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菱PLC快速入門及應用實例
- 肖雪耀編著
- 1161字
- 2020-05-06 16:54:32
1.2 PLC的工作原理
1.2.1 PLC的電路拓撲結構
可編程控制系統的等效電路可分為輸入部分、內部控制電路和輸出部分。如圖1-2所示。

圖1-2 PLC的等效電路
(1)輸入部分 由外部輸入電路、PLC輸入接線端子和輸入繼電器組成。
外部輸入信號經PLC輸入接線端驅動輸入繼電器。一個輸入端對應一個等效電路中的輸入繼電器,它可提供任意個動合和動斷接點供PLC內部控制電路編程用。
電源可用PLC電源部件提供的直流100V、48V、24V電壓,也可由獨立的交流電源220V和100V供電。
(2)內部控制電路 由用戶程序形成的,即用軟件代替硬件電路。其作用是按程序規定的邏輯關系,對輸入和輸出信號的狀態進行運算、處理和判斷,然后得到相應的輸出。
用戶程序通常根據梯形圖進行編制,梯形圖類似于繼電控制電氣原理圖,只是圖中元件符號與繼電器回路的元件符號不相同。圖1-3給出了幾個元件的對應圖形符號。

圖1-3 PLC元件圖形符號
繼電器控制線路中,繼電器的接點可以是瞬時或延時動作;而PLC電路中的接點是瞬時動作的,延時由定時器實現。定時器的接點是延時動作,且延時時間遠遠大于繼電器延時的時間范圍,延時時間由編程設定。
(3)輸出部分 由與內部控制電路隔離的輸出繼電器的外部動合觸點、輸出接線端子和外部電路組成,用來驅動外部負載。
PLC內部控制電路中有許多輸出繼電器,每個輸出繼電器除了有為內部控制電路提供編程使用的動合、動斷觸點外,還為輸出電路提供一個動合觸點與輸出接線端相連。
外部電源提供驅動外部負載的電源。PLC輸出端子上有接輸出電源用的公共端(COM)。
1.2.2 PLC的特殊工作方式
微機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見的鍵盤掃描方式或I/O掃描方式,若有鍵按下或有I/O變化,則轉入相應的子程序,若無則繼續掃描等待。
PLC則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對每個程序,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行,按指令步序號做周期性的程序循環掃描,如果無跳轉指令,則從第一條指令開始逐條執行用戶程序,直至遇到結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條指令,如此不斷循環,每一循環稱為一個掃描周期。如圖1-4所示。

圖1-4 PLC工作方式示意圖
掃描周期的長短主要取決因素有三個:一是CPU執行指令的速度;二是執行每條指令占用的時間;三是程序中指令條數的多少。PLC的一個掃描過程包含五個階段。
(1)內部處理 檢查CPU等內部硬件是否正常,對監視定時器復位,其他內部處理。
(2)通信服務 與其他智能裝置(編程器、計算機)通信。如響應編程器鍵入的命令,更新編程器的顯示內容。
(3)輸入采樣 以掃描方式按順序采樣輸入端的狀態,并存入輸入映象寄存器中(輸入寄存器被刷新)。
(4)程序執行 PLC梯形圖程序掃描原則: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順序逐句掃描,并將結果存入相應的寄存器。
(5)輸出刷新 輸出狀態寄存器(Y)中的內容轉存到輸出鎖存器輸出,驅動外部負載。
PLC采用循環掃描的工作方式,是區別于其他設備的最大特點之一,在學習和使用PLC,特別是閱讀和編寫PLC程序時應加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