、3.15節由黃雪琳編寫。第3章整體由張曉利統籌。第4章由黃海敏、焦應霞編寫。第4章整體由黃伯熹統籌。書中插圖由林文麗進行繪制、修改。全書由張卓進行整理、校訂及文字審核,李淳、蘭麗麗、任忠海負責資料收集,謝飛、陳森淼協助整理、校訂。

在編寫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鄭建國主任、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技術部謝力部長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得到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科技處吳建麗在標準資料方面的技術支持與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和時間有限,國內外檢測標準的更新較快,書中難免存在缺點和錯誤,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8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杭锦后旗| 凉城县| 剑河县| 龙海市| 义马市| 泸定县| 嵩明县| 南宫市| 海伦市| 巴彦淖尔市| 安泽县| 贞丰县| 称多县| 平泉县| 抚松县| 县级市| 呼伦贝尔市| 辽源市| 临夏县| 天气| 财经| 廊坊市| 丰顺县| 称多县| 和静县| 沽源县| 蒙城县| 沁源县| 广水市| 垦利县| 江华| 大厂| 隆回县| 富阳市| 石景山区| 泰宁县| 哈巴河县| 乡城县| 滨州市|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