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常用服裝裁剪與縫制
- 孫美榮 劉海紅主編
- 2276字
- 2020-05-06 20:12:58
第2章 服裝面料及輔料知識
2.1 服裝面料的分類
2.1.1 棉布
棉布的成分是棉纖維,具有較強的吸濕性,伸縮率一般在4%~10%。濕態時強度增強。無機強酸對棉布的破壞性最強,它能使纖維水解。棉布在空氣中會緩慢氧化,強力會下降。
棉布通常按照織紋組織劃分為下面幾類。
(1)平紋組織
平紋布包括各種粗布、細布、市布、府綢、麻布等。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粗布、市布及細布的區別在于紗支不同,18支紗以下的為粗布,30支紗以上的為細布,處于兩者之間的為市布。
市布與府綢的區別在于密度不同,市布經緯密度適當,府綢經緯密度相差很大,經密度密而緯密度稀。
麻布與市布的區別在于織紋不同,麻布屬于平紋變化組織,緯紗和平紋組織一樣,經紗為單雙經循環間排列,而緯密度大于經密度,布面呈羅紋狀。
(2)斜紋組織
斜紋布包括各種斜紋、嗶嘰、卡其、華達呢、線禮服呢等。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斜紋是兩上一下的斜紋組織,其紋傾斜,傾角為45°,正面斜紋顯著,反面斜紋不明顯,似平紋布狀。
嗶嘰是兩上兩下的加強斜紋組織,分紗嗶嘰和線紗嗶嘰兩種。紗嗶嘰的紋從右下向左上傾斜,線嗶嘰傾斜方向與之相反,傾角為45°。
卡其分紗卡和線卡。紗卡是三上一下的斜紋組織,外觀與斜紋相似,也是從右下向左上傾斜,密度較斜紋大。
華達呢是兩上兩下的加強斜紋組織,紋路也是從右下向左上傾斜,傾角為63°。它與嗶嘰、卡其的區別是經緯密度介于兩者之間,大于嗶嘰而小于卡其。
線禮服呢也叫二六貢呢,因幅寬二尺六寸而得名,是斜紋變化組織,其紋是從左下向右上傾斜。
(3)緞紋組織
緞紋布包括各種橫貢緞、直貢呢等。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橫貢緞是四上一下緯緞紋組織,外觀特點是緞棉織物呈緯向,經紗浮出面較長,緯密大于經密;直貢呢是四下一上經面緞織物,經紗浮出面較多,通常采用品質優良的棉紗做經紗,外觀細潔平滑,類似緞紋織品布面。
2.1.2 麻布
麻布屬于植物纖維,一般性質同棉類,強度大于棉纖維,濕態時強力更大,導熱性比棉好,對堿酸敏感性較低,可用濃硫酸處理1~2min后洗滌,麻纖維不會發生變化。在燒堿溶液中麻纖維膨化,光澤會增加,強度提高(應用于絲光),抗霉性也較強。
按品種可分為以下幾類。
(1) 苧麻布
其纖維堅韌而細長,用它織成的各種布料富有光澤、染色鮮艷、不易褪色,并有良好的透氣性、散熱性、著身涼爽等特點。適合制作夏季服裝,也可用于蚊帳、臺布、窗簾等用品。苧麻布若受潮,其拉力更強,同時吸水性、耐腐蝕性很強,故用它制作漁網、繩索等。
(2) 亞麻布
其纖維吸濕、散熱性能比棉花強,不易腐爛,且組織越緊密,防滲漏效果越好,便于洗滌,洗滌后顏色鮮艷、柔軟適宜、富有彈性,可耐高溫150~170℃,絕緣性能好,用于制作從事電業作業人員的服裝很適宜。
(3) 大麻布
大麻纖維細長,可紡織各種粗細麻布,也可與棉、毛、絲混紡成各種精紡織物。大麻的用途廣泛,如大麻帆布可作防水用品,也可作家具用布,用于服裝上是品質較好的面料。
2.1.3 呢絨
成分絕大多數是羊毛,極易吸水,在潮濕時強度損失10%~20%,但延伸性增加。燃燒時有一種特殊的燒焦氣味,稀酸不加熱時對羊毛有破壞作用,導熱性最低,但保暖性最好。
2.1.4 毛織物
毛織物根據織制工藝和織物特征可分為精紡呢絨、粗紡呢絨、長毛絨和駝絨等。
(1)精紡呢絨
也稱精紡織品,俗稱薄料子、高支紗。毛紗支通常32支以上,采用精梳毛紗織制而成的,其主要特點:細密柔軟、平滑光潔、色澤鮮艷、回彈力好、經久耐用。主要品種有:華達呢、嗶嘰、花呢、凡爾丁、派力司、女士呢、馬褲呢等。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紗支、密度和紋路不同。這些織物結構為兩上兩下的斜紋組織,用精梳毛紗織成白坯,然后染色。也有先染毛滌后織,從色光上看,條染比匹染好。
(2)粗紡呢絨
俗稱粗梳毛織品,其原料中摻有一定數量的精梳短毛或下腳毛。這種呢絨采用20支以下的粗支紗,表面毛絨很多,毛纖維排列很混亂,經縮絨起毛處理后,呢身變得厚實,手感柔軟豐滿,保暖性能良好。粗紡呢絨主要有:麥爾登、大衣呢、制服呢、海力司、法蘭絨、粗花呢等。
(3)長毛絨
是一種起絨織物,即由兩組經紗和一組緯紗交織成,地經和緯紗用棉線,毛經用羊毛。長毛絨一般用色紗織制。
(4)駝絨
是起絨的針織品,用棉紗做底板,毛紗做絨面構成,絨坯經過拉毛機后顯現出豐滿松厚的毛絨,富有彈性,保暖性強。
2.1.5 絲綢
絲綢通常以桑絲或蠶絲為原料,吸水性和羊毛相似,彈性強,用火燃燒和羊毛一樣產生臭味,對光的氧化作用很不穩定,容易脆化;對無機酸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濃無機酸可使絲素發生水解;對堿敏感,有破壞作用;對細菌和霉菌有較強的抵抗力。
根據織造的方法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綢類
通常以蠶絲或柞蠶絲作為原料,織成平紋、斜紋、緞紋的各種絲紡品,質地較細密,但不過于輕薄,較紡類稍厚,稱為綢,如塔夫綢、春綢、柞絲綢。
(2)紗類
是用經過加拈的絲線織成的平紋織品,組織密度小,表面有明顯的小細孔,細至透明而又輕薄,并且有細微皺紋。如喬其紗、栲紗等。
(3)紡類
是平紋組織,經緯密度較綢類稍稀,質地輕薄。如電力紡、絹絲紡等。
(4)縐類
是經線用合股絲線,緯線用左右拈向的強拈絲線,成品起收縮作用,縐面呈明顯的鱗紋,富有彈性,系平紋組織,縮水率在10%左右。如雙縐、碧縐等。
(5)絹類
是織品和人造絲交織的平紋或提花織物,質地較緞類和錦類薄且堅韌,染色后因人造絲和蠶絲吸色性能不同而呈雙色。如天香絹、迎春絹等。
(6)緞類
是有規則的緞紋組織的織物,純蠶絲的緞類,緯絲織加拈度,質地較綢類緊密。如九霞緞、明霞緞、縐緞等。
(7)羅類
是平紋組織,質地輕薄,爽滑性好,織物表面出現等距離且規則的橫向或縱向紗孔。紗孔的形成是由于經線有規則地絞合緯線,而露出透明的小孔。如杭羅、花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