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含鉛廢物風險控制技術
- 陳揚 張正潔 劉俐媛主編
- 1232字
- 2020-05-07 10:46:18
序
目前,全球性和區域性環境問題不斷加劇,已經成為限制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解決環境問題的需求十分迫切。環境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之一,特別是在我國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突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及“五大發展”理念,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先后出臺了《環境保護法》《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一批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我國環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明顯加快,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環境問題全社會共治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環境管理正在走向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是提升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的基礎,必須加快建立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的科技支撐體系,加快建立科學有效防控人群健康和環境風險的科技基礎體系,建立開拓進取、充滿活力的環保科技創新體系。
“十一五”以來,中央財政加大對環保科技的投入,先后啟動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清潔空氣研究計劃、藍天科技工程專項等專項,同時設立了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的總體部署,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緊密圍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國家環境保護科技發展規劃》,立足環境管理中的科技需求,積極開展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學研究。“十一五”以來,環境保護部組織實施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479項,涉及大氣、水、生態、土壤、固廢、化學品、核與輻射等領域,共有包括中央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方環保科研單位和企業等幾百家單位參與,逐步形成了優勢互補、團結協作、良性競爭、共同發展的環保科技“統一戰線”。目前,專項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已驗收的項目中,共提交各類標準、技術規范997項,各類政策建議與咨詢報告535項,授權專利519項,出版專著300余部,專項研究成果在各級環保部門中得到較好的應用,為解決我國環境問題和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為廣泛共享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研究成果,及時總結項目組織管理經驗,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出版“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系列叢書”。該叢書匯集了一批專項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和實用性,是環境領域不可多得的資料文獻。叢書的組織出版,在科技管理上也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嘗試,能夠進一步活躍環保科技的學術氛圍,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不斷提高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持續改善我國環境質量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黃潤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