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奔馳Mercedes Benz

1.1 A級車

1.1.1 A級車(W168底盤1997~2004)總成配置

1.1.2 A級車(W169底盤2004~2014)總成配置

1.1.3 A級W169車型保養燈歸零

以下操作方法適用范圍:車型245(245.286除外),車型169(169.090除外)。操作步驟如下。

①關閉發動機罩。

②關閉車門和掀開式背門。

③將電子點火開關(EIS)控制單元中的遙控鑰匙轉到“1”位置。多功能顯示屏7必須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如有必要,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6。

④短暫按下亮度控制2三次,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電壓指示燈。

⑤按下向后滾動按鈕3直至多功能顯屏示屏7中顯示“保養菜單”(Service menu)讀取保養數據,“保養數據”(Service data)子菜單高亮顯示。

⑥按下系統選擇按鈕6確認選擇。顯示保養工序代碼,剩余里程和剩余天數。多位保養工序代碼與指示條一起高亮顯示。

⑦記錄接收協議中的讀取數據,保養工序代碼,剩余里程和剩余天數。

⑧反復按下上部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保養菜單”(Service menu)。

⑨使用按鈕+和-選擇“確認”(Confirmation)菜單項。

⑩按下下部系統選擇按鈕6進行確認,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確認”(Confirmation),并且“整套保養”(Full service)菜單項與指示條一起高亮顯示。

?按下下部系統選擇按鈕6確認整套保養,“保養確認”(Service confirmed)顯示在多功能顯示屏7上。

?反復按下上部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保養菜單”(Service menu)。

?使用按鈕+和-選擇“附加工作”(Additional work)菜單項。

?按下下部系統選擇按鈕6進行確認,然后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各種保養。

?使用按鈕+和-選擇“保養3”(Service 3)菜單項。

?按下下部系統選擇按鈕6進行確認。

?使用按鈕+和-選擇使用的發動機機油規格。對于裝配機油選擇系統的車輛,為達到最大保養間隔(公里),汽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柴油發動機必須使用符合工作液規格表229.51規格的發動機油并確認!根據發動機的不同,選項的數字可能不同。

?按下下部系統選擇按鈕6進行確認,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信息“位置已確認”(Position confirmed)。

如果復位保養計算機后未執行或僅部分執行保養工作,必須再次將保養計算機復位到默認值。

?反復按下系統選擇按鈕1直至多功能顯示屏7中顯示標準顯示(公里數)。

?將電子點火開關(EIS)控制單元中的遙控鑰匙轉至位置“0”,以上操作步驟涉及部件及位置見圖1-1。

圖1-1 W169車型方向盤與儀表

1—上部系統選擇按鈕;2—亮度控制(儀表照明和復位按鈕);3—向后滾動按鈕;4—按鈕+;5—按鈕-;6—下部系統選擇按鈕;7—多功能顯示屏

1.1.4 A160/A180車型電動車窗復位方法

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復位各側車窗。

? 側車窗在完全關閉后重新稍稍開啟。

? 側車窗無法再次完全開啟或關閉。具體復位操作步驟如下。

①關閉所有車門。

②將點火開關中的鑰匙旋轉至位置“1”或“2”。

③拉動車門控制面板上相應的開關直到側車窗完全關閉。

④繼續按住開關1s。

如果側車窗重新稍稍開啟:

⑤立即拉動車門控制面板上相應的開關直到側車窗完全關閉。

⑥繼續按住開關1s。

⑦如果松開按鈕后,相應的側車窗仍然關閉,表明側車窗已正確復位。否則,請重復上述步驟。

1.1.5 A160/A180車型滑動天窗和遮陽簾復位

如果滑動天窗或遮陽簾移動不順暢,可按以下步驟復位滑動天窗和遮陽簾。

①將點火開關中的鑰匙旋轉至位置“1”或“2”。

②沿箭頭3的方向反復拉動開關 至阻力點,直至滑動天窗完全關閉。開關操作方向如圖1-2所示。

圖1-2 天窗控制面板開關

1、2—開啟;3—關閉

③在此位置繼續拉住開關 1s。

④沿箭頭3的方向反復拉動開關 至阻力點,直至遮陽簾完全關閉。

⑤在此位置繼續拉住開關 1s。

⑥確保滑動天窗和遮陽簾可再次完全開啟和關閉。

⑦否則,請再次重復上述步驟。

1.1.6 266.920/940/960發動機正時維修資料

(1)檢查凸輪軸基本位置

發動機266.920/940/960在車型169.0/3,245.2中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拆下汽缸蓋外罩。

