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我始終在起點

七年來,王小蓓沒挪過窩,自然,這窩在外人眼里是個好窩。

畢業時,王小蓓被視為幸運兒,萬金油專業、外地、女生,竟簽約一個旱澇保收的單位——某電力公司,負責管檔案資料,不但解決了戶口,還解決了編制,大家紛紛表示羨慕。

王小蓓滿心歡喜去上班。工作很快就上手了。每天就是泡杯茶,主任扔給她一摞資料,她整理資料、分類。閑來無事時,她上網看八卦,在某論壇做壇主,她覺得這樣的工作真可謂“享清福”。

同學聚會,王小蓓總有意無意透露出在大行業、大單位的自豪與安心,仿佛整個社會在競爭,偏偏與她無關。大家一談起薪酬,王小蓓就更得意了,她所在的雖說不是業務部門,但大樹下面好乘涼,福利、待遇比同期畢業的同學高出好幾個檔次。

好單位讓王小蓓保持著優越感。

但是,漸漸地,她發覺當初畢業時工作不怎么好的同學,反而有股沖勁——有人跳槽了,有人轉行了,有人獲獎了,有人升職了。倒是王小蓓的生活毫無變化,這讓她的優越感如舊家具上的油漆,日漸斑駁。

即便在同單位,王小蓓也覺得她有點兒跟不上了。

同樣曾是基層員工,一起去的同事中,林森已開始發揮寫作特長,抽調去了宣傳部門。一開始,林森既要兼顧本職工作,又要白天扛著攝像機,現學現賣,邊學邊做;晚上點燈熬油撰寫先進人物報道,只為保證單位官網及時更新。看他兩個眼圈烏黑的樣子,王小蓓有些想笑:錢不多拿一分,還要動許多腦筋,花很多力氣,有毛病吧?

可一次、兩次、三四次,林森策劃并撰寫的專題掛在官網最醒目處,人也被正式調到宣傳部門,專門負責網站維護。他還做了公眾號,并利用公眾號組織全集團年輕人做各種互動活動、沙龍,出風頭,更出成績,王小蓓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了。

同樣做檔案員,比王小蓓晚一年進單位的陸露一邊工作,一邊考證。說來好笑,愛吃的她,竟考的是廚師證;為了把美食拍得好看,她又出人意料地學了攝影。幾年下來,陸露在各種和美食相關的APP、論壇都是數一數二的紅人。

“不就想多掙點兒錢嗎?”王小蓓暗暗嘲笑,可那天她打開手機,手機上本地新聞軟件的一條推送格外醒目,王小蓓點開名叫“露露逛吃”的短視頻,看到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同事陸露的臉,網名“露露”的她,正坐在某網紅飯館里逐一試吃、點評各菜品,語言詼諧、幽默、犀利、到位,王小蓓隱隱嫉妒著,又有點兒驚訝——怎么人人都在折騰啊!

幾年了,王小蓓的日子和剛來電力公司時一樣,不同的是,今年改革,精簡人員,重組機構,一時間人人自危。

林森不用說,遠走高飛了。

陸露辭職了,王小蓓問她打算去哪兒,陸露遞給她一盒自制的奶油泡芙做臨別禮,驕傲地說:“我給自己干了,‘露露逛吃’已經忙得我沒空刷牙洗臉了。”

至于其他同事,直到分別,王小蓓才知道,他們都和陸露一樣在工作期間考了各種證:工程師證、經濟師證……各就各位再就業。

王小蓓有些茫然。昔日的優越感、安全感,被一次改制摧毀得煙消云散。而新領導話里話外,都讓她心慌,是啊,領導當然希望有個多面手,而不僅僅是只顧著自己眼前一畝三分地的員工。

王小蓓想起,幾年前,同事劉姐勸她的話:“小蓓啊,你要有危機意識。無論在什么地方,太清閑了,或者,不做核心業務,就永無出頭之日。”

當時,劉姐意味深長,王小蓓卻覺得她瞎操心。于是,王小蓓選擇充耳不聞,過她的小日子——上班混日子,下班泡吧、追劇、孵沙發。

行業培訓,能溜號就溜號,更別說去主動學習了;至于行業外的事兒,就更不聽不看不管了。

這一刻,王小蓓感到惆悵,她的起點和大家一樣,但她一直沒起跑。以至于過了幾年,人人都跑出去好遠,只有她還在原點。

心理師點評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重大的轉折

當代心理學界的多項調查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我們認為“足以影響整個人生”的特殊事件,實際上對于當事人整體生活幸福感所產生的作用,通常在事件發生兩三個月后,基本上就消散得無影無蹤了。

甚至于,像重大疾病、喪偶這樣的“重大打擊”,對于大部分和你我一樣的常人,都可以在事件發生之后大約不超過半年的時間里逐漸恢復。最終,大家的生活兜兜轉轉,大多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

我們再來談“畢業”這個話題。年輕時,我們常常會高估某一個所謂“人生轉折點”的實際影響力,誤以為那些在畢業時刻讓我們羨慕不已的“幸運兒”(比如順利出國,比如拿到某名企的錄取通知書,比如嫁給某個高帥富),果真就會一輩子活在王子公主般美好的童話世界之中。

