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化學品事故消防應急救援
- 張宏宇 王永西主編
- 612字
- 2020-05-07 14:47:34
二、防護等級劃分
根據危險化學品的危害性,將危險化學品事故防護等級劃分為三級,分別是一、二、三級,一級最高,三級最低。為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應根據危險化學品性質、事故類型、事故嚴重程度等,針對性地穿著化學防護服。
(一)一級防護
一級防護為最高級別防護,適用于皮膚、呼吸器官、眼睛等需要最高級別保護的情況。
①泄漏介質對人體的危害未知或懷疑存在高度危險時。
②泄漏介質已確定,根據測得的氣體、液體、固體的性質,需要對呼吸系統、體表和眼睛采取最高級別防護的情況。
③事故處置現場涉及噴濺、浸漬或意外地接觸可能損害皮膚或可能被皮膚吸收的泄漏介質時。
④在有限空間及通風條件極差的區域作業,是否需要一級防護不確定時。
(二)二級防護
二級防護適用于呼吸需要最高級別的保護,但皮膚保護級別要求稍低的情況。
①泄漏介質的種類和濃度已確定,需要最高級別的呼吸保護,而對皮膚保護要求不高時。
②當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9.5%時。
③當偵檢儀器檢測到蒸汽和氣體存在,但不能完全確定其性質,僅知不會給皮膚造成嚴重的化學傷害,也不會被皮膚吸收。
④當顯示有液態或固態物質存在,而它們不會給皮膚造成嚴重的化學傷害,也不會被皮膚吸收時。
(三)三級防護
三級防護適用于空氣傳播物種類和濃度已知,且適合使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的情況。
①與泄漏介質直接接觸不會傷害皮膚也不會被裸露的皮膚吸收時。
②泄漏介質種類和濃度已確定,可利用過濾式呼吸器進行防護時。
③當使用過濾式呼吸器進行防護的條件都滿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