②用舉升臺升起車輛。

③將1號汽缸的活塞定位于點火上止點,皮帶滑輪2上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正時齒輪室蓋罩的定位緣(箭頭B)對齊。在皮帶滑輪2處轉動發動機。

④檢查凸輪軸的基本位置,在1號汽缸的點火上止點,凸輪軸和凸輪軸軸承蓋1上的標記(箭頭A)中央必須互相對正。如有必要,應設置凸輪軸的基本位置。

⑤按照拆卸的相反順序進行安裝。以上操作涉及部件及位置見圖1-3。

圖1-3 檢查凸輪軸位置圖示

1—凸輪軸軸承蓋;2—皮帶滑輪

(2)設置凸輪軸基本位置

①在皮帶滑輪2處轉動發動機,將1號汽缸的活塞定位到點火上止點。皮帶滑輪2上的上止點標記必須與正時齒輪室蓋罩的定位緣(箭頭B)對齊。1號汽缸的凸輪指向上方。

②拆下鏈條張緊器3[發動機266.920/940(截止到尾數002468),發動機266.960(截止到尾數002614),發動機266.920/940(尾數002469以后),發動機266.960(下列尾數以后:002615)]。

③從凸輪軸鏈輪5上分開發動機正時鏈4,并保持其張緊狀態。

④用兩端開口扳手6將凸輪軸旋轉到基本位置(點火上止點),凸輪軸和凸輪軸軸承蓋1的標記(箭頭A)的中央必須互相正對。

⑤將發動機正時鏈4裝配在凸輪軸鏈輪5上,安裝鏈條張緊器3[發動機266.920/940(截止到尾數002468),發動機266.960(截止到尾數002614),發動機266.920/940(尾數002469以后),發動機266.960(下列尾數以后:002615)]。

⑥沿發動機運轉方向轉動發動機兩次,檢查凸輪軸的基本位置。以上操作涉及部件及位置見圖1-4。

圖1-4 設置凸輪軸位置

1—凸輪軸軸承蓋;2—皮帶滑輪;3—鏈條張緊器;4—發動機正時鏈;5—凸輪軸鏈輪;6—兩端開口扳手

1.1.7 266.920/940/960電控發動機輸入與輸出信號部件

266.920/940/960型發動機在169.0/3、245.2車型中(除了美國版),輸入輸出信號部件如圖1-5、圖1-6所示。

圖1-5 發動機傳感器部件

A16—爆震傳感器;B6/1—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B17—進氣溫度傳感器;B28—壓力傳感器;B37—加速踏板傳感器;G2—發電機;G3/1—TWC(KAT)下游的氧傳感器;G3/2—三元催化轉化器TWC(KAT)上游的氧傳感器;L5—曲軸位置傳感器;M16/6—節氣門執行元件;N2/7—防護裝置控制單元;N3/10—ME-SFI(ME)控制單元;N15/5—電子換擋桿模塊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8);N22—AAC控制和工作單元(裝配自動空調);N22/7—舒適型空調控制和操作單元(裝配舒適型自動空調);N47-5—電控車輛穩定行駛系統(ESP)和制動輔助系統(BAS)控制單元;N73—EIS(EZS)控制單元;N80—轉向柱模塊;N93—中央網關控制單元(截止到2005年8月31日);S40/3—離合器踏板開關(用于變速箱711.6或716.5);S40/4—巡航控制(CC)推進式按鈕開關(裝配定速巡航控制);S43/1—機油壓力開關;X11/4—數據傳輸連接器;Y3/9—CVT(無級自動變速箱)電子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8);CAN—控制器區域網絡(數據總線/CAN總線)

