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鉆井工藝
- 張金東 王巖 趙林主編
- 4988字
- 2020-05-08 09:40:31
4.5 井口工具的使用及維護
鉆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井口工具和手工具,利用它們可以上卸鉆具螺紋,維護保養設備。正確使用井口工具和手工具將有利于安全、優質、快速地完成鉆井任務。井口工具一般包括提升短節、吊卡、吊鉗、吊環、卡瓦、安全卡瓦、滾子方補心等,配備較先進的井隊還有動力大鉗、動力卡瓦、方鉆桿旋螺紋器(方鉆桿旋扣器)等。手工具一般包括榔頭、壓桿式黃油槍、管鉗、鏈鉗、液壓千斤頂等。
4.5.1 吊卡
吊卡按結構可分為側開式、對開式、閉鎖環式;按功用可分為鉆桿吊卡、套管吊卡等。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和下放鉆具以及套管、油管等,并使鉆具坐于井口。現場普遍使用側開雙保險式吊卡,其主要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安全、結構簡單、操作和維護保養方便。閉鎖環式常用于起下油管。
井場使用的吊卡其基本組成是主體、活頁、開口銷、鎖銷手柄、平衡緊定螺釘和上鎖銷等。以現場常用的國產CSD型群革吊卡為例,如CSD5-2000-?144,其中C表示側開式(D表示對開式,B表示閉鎖環式),S表示雙保險(D表示單保險),D表示吊,腳標5表示第5次改進,2000表示額定載荷為2000kN,?144表示其通徑為144mm。
要正確使用吊卡,首先必須正確選用吊卡,所選吊卡規格要與下井鉆具(或套管)規格、質量相符合,然后檢查吊卡是否滿足工作需要。負荷臺階要平整無嚴重磨損,臺階面磨損深度不大于8mm。最后在吊卡上下保險銷,在活門銷軸處注潤滑脂,保證其扣合靈活,不晃動。在起下鉆或下套管時,必須使用保險插銷和小方補心。
4.5.2 吊鉗
(1)結構及作用
吊鉗按位置分為外鉗和內鉗,離司鉆近的為外鉗、遠的為內鉗。工作時要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其主要作用是在起下鉆、下套管操作時,上卸鉆具螺紋和緊螺紋。目前鉆井普遍使用的是B型吊鉗。其中88.9~298.45mm直徑的B型吊鉗用于上卸鉆具螺紋,338.5~508mm直徑的B型吊鉗用于上卸套管螺紋。
B型吊鉗主要由吊鉗銷子、鉗柄、吊桿、吊環、平衡螺絲、扣合器、活動鉗頭以及長短鉗等組成。吊鉗通過定滑輪吊在井架上,鋼絲繩的另一端加有配重,可使吊鉗上下升降,便于使用。
吊鉗在使用操作前,必須按要求檢查、維護,使它符合技術要求。
(2)吊鉗的檢查、維護
ⅰ.鉗牙。觀察鉗牙的磨損情況,磨損嚴重時應及時更換;檢查鉗牙是否松動,上、下擋銷是否齊全,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處理;鉗牙上應無油污、雜物。
ⅱ.吊鉗銷子及扣合器。檢查各扣合器連接鉸鏈安裝是否正確,擋銷、背帽是否齊全;各扣合器扣合尺寸與鉆具尺寸要相符,工作時要靈活好用;吊鉗的扣合彈簧要完好且必須就位;連接鉸鏈要及時注入潤滑脂。
ⅲ.尾樁銷及鉗尾繩。尾樁銷及方頭螺釘要齊全完好;鉗尾繩尺寸要符合標準,且無打結或嚴重斷絲,兩端緊固牢靠。
