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裝設計
- 楊妍 吳彩云 徐崔春編著
- 1190字
- 2020-05-19 16:02:10
第三節 對稱與均衡法則
對稱和均衡是形式美中一對強調穩定與平衡關系的法則,對稱是靜態的穩定,而均衡是相對動態的穩定。
一、對稱
對稱又稱為對等,指設計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要素之間相互組合形成的絕對平衡。對稱表現出的效果是各個部位空間布局和諧, 即每個部分相對應。在童裝設計中采用比較多的是左右、回轉、局部等對稱形式(圖2-17、圖2-18)。
圖2-17 服裝中的左右對稱
圖2-18 裝點配飾的局部對稱(作者:趙夢琦)
按構成形式來分,對稱可分為左右對稱、上下對稱、斜角對稱、反轉對稱等。按對稱的程度來分,可分為完全對稱(圖2-19)和局部對稱(圖2-20)。由于完全對稱的形式往往給人強烈的莊重感、穩重感、拘束感,與兒童天真活潑的特點大相徑庭,因此,在童裝中完全對稱的形式比較少見。童裝設計中運用次數、出現次數較多的手法是局部對稱,其既穩定又富于變化的形態是符合大多數人喜愛的穩中有變的形態。在許多童裝中都可以看到局部對稱的設計,這些設計一般在大面積上采取對稱的構成形式,然后通過飾品、圖案、徽章等打破它的絕對對稱形態,從而弱化它過于穩重、成熟的感覺。
(a)正面 (b)反面
圖2-19 童裝外套的完全對稱(作者:鄭晗珂)
(a)正面 (b)反面
圖2-20 童裝外套的局部對稱(作者:鄭晗珂)
二、均衡
均衡也稱平衡,是指在造型藝術作品的畫面上,不同部分和形式要素之間既對立又相互統一的組合關系。例如在花卉世界里,馬蹄蓮就是以自己獨特的不對稱形式帶給人們別樣的視覺享受。在服裝平面輪廓中,要使整體的輕重感達到平衡效果,就必須按照力矩平衡原理設定一個平衡支點。由于人體是對稱的,這個平衡支點大多選在中軸線上,對于門襟不對稱的款式,門襟上的某一點常常被選為支點。均衡的造型手法常用于童裝設計(圖2-21)、運動裝設計和休閑裝設計中,對稱的造型常用于標志服、工裝、校服、禮儀服中。
圖2-21 童裝中的均衡(作者:李培蔓)
與對稱相比,均衡除穩定外,也兼具活潑、生動、富有動感的特點。因此,從某個角度來說,均衡比對稱更加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從僅僅滿足服裝功能的基本條件來看,一件服裝的基礎原型是左右對稱、穩定而平衡的,所以就童裝而言,所謂的均衡是建立在破壞對稱和平衡的基礎上,是對視覺、質量或心理上完全平衡的形和物的解構,然后在不平衡基礎上建立起新的平衡點。
在具體運用方式上,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手法改變童裝原有的對稱形態。例如,改變童裝款式某個部位的長短、寬窄、面積的大小;改變童裝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面積、冷暖(圖2-22);變換裝飾工藝的簡潔和繁復;改變童裝面料的厚薄、軟硬程度;改變飾品的顏色、位置、大小、形態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構成關系上的不對稱是基于變化產生的美感,如果這種不對稱完全脫離了“美”這個關鍵詞,脫離了人的心理量感上的平衡,脫離了兒童基本的身體對稱結構,那么這種不對稱就不會帶來均衡感,反而會帶來丑的、混亂的、失衡的、不實用的效果。
圖2-22 服裝色彩上的均衡(作者: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