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園林苗圃育苗手冊
  • 鄭志新主編
  • 1669字
  • 2020-05-07 15:55:50

第二節 園林苗圃的選擇

園林苗圃位置選擇,直接關系到苗圃今后的生產及經營狀況,必須慎重考慮,才能確定。在進行這項工作時,要考慮苗圃的經營條件和自然條件。

一、苗圃的自然條件

1.地形、地勢及坡向

苗圃地宜選擇灌排良好、地勢較高、地形平坦的開闊地帶。坡度以1°~3°為宜,坡度過大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不便于機械操作與灌溉。南方多雨地區,為了便于排水,可選用3°~5°的坡地,坡度大小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條件和育苗要求來決定,在較黏重的土壤上,坡度可適當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宜小,以防沖刷。在坡度大的山地育苗需修梯田。積水洼地、重鹽堿地、多冰雹地、寒流匯集地,如峽谷、風口、林中空地等日溫差變化較大的地方,苗木易受凍害、風害、日灼等,都不宜選作苗圃。

在地形起伏相對較大的山區,不同的坡向直接影響光照、溫度、水分和土層的厚薄等因素,對苗木生長影響很大。一般南坡光照強,受光時間長,溫度高,濕度小,晝夜溫差變化很大,對苗木生長發育不利;西坡則因我國冬季多西北寒風,易遭受凍害。可見,不同坡向各有利弊,必須依當地的具體自然條件及栽培條件,因地制宜地選擇最合適的坡向。如在華北、西北地區,干旱寒冷和西北風危害是主要矛盾,故選用東南坡為最好;而南方溫暖多雨,則常以東南、東北坡為佳,南坡和西南坡陽光直射,幼苗易受灼傷。如在一苗圃內必須有不同坡向的土地時,則應根據樹種的不同習性,進行合理安排,以減輕不利因素對苗木的危害。如北坡培育耐寒、喜陰種類;南坡培育耐旱、喜光種類等。

2.土壤

土壤的理化性質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因此,其與苗木的質量及產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多數苗木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具有一定肥力的沙質壤土或輕黏質壤土上,土壤過于黏重或沙性過大都不利于苗木的良好生長。土壤的酸堿性通常以中性、弱酸性或弱堿性為好。而實際生產中苗圃地的土壤條件都不是特別適合苗木的栽植或育苗,這就要求從業人員根據苗木的特性結合土壤的特點進行調節或改良。

3.水源及地下水位

苗木在培育過程中必須有充足的水分。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分是苗木的生命線。因此水源和地下水位是苗圃地選擇的重要條件之一。苗圃地應選設在江、河、湖、塘、水庫等天然水源附近,以利于引水灌溉。這些天然水源水質好,有利于苗木的生長;同時也有利于使用噴灌、滴灌等現代化灌溉技術。如能自流灌溉則能降低育苗成本。若無天然水源,或水源不足,則應選擇地下水源充足、可以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作為苗圃。苗圃灌溉用淡水,水中鹽含量不超過1/1000,最高不得超過1.5/1000。對于易被水淹和沖擊的地方不宜選作苗圃。

地下水位過高,土壤的通透性差,根系生長不良,地上部分易發生徒長現象,而秋季停止生長晚也易受凍害。當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時會將土壤中的鹽分帶至地面,水走鹽留,造成土壤鹽漬化。在多雨時又易造成澇災。地下水位過低,土壤易干旱,必須增加灌溉次數及灌溉水量,提高了育苗成本。在北方旱季,地下水位太深,無法提水的地方不宜建立苗圃。最合適的地下水位一般為沙土1~1.5米,沙壤土2.5米左右,黏性土壤4米左右。

4.病蟲草害

在選擇苗圃時,—般都應做專門的病蟲草害調查,了解當地病蟲草害情況及其感染程度。病蟲草害過分嚴重的土地和附近大樹病蟲害感染嚴重的地方,不宜選作苗圃。金龜子、象鼻蟲、螻蛄、立枯病、多年生深根性雜草等危害嚴重的地方不宜選作苗圃。土生有害動物如鼠類過多的地方一般也不宜選作苗圃。

二、苗圃的經營條件

1.交通便捷

選擇靠近鐵路、公路、水路、機場的地方,以便于苗木和生產資料的運輸。

2.勞力、電力有保證

設在靠近村鎮的地方,便于解決勞力、電力問題。尤其在春秋苗圃工作繁忙的時候,可以補充臨時性的勞動力。

3.科研指導

若能將苗圃建立在相關的科研單位,如高校、科研院所等附近,則有利于獲得及時有效的先進的技術指導,有利于先進技術的應用,從而提高苗木的科學技術含量。

4.空間足夠

在種苗培育期間,經常要進行一些撫育管理工作,這就要求在圃地選擇時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5.遠離污染

如果可能,避免與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區域太過于接近,以免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與發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朔县| 陕西省| 屏东县| 图木舒克市| 沁阳市| 龙门县| 张北县| 呼伦贝尔市| 自贡市| 白银市| 赤壁市| 肥西县| 七台河市| 岳池县| 宁南县| 盘山县| 四子王旗| 上林县| 鹰潭市| 天长市| 斗六市| 当阳市| 贡觉县| 开化县| 广安市| 恭城| 安福县| 安义县| 张家口市| 星座| 本溪| 财经| 永修县| 新化县| 武宣县| 上蔡县| 西华县| 江西省| 新河县| 固阳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