ⅳ.吊鉗的水平度。吊鉗懸空時要保持水平,否則必須調整。調節吊桿下部的調節螺釘使吊鉗前后水平;調節吊桿上部的平衡梁(轉軸)使其左右水平。上、下活動吊鉗要靈活無阻卡。
(3)吊鉗的操作
緊螺紋時,外鉗在上,內鉗在下;卸螺紋時,外鉗在下,內鉗在上。吊鉗打好后,鉗口面離內、外螺紋接頭的焊縫3~5cm為宜。上卸螺紋時,內外鉗的夾角要在45°~90°范圍內。
4.5.3 吊環
(1)吊環類型及作用
吊環按結構可分為單臂吊環和雙臂吊環。其主要作用是在起下鉆具時,懸掛吊卡以懸持鉆具。吊環代號由字母和數字組成,如DH150、SH250,其中D代表單臂,S代表雙臂,H代表環,150、250表示吊環的額定載荷,單位是9.8×103N。
(2)使用注意事項
ⅰ.按照載荷要求選用合適的吊環,禁止超載使用。
ⅱ.吊環不得有任何裂縫和焊縫。
ⅲ.鉆進時要將兩只吊環捆在一起,防止其擺動碰擊水龍頭。
ⅳ.處理事故或強力上提后,要進行探傷檢查。
ⅴ.吊環在大鉤耳環內要有—定的擺動自由度,無阻卡現象。
ⅵ.吊環在大鉤上要系好保險鋼絲繩。
4.5.4 卡瓦
(1)卡瓦的類型及作用
按作用卡瓦可分為鉆桿卡瓦、鉆鋌卡瓦、套管卡瓦;按結構可分為三片式卡瓦、四片式卡瓦、長型卡瓦、短型卡瓦;按操作方式可分為手動卡瓦和動力卡瓦。現場多采用手動三片式卡瓦,其主要組成是卡瓦體、卡瓦牙、襯套、壓板、手把螺栓、鉸鏈銷釘、卡瓦手把和襯板。
(2)卡瓦的檢查、維護
ⅰ.檢查卡瓦規格,所用卡瓦要與所卡管體直徑相符。
ⅱ.檢查卡瓦牙,要裝正,不松動,其鋒利程度要符合標準。
ⅲ.檢查鉸鏈銷釘、開口銷、墊圈,要求它們完好無損。
ⅳ.檢查手把,要求其固定不松動。
ⅴ.檢查卡瓦背面,卡瓦背面要涂油防卡。
(3)卡瓦的使用操作
ⅰ.卡瓦的開口對準鉆具,內外鉗工密切配合將卡瓦抱住管體并坐在轉盤方瓦上,懸持鉆具。
ⅱ.打開時,內外鉗工緊密協作,隨鉆具上提出轉盤面,內鉗工向后拉卡瓦中間手把,外鉗工分開卡瓦并順勢外推,立在轉盤上。
(4)注意事項
ⅰ.禁止鉆具坐卡瓦時猛頓、猛砸。
ⅱ.禁止用卡瓦繃螺紋。
ⅲ.卡瓦卡持鉆鋌時,一定要與安全卡瓦配合使用,卡瓦距內螺紋端面50cm,距安全卡瓦5cm。
ⅳ.兩片式卡瓦的手把要拴保險繩,以防落井。
ⅴ.井口操作人員要站在卡瓦旋轉范圍以外,以防止傷腿腳等意外事故發生。
4.5.5 安全卡瓦
(1)結構及類型
安全卡瓦是由若干節卡瓦體通過銷孔穿銷連成一體的,其兩端通過銷孔的銷柱與絲杠連接成一個可調性卡瓦。一定節數的安全卡瓦只適用于一定尺寸范圍的鉆鋌及管柱,要適應不同尺寸的鉆鋌及管柱,就要改變安全卡瓦的節數。被卡物體外徑越大,安全卡瓦的節數越多。安全卡瓦的規格見表4-1。
表4-1 安全卡瓦規格

(2)作用及特點
安全卡瓦的主要作用是在起下鉆鋌、取心筒和大直徑管子時配合卡瓦使用以保證上述作業的安全。其作用特點是因安全卡瓦的卡瓦牙多,幾乎將鉆具外徑包合一圈,再通過絲杠的旋緊,包咬效果更佳,故保證鉆具不會溜滑入井。對于外徑無臺肩的鉆具,為防止普通卡瓦因卡瓦牙磨損或其他原因造成卡瓦失靈,通常在卡瓦的上部再卡一安全卡瓦(安全卡瓦距卡瓦50mm),以確保安全。
4.5.6 滾子方補心
(1)結構及作用
滾子方補心的主要組成是上蓋、下座、滾輪、軸、緊固螺栓和加油杯。滾子方補心內裝有四只滾輪,滾輪內裝有滾針軸承。滾輪由軸緊固在上蓋和下座之間。滾輪兩端有密封體,防止鉆井液滲入。其作用是傳遞扭矩,帶動方鉆桿旋轉。主要優點是因其為整體式,不會飛出傷人;進入大方瓦容易;可以邊旋轉邊上提、下放鉆具;方鉆桿與滾輪是滾動接觸,摩擦阻力小,鉆壓準確,且二者磨損小,提高了使用壽命。