圖1-6 發動機電控系統執行器部件

A1—儀表盤;A1e58—發動機診斷指示燈;G2—發電機;G3/1—TWC(KAT)下游的氧傳感器;G3/2—TWC(KAT)上游的氧傳感器;K100—繼電器和保險絲盒;K100kK—燃油泵繼電器;K100kL—發動機電路87繼電器;K100kM—啟動機繼電器;M1—啟動機;M3/3—帶燃油箱傳感器的燃油泵;M4/7—帶集成控制的發動機和空調電動排風機;M16/6—節氣門執行元件;N3/10—ME-SFI(ME)控制單元;N15/5—電子換擋桿模塊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8);N22—AAC控制和工作單元(裝配自動空調);N22/7—舒適型空調控制和操作單元(裝配舒適型自動空調);N73—EIS(EZS)控制單元;N93—中央網關控制單元(截止到2005年8月31日);T1/1—1號和2號汽缸的點火線圈;T1/2—3號和4號汽缸的點火線圈;X11/4—數據傳輸連接器;Y3/9—CVT(無級自動變速箱)電子控制單元(裝配變速箱722.8);Y22/6—可變進氣歧管轉換閥;Y58/1—凈化控制閥;Y62—噴油嘴;CAN—控制器區域網絡(數據總線/CAN總線)

1.1.8 266.960發動機電控系統部件分布

發動機電控系統部件分布如圖1-7~圖1-11所示。

圖1-7 電控系統部件(一)

B6/1—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7—進氣溫度傳感器;L5—曲軸位置傳感器;R4—火花塞;T1/1—汽缸1和汽缸2的點火線圈;T1/2—汽缸3和汽缸4的點火線圈;Y22/6—可變進氣歧管轉換閥(適用于自然吸氣式發動機);Y58/1—凈化控制閥;Y62—噴油嘴

圖1-8 電控系統部件(二)

A16—爆震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B28—壓力傳感器(進氣歧管空氣壓力);G2—發電機;M1—啟動機;M16/6—節氣門促動器;S43/1—機油壓力開關

圖1-9 電控系統部件(三)

B17—進氣溫度傳感器;B28—壓力傳感器(進氣歧管空氣壓力);B28/5—空氣濾清器下游的壓力傳感器(適用于渦輪增壓發動機);B28/6—節氣門促動器上游的壓力傳感器(適用于渦輪增壓發動機);L5—曲軸位置傳感器;M16/6—節氣門促動器;T1/1—汽缸1和汽缸2的點火線圈;T1/2—汽缸3和汽缸4的點火線圈;Y31/5—增壓壓力控制壓力轉換器(適用于渦輪增壓發動機);Y101—減速空氣轉換閥(適用于渦輪增壓發動機)

圖1-10 電控系統部件(四)

A16—爆震傳感器;B6/1—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G2—發電機;M1—啟動機;S43/1—機油壓力開關;S43/2—油壓升高開關(適用于渦輪增壓發動機);Y58/1—凈化控制閥

圖1-11 可變進氣歧管的后視圖(適用于天然氣混合驅動)

1—壓力控制單元;2—燃氣分配軌;3—可變進氣歧管;B18/1—高壓燃氣傳感器;B18/2—低壓燃氣傳感器;B50/3—燃氣溫度傳感器;Y106/1—汽缸1的氣體噴射閥;Y106/2—汽缸2的氣體噴射閥;Y106/3—汽缸3的氣體噴射閥;Y106/4—汽缸4的氣體噴射閥;Y107/2—燃氣安全切斷閥;Y107/3—低壓燃氣切斷閥

1.1.9 166.940/960/990發動機電控系統輸入輸出信號部件

發動機166.940在車型168.031/131中,發動機166.960在車型168.031/033/131/133 中,發動機166.990在車型168.032/132中,以及發動機166.995等。2001年9月1日以后的發動機166,輸入輸出信號及相關部件見圖1-12、圖1-13。

