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
- 尹芳 張無敵 許玲等編著
- 620字
- 2020-04-29 18:08:07
第1章 生物質的定義及特點
自從人類誕生之后生物質就一直被人們所使用。在古代,人們鉆木取火,伐木為薪,作別萬古長夜;在現代,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仍在使用薪柴和秸稈。由于生物質分布廣泛,人們對它變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也忽略了對生物質的關注。13世紀以來,隨著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相繼開采與利用,化石能源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蒸汽機和內燃機等的相繼發明,使人類越來越多地依靠化石能源;19世紀,薪炭被煤取代;20世紀,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占領了絕大部分能源和工業原料市場,直到今天,全世界能源消耗的75%依賴于化石能源。然而,好景不長,百年間的過度開采與消費,使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逐漸枯竭,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憂慮。20世紀50年代以后,石油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國際輿論開始關注世界“能源危機”問題,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為造成的能源短缺。20世紀末《登博斯宣言》《21世紀議程》《京都議定書》等相繼公布于世,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時代的強音,使得一些國家又把那些古老而清潔的生物質資源與能源的開發利用提上議事日程。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目前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三種,其可供開采的年限分別為40年、60年和220年。如果能源消耗結構不改變,就會發生能源危機,因此,人類必須估計到,如果不盡快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能源上,并盡早探索、研究、開發和利用新能源資源,那么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就會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以致人類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