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磁性材料
- 田民波編著
- 641字
- 2020-07-31 17:46:09
2.3 磁滯回線及其決定因素
2.3.1 鐵磁性體的磁化曲線
——表征磁性材料磁學性能的基本曲線
將鐵等磁性體置于磁場中,若慢慢地增加磁化能(電流),則磁性體內的磁通量也會增加。表示這種關系的曲線稱為磁化曲線。由這種曲線可以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如圖2-13所示,隨著磁化能增加,磁通密度緩緩增加。從O點到A點,磁通密度的增加方式是極其緩慢的,在此區域表現出可逆的特征。接著,在從A到B的范圍內,隨著磁化能增加,磁場發生劇烈變化,其中伴隨著不連續的磁疇壁移動,曲線出現鋸齒狀,如放大圖所示,稱此為巴克豪森效應。而后,從B到C的范圍稱為旋轉磁化區域,在此區域中再次出現磁感應強度緩慢升高的階段,接著到達磁飽和的C點。

所謂旋轉磁化區域是指從易磁化軸(磁性體容易被磁化的方向)向著給定的磁場方向發生旋轉的區域。而且,在此區域中表現出可逆的特性。圖2-14表示不連續磁化區域的磁化曲線。從A到B的不連續磁化區域中,若使磁化能減少,會形成從K到L那樣的小回線。

下面再看圖2-15,圖中表示磁性體的磁滯回線,并對該磁滯回線進行了說明。在這種情況下,若從飽和點C緩緩地使磁化力減弱,則磁通密度從C變化到D。若進一步在負方向給予磁化力,則會經由E到達F。而后,若由此處再一次外加正的磁化,則會經由G、H向著I上升。進一步增加磁化力,則會到達最初的飽和點C。在此之后,依此往返,描畫出CDEFGHIC大回線,稱這種表示磁性體性質的曲線為磁滯回線,其所圍的面積表征磁性體中消耗的熱能。

本節重點
(1)鐵磁性體的磁化曲線。
(2)不連續磁化區域中的磁化曲線。
(3)磁性體的磁滯回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