圖1-12 166發動機電控系統輸入信號部件

A1—儀表盤;A16—爆震傳感器;B6/1—凸輪軸霍爾傳感器;B11/4—冷卻液溫度傳感器;B17—進氣溫度(IAT)傳感器;B28—壓力傳感器;B37—加速踏板傳感器;B40—機油傳感器(機油液位、溫度和品質);G3/1—氧傳感器,三元催化轉換器(TWC)下游;G3/2—氧傳感器,三元催化轉換器(TWC)上游;L5—曲軸位置傳感器;M16/6—節氣門執行元件;N2/7—防護系統控制單元;N3/18—帶節氣門執行元件的ECM(MSM)控制單元;N3/18m1—節氣門執行元件;N15/4—自動離合器控制單元;N20—TAC控制單元;N47-5—ESP控制單元;N73/1—DAS(FBS)控制單元;S2—啟動機開關;S16/6—強制降擋開關;S40/3—離合器踏板開關;S40/4—帶可變限速裝置開關的巡航控制(CC)(TPM);X11/4—數據傳輸連接器;Y3/7n2—前變速箱控制(FTC)控制單元;CAN—數據總線(控制器區域網絡)

圖1-13 166發動機電控系統輸出信號部件

17—燃油軌;A1—儀表盤;G3/1—TWC下游的氧傳感器;G3/2—TWC上游的氧傳感器;K6—啟動機繼電器(2003年4月以后);K9/3—電動冷卻風扇繼電器(未裝配空調系統);K17—空氣繼電器單元;K27—燃油泵繼電器模塊;N3/18—帶節氣門執行元件的ECM(MSM)控制單元;N3/18m1—節氣門執行元件;N15/4—自動離合器控制單元;N20—TAC控制單元;N47-5—ESP控制模塊;N73/1—DAS(FBS)控制單元;N76—發動機和空調電動排風機控制單元(裝配空調);R4—火花塞;T2—點火線圈單元;X11/4—數據傳輸連接器;Y3/7n2—前變速箱控制(FTC)控制單元;Y32—空氣泵轉換閥;Y58/1—凈化控制閥;Y62—噴油器[LH-SFI,HFM-SFI,PEC(LH,HFM,PMS)];CAN—數據總線(控制器區域網絡)

1.1.10 722.7自動變速器結構與部件位置

722.7自動變速器機械、液壓及電氣部件位置見圖1-14~圖1-18。

圖1-14 自動變速器機械部件(一)

1a—變矩器殼體;2—機油過濾器;3—副軸;4—輸出軸;5—輸入軸;9—倒擋中間齒輪軸;10—倒擋惰齒輪;11—駐車鎖止齒輪;12—差速器;15—通風口;18—電動液壓控制單元;34—轉向鎖棘爪;35—制動器踏板制動爪桿;36—止動板;50—油底殼;62—駐車鎖棘爪;63—錐體;64—導向裝置

圖1-15 自動變速器機械部件(二)

1—變速箱外殼;1a—變矩器殼體;3—副軸;4—輸出軸;5—輸入軸;5a—五擋驅動齒輪;6—機油泵;7—變矩器;12—差速器;13—差速器驅動齒輪;16—變矩器鎖止離合器;21—多片式離合器K1;22—一擋齒輪;23—多片式離合器K2;24—二擋齒輪;25—多片式離合器K3;26—三擋齒輪;28—多片式離合器K4;29—四擋齒輪;30—多片式離合器K5;31—五擋齒輪;32—多片式離合器KR;33—倒擋齒輪

圖1-16 自動變速器液壓系統閥體部件

19—換擋油閥殼;51—選擋閥;74a—工作壓力調節閥,活塞1;74b—工作壓力調節閥,活塞2;74c—彈簧;RS14—調節閥14;RS25R—調節閥25R;RS3—調節閥3;RS-KüB—變矩器鎖止離合器調節閥;RS-pA—工作壓力調節閥;RS-Schm—潤滑壓力調節閥;RS-VD—供壓調節閥;SS14—換擋閥14;SS25—換擋閥25