不過,生活與童話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時光永遠不會在生活中停止,它不急不緩地流淌。我們的人生,也不會隨著任何一次“大事件”的如期(或者意外)光臨而定格不動。就好像之前的故事里兩個女孩畢業幾年后,譚小朵不會因為她的白馬王子的背叛而變成“人生的失敗者”一蹶不振;齊小蕾沒有因為抵抗家族的安排而永遠與父親形同陌路;就連目前似乎原地不動的王小蓓,其實也可以隨時決定自己是否要結束當下的恍惚狀態。

近些年來,西方哲學的現象學流派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接納,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這個世界并不存在簡單的線性因果關系,每一個事件的發生,都是圍繞在它周圍的許許多多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對于任何一個“結果”而言,也并不存在一個“重要因素”的重要性,大到可以被視作所謂的“根本原因”。

同樣,畢業時,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做出的某個決定“極其重要”,但事實上,那只是我們“以為”它們極其重要。

看看天空中那可愛的太陽,它每天都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卻從來不曾關心今天是不是你我的畢業日。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是由一個又一個接連不斷的24小時組合而成的。從構建生命質量的角度而言,我們的每一天都很重要,又不是那么重要。簡而言之,生活中沒那么多重大的轉折點,更多的是一系列細微細碎的作用點。

特特說

那些懷揣理想的年輕人

胡靜又升職了,每個假日都在世界各地玩兒,她的靚照在朋友圈頻頻曬出,仍然單身,看起來精神飽滿,永懷期待。

她的每一步如演員熟讀劇本,一招一式照著演,前方雖硝煙彌漫,但你知道這是特效,本子里寫了:英雄一定會來救美。

這種思維方式,與我不謀而合。

我是學歷史的。歷史及大歷史告訴我,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到來。我們不能決定會發生什么,唯一能決定的是我們應對突發事件的態度。

戰爭、災難、變故隨時可能發生,如果不堅強,史書中那些瘋的、自殺的、被奴役的就會是你。為了避免那一天可能到來,為了避免在街邊爛掉、一蹶不振倒下的悲劇重演,何不將生活中的小挫折當成一次練手的機會?

胡靜說,學會做自己溫柔的媽媽。

她讓我用長者或過來人的姿勢和小小的自己對話,寵愛并試著安撫。真有趣。這游戲,我試了,有效,而且會上癮,專門應付各種難關。

A4紙上小姑娘的字跡在我腦海中至今清晰。

辛覺把那張紙保存得很好,他拿給我看時,是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書,書中折著它。速度之快,抽書之準,讓我相信辛覺視它之重。

辛覺教我列計劃,他的小本子我見識過,密密麻麻,每一天要做什么事,旁邊標著優先級,在旁邊打著鉤或叉。他說,一天不完成所列的事,就睡不著覺,每天完成一些,就離目標近一些。至于目標是什么,他沒說。我想,不好說,心中有為之努力、化整為零、分散在每一天中的就是目標,就是理想,不是空想。

愛空想的小原務實多了。畢竟,他有才氣,才氣落在實處,總會開花結果。他跳了幾次槽,現在是一家影視公司的中層,他已結婚,有了孩子,嗷嗷待哺的娃成為了他繼續奮斗的動力。

讓我欣喜的是他調整了方向。

他辭職一年寫就的小說并不暢銷,言談中,我卻發現他已學會消解這種悵然。他說,以自己現在的職位、從業經歷,更具優勢的是發現、扶植文學新秀,做他們的經紀人。

祝他成功。

那天,我們在北京的一家茶館喝茶。

小原忽然說:“其實才華、學歷、知識水平都只是一個系數,就像美貌之于女人。”

我知道他的意思,提及渾渾噩噩的那一年,我委婉地把周鵬的故事告訴了他。“系數就是讓你在想走的路上前進得更快,可如果你連走都不想走,是不可能前進的。”他是說自己呢,還是說其他人呢?

小原建議叫周鵬一起來喝茶。我撥通了周鵬妹妹的電話,她沉默了一下,低聲說:“哥哥現在在安定醫院。”我們都沉默了。安定醫院,北京的精神病醫院。

更多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不知下落。

那些曾在我周圍生活、和我一起奮斗的年輕人,懷揣理想而來,經歷不同境遇,或順勢而為,或攻克障礙,或自暴自棄,眾生相讓我不得不總結并汲取經驗——用化整為零的計劃,靠強悍神經、強執行力,先安身立命,再以夢為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图们市| 潞城市| 乐昌市| 竹北市| 泸定县| 峨眉山市| 夏河县| 通山县| 白城市| 长白| 贵德县| 叙永县| 永善县| 惠水县| 靖江市| 长武县| 汉寿县| 巴林右旗| 布尔津县| 大同市| 伊川县| 礼泉县| 汪清县| 三穗县| 七台河市| 宣威市| 北辰区| 梁山县| 宝坻区| 莱芜市| 金堂县| 盐津县| 台北县| 平乡县| 贞丰县| 顺平县| 石楼县| 双城市| 文昌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