(2)使用操作
ⅰ.慢提方鉆桿讓其加厚端接觸滾輪,但要避免撞擊滾輪。
ⅱ.下入時要對準井眼,慢慢轉動轉盤,使滾子方補心的方體進入轉盤大方瓦,底座錐體和大方瓦錐孔接觸。
(3)檢查、維護及保養
ⅰ.經常檢查方補心下端面的間隙,方補心或大方瓦的錐體磨損嚴重時,要及時更換。
ⅱ.每班檢查上蓋大螺母是否松動,并給滾輪軸承加潤滑脂。
ⅲ.轉動滾輪測量磨損深度,要求其不大于3.2mm。
ⅳ.用壓軟金屬法檢查滾輪與方鉆桿的間隙,要求其小于3mm。
ⅴ.用棒撬動滾輪判斷軸和滾針軸承的磨損情況,檢查移動量,要求其小于0.8mm。
4.5.7 動力大鉗
目前,現場普遍使用B型大鉗來卡住鉆具接頭、上卸鉆具螺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很不安全。故研制出了動力大鉗,經多次改進后,在現場得到了推廣使用,并收到了良好效益。動力大鉗在起下鉆中能起到安全省力、上卸螺紋扭矩可控、提高上卸螺紋速度,可代替人工繁重而危險的手工操作。動力大鉗因標準不同而有多種形式。
ⅰ.根據工作對象不同分為:鉆桿鉗、套管鉗、油管鉗等。
ⅱ.根據采用動力不同分為:氣動大鉗、電動大鉗、液動大鉗(液壓大鉗)。
ⅲ.根據安裝方式不同分為:固定安裝大鉗和懸吊安裝大鉗。
ⅳ.根據鉗口形式不同分為:開口鉗和閉口鉗。
以現場采用較多的國產Q10Y-M型液壓大鉗為例。Q10Y-M型液壓大鉗的主要組成是行程變速箱、減速裝置、鉗頭、氣控系統和液壓系統。液壓系統的額定流量為114L/min,最高工作壓力為16.3MPa,電驅動時的電機功率為40kW,氣壓系統工作壓力0.5~1.0MPa。
其主要作用是正常鉆進時上卸方鉆桿及接頭;起下鉆時在扭矩不超過100kN·m范圍內上卸鉆桿接頭;上卸直徑為203mm的鉆鋌;甩鉆桿時調節吊桿的螺旋桿,使鉗頭和小鼠洞傾斜方向基本一致,可用棕繩或鋼絲繩牽至井架大腿,使鉗央對準小鼠洞后即進行甩鉆桿操作;鉆機傳動系統發生故障,絞車、轉盤不能工作時,用以活動鉆具。在懸重較輕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因鉆具長時間靜止而導致卡鉆,可把下鉗腭板取出,將鉗子送到井口咬住方鉆桿或鉆桿接頭,就可轉動坐在轉盤上的井下鉆具。用低擋(2.7r/min)活動井下鉆具的時間不超過0.5h。
4.5.8 動力卡瓦
(1)動力卡瓦的類型及作用
動力卡瓦同普通卡瓦一樣是用來把鉆桿或套管卡緊在轉盤上的工具。它減輕了鉆井工人的勞動強度,加快了起下鉆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利用壓縮空氣操作。有安裝在轉盤外的和安裝在轉盤內的兩種基本類型。
(2)動力卡瓦的結構
安裝在轉盤外的動力卡瓦的結構。該類型卡瓦適用于普通轉盤上,應用較廣泛。它是利用氣缸提放卡瓦在某一位置上。氣缸用支架安裝在轉盤體側面,在氣缸頂端裝有可轉動的臂及卡瓦提環,三片卡瓦體用鉸鏈與提環相連接。當提出方補心后,三片卡瓦在自重作用下自行張開,可允許管柱從卡瓦中心自由通過。卡瓦下放時,卡瓦體沿裝在轉盤方補心上的錐形導軌下滑收攏而進入轉盤內。
鉆進時,卡瓦被提出轉盤,打開活門,用人力推轉而離開井口。提環通過錐形滾子與臂相連,故在卡瓦卡緊管子的狀態下,允許轉盤轉動管柱。卡瓦由司鉆臺旁的腳踏控制閥進行控制。
