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體污染與凈化計量檢測技術
- 金濤 杜立鵬 郝新友等編著
- 1067字
- 2020-04-29 17:18:41
前言
眾所周知,冶金、汽車、船舶、工程機械、石油化工、環控凈化以及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裝備中普遍都有流體系統,諸如液壓系統、潤滑系統、燃油系統和氣動系統等,均采用油液、氣體等流體類工作介質來實現應有的功能與作用。流體工作介質中的污染將導致系統故障頻發、功能失效、壽命驟減等不可控的嚴重后果,為了有效降低污染故障率,提高工作可靠性,保持裝備在全壽命周期內安全可控的運行,人們越來越重視流體系統污染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開展流體系統污染控制的前提,一方面是如何準確地發現污染,另一方面是怎樣有效地凈化污染。“發現污染”離不開準確、可靠與統一的流體污染計量技術作保障;“凈化污染”更需要公正、科學、準確、高效的流體污染過濾、分離與凈化檢測技術作支撐。為滿足工業領域流體污染計量測試和過濾凈化檢測技術日益發展的需要,我們編著了《流體污染與凈化計量檢測技術》。
本書分為上篇“顆粒度計量測試技術”和下篇“流體過濾凈化檢測技術”。上篇介紹了我國流體污染控制——顆粒度計量測試技術發展的不平凡歷程,探討了顆粒度計量測試技術內涵,全面總結了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突破,全面、系統、科學地論述了顆粒度計量測試技術體系。下篇重點介紹了流體污染過濾凈化性能的檢測方法及技術內涵。在相關的檢測方法標準中對試驗條件、試驗要求、試驗流程、數據處理、結果報告等都有具體的規定和要求,至于為什么這樣規定、那樣要求,則在本書中進行了技術性的系統論述,尤其是被試產品的結構要素、試驗原理、工作原理、注意事項等事關操作正確性和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內容得到了較為全面、細致的闡述,以利于指導人們深入理解試驗標準的技術原理,更加規范實際操作和實踐。
本書主要編著人員多年從事流體過濾產品設計與工藝技術、流體污染測試與顆粒度計量技術、過濾凈化性能檢測與驗證技術的研究與實踐,理論基礎全面、實踐經驗豐富。全書共分為14章,第1章由杜立鵬撰寫1.1,金濤撰寫1.2和1.3;第2章由豐蘭撰寫;第3章由高振萍撰寫;第4章由耿聰撰寫4.1、4.3和4.4,郝新友撰寫4.2;第5章由黃河撰寫;第6章由郝新友撰寫;第7章由郝新友撰寫7.1、7.3,耿聰撰寫7.2;第8章由金濤撰寫8.1.1,杜立鵬撰寫8.1.2~8.1.4和8.2.7,呂宏楠撰寫8.2.1~8.2.6,吳強撰寫8.3;第9章由杜立鵬撰寫9.1和9.2.1~9.2.7,金濤撰寫9.2.8;第10章由吳強撰寫;第11章由張雄撰寫11.1、11.2,熊麗媛撰寫11.3;第12章由呂宏楠撰寫12.1、12.3,耿聰撰寫12.2;第13章由張萬撰寫;第14章由呂宏楠撰寫。路紅、宋科和梁圣偉負責審稿工作,并幫助修改和增加了有關章節內容。
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2017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