圖1-17 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部件

19—換擋油閥殼;67—連接器;Y3/7—電動前輪驅動變速箱控制系統(FTC)控制模塊;Y3/7n1—變速箱輸出軸轉速傳感器;Y3/7n2—前輪驅動變速箱控制系統(FTC)控制單元;Y3/7s1—啟動機鎖止觸點;Y3/7y1—1/4擋換擋脈沖寬度調制電磁閥;Y3/7y2—3擋換擋脈沖寬度調制電磁閥;Y3/7y3—2/5/R擋換擋脈沖寬度調制電磁閥;Y3/7y4—變矩器鎖止離合器脈沖寬度調制電磁閥;Y3/7y5—換擋壓力脈沖寬度調制電磁閥

1.1.11 722.8無級變速器結構與部件位置

CVT無級變速器結構與部件位置如圖1-19~圖1-23所示。

圖1-18 自動變速箱(AT)地板式換擋機構的部件(變速箱722.7,在車型168中)

49—換擋鎖鍵;56—換擋模式顯示屏;60—變速桿;66—模式選擇開關;A61—變速箱擋位識別單元;Y66/1—倒車/駐車擋鎖止裝置電磁閥

圖1-19 無級變速箱剖面圖

1—副皮帶輪套件;2—中間軸;3—輸出軸;4—差速器;5—輸入軸;6—導輪軸;7—變矩器;8—變矩器鎖止離合器;9—機油泵;10—閥門和閥體箱;11—主皮帶輪套件;12—駐車止動爪齒輪;13—行星齒輪組;14—離合器嚙合;15—離合器松開

圖1-20 無級變速箱(CVT)電控單元(Y3/9)的右后視圖

1—托架;2—閥體;3—電氣連接;Y3/9b3—無級變速箱(CVT)主轉速傳感器;Y3/9b4—無級變速箱(CVT)副轉速傳感器;Y3/9b5—無級變速箱(CVT)輸出轉速傳感器;Y3/9n1—無級變速箱控制單元;Y3/9y1—無級變速箱(CVT)主控制電磁閥;Y3/9y2—無級變速箱(CVT)副控制電磁閥;Y3/9y3—無級變速箱(CVT)離合器控制電磁閥;Y3/9y4—變矩器鎖止離合器的控制電磁閥

圖1-21 換擋桿模塊的左前視圖

96—接觸式換擋模塊+/-;N15/5—電子換擋桿模塊控制單元

圖1-22 多功能方向盤的左視圖

S110/2—左側方向盤換擋機構[用于裝配方向盤換擋按鈕/代碼428的車型245,在多功能方向盤(MFL)的后部,左側方向盤換擋機構位于左側,右側方向盤換擋機構(S111/2)位于右側]

圖1-23 閥體外殼的分解

1—滑閥殼;2—變矩器鎖止離合器調節閥;3—主壓力限速器調節閥;4—供給閥調節閥;5—潤滑調節閥;6—應急運行模式1號換擋閥;7—副壓力調節閥;8—輔助壓力調節閥;9—應急運行模式2號換擋閥;10—主壓力調節閥;11—離合器調節閥;12—散熱器旁通換擋閥

1.1.12 W169底盤車型保險絲和繼電器信息

車型169.0/3-始自2009年款/2008改款年份車型改進組件,車型245.2-始自2009年款/2008改款年份車型改進組件,車型169.09-始自2011年款。保險絲與繼電器盒位置與分布如圖1-24~圖1-26所示。

圖1-24 W169.0車型保險絲與繼電器盒位置

F1—保險絲盒;K100—繼電器和保險絲盒

圖1-25 乘客側車廂內部繼電器和保險絲盒的繼電器分配

(1)K100繼電器盒繼電器信息

圖1-26 乘客側車廂內部保險絲盒的保險絲分配

(2)F1保險絲盒保險絲信息

續表

續表

續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西乡县| 瑞丽市| 辽宁省| 泗水县| 册亨县| 丹巴县| 游戏| 宁乡县| 林西县| 大邑县| 新竹县| 绥化市| 福州市| 伊通| 绥化市| 唐河县| 合山市| 瓦房店市| 铜梁县| 瑞丽市| 敦煌市| 建阳市| 广水市| 宾阳县| 襄樊市| 张掖市| 阿坝县| 西充县| 枣阳市| 扬中市| 河曲县| 原平市| 察哈| 乌鲁木齐县| 长乐市| 靖宇县| 邻水| 珠海市| 华安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