安裝在轉盤內的動力卡瓦的結構。該類型卡瓦配有特制的卡瓦座以代替大方瓦放在轉盤內。在卡瓦座的內壁上開出四個斜槽,四片卡瓦體可沿槽升降。卡瓦體沿槽上升的同時向外分開而允許鉆柱從中自由通過,沿槽下降的同時向中心收攏而卡緊鉆柱。卡瓦體的升降靠氣缸經杠桿驅動。卡瓦體與卡瓦導桿的上端用提環來連接,卡瓦導桿上端則固定在圓環上。杠桿的一端裝有滾輪井裝在圓形槽的軌道里,杠桿可以帶動圓環上下移動,圓環也可轉動。氣缸用支架固定在轉盤體上,并用安裝在司鉆控制臺下的腳踏氣閥控制。
卡瓦尺寸可根據鉆桿尺寸進行更換。但當轉盤要通過直徑大于卡瓦體內徑的鉆頭等工具時,卡瓦座可從上面提出,卡瓦導桿及圓環可從下面拿掉。
動力卡瓦的缺點是只能用于起下鉆操作,在鉆進時要放入小方瓦,需要將動力卡瓦移離井口,使用起來比較麻煩。
4.5.9 方鉆桿旋螺紋器
(1)方鉆桿旋螺紋器的類型及作用
方鉆桿螺紋器又稱動力接頭、方鉆桿旋轉短節或接單根自動上螺紋裝置。按所需動力可分為電動方鉆桿旋螺紋器和氣動方鉆桿旋螺紋器。其主要是接單根時與小鼠洞卡緊裝置配合使用,驅動方鉆桿旋轉,完成接單根操作。采用方鉆桿旋螺紋器可代替打大鉗、拉貓頭等操作(可省去旋繩器),自動旋緊單根與方鉆桿,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但2000m以上的深井還需要用大鉗緊螺紋。
(2)方鉆桿旋螺紋器的組成
其基本組成一般有動力部分、旋螺紋器和小鼠洞卡緊裝置。以大港油田研制的氣動旋螺紋器為例:動力部分由FM型氣動機、QIU25-S1油霧器、常閉繼氣器、主氣管線、控制管線及附加氣罐等組成。旋螺紋器由中心管、外殼、大齒圈、中間盤和兩副2007152軸承等組成。旋螺紋器主要用以減速增扭、傳遞旋螺紋扭矩和反扭矩。小鼠洞卡緊裝置又稱鼠洞卡鉗,它是一種借助偏心牙板,在小鼠洞上自動咬住單根的卡緊裝置。采用它可不用吊鉗就能把螺紋擰緊,其主要由外筒、托架支座、控制板、大彈簧、小鼠洞管及鉗頭咬緊部分等組成。
(3)方鉆桿旋螺紋器的維護保養(以氣動方鉆桿旋螺紋器為例)
氣動方鉆桿旋螺紋器是靠油霧器噴出的油霧潤滑,因此要用足量凝固點較低的輕機油、定子油等作為潤滑劑。
旋螺紋器在首次使用時,要給上下軸承注入潤滑脂,潤滑周期為120~150h;每次起鉆后,要檢查旋螺紋器各部分的連接螺栓和繼氣器支架,發現松動要及時緊固;每換一次鉆頭要檢查一次中心管與方鉆桿的連接情況,如有松動要用吊鉗上緊;每鉆完一口井要將氣動機的葉片卸下,用干凈的汽油或煤油清洗一次。裝配時要在定子、轉子及上下氣蓋表面澆注機油,并注意調節四個連接螺栓的松緊度。
FM型氣動機在每班使用前要檢查啟動齒輪伸出或縮回是否靈活;氣動機輸入壓縮空氣后轉動是否靈活(輸入壓縮空氣的時間要低于1s以防燒壞)。
使用過程中,氣動機如出現突然停止,則先檢查單向氣開關是否有效,再檢查控制管線是否暢通,繼氣器是否失靈,最后檢查氣動機是否發生故障。
4.5.10 動力小絞車
動力小絞車是利用電動機或氣動機作動力帶動小滾筒轉動,將鉆桿、鉆鋌、取心工具或其他重物拉上或放下鉆臺的鉆井輔助性操作設備。它替代人工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安全生產。按所需動力可分為電動小絞車和氣動小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