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電感線圈和變壓器
3.3.1 電感線圈
(1)電感線圈的種類
電感線圈是由導線一圈靠一圈地繞在絕緣管上,導線彼此互相絕緣,而絕緣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鐵芯或磁粉芯。電感線圈是常用的基本電子元件之一,通常簡稱為“電感器”或“電感”。它曾經與電阻器、電容器一起被稱為電工學的三大件。電感器的種類見表3-2。
表3-2 電感器的種類

(2)電感器的作用
電感器一般用漆包線、紗包線或塑皮線等在絕緣骨架或磁芯、鐵芯上繞制成的一組串聯的同軸線匝。它在電路中用字母“L”表示。
電感器同電容器一樣,也是一種儲能元件,可以把電能與磁場能相互轉換。
電感器的作用主要是通直流、阻交流,在電路中主要起到濾波、振蕩、延遲、陷波等作用。電感線圈對交流電流有阻礙作用,阻礙作用的大小稱感抗XL,單位是Ω。
電感器還有篩選信號、過濾噪聲、穩定電流及抑制電磁波干擾等作用。在電子設備中,經常看到磁環,這種磁環與連接電纜構成一個電感器(電纜中的導線在磁環上繞幾圈電感線圈),它是電子電路中常用的抗干擾元件,對高頻噪聲有很好的屏蔽作用,故被稱為吸收磁環。
(3)電感器的外形特征
各種電感器的外形差異較大,一般來說,電感器至少有2根引腳,如圖3-26所示。

圖3-26 常用電感器的外形
沒有抽頭的電感器只有兩根引腳,這兩根元件沒有極性之分,使用時可以互換。如果電感器有抽頭,引腳數目會在3根及以上,這些引腳就有頭、尾和抽頭的區別,使用時不能搞錯。
最簡單的電感器是用絕緣導線空心地繞幾圈,有磁芯的電感器是在磁芯或者鐵芯上用絕緣導線繞幾圈,如圖3-27所示。

圖3-27 電感器
在電子線路中比較常用的色環電感器,屬于有磁芯的電感器,它們是在線圈繞制好后,用塑料或環氧樹脂等封裝材料將線圈和磁芯等密封起來的,如圖3-28所示。

圖3-28 色環電感器
在電子產品中,還有一種可調電感器,俗稱中周,它有帶螺紋的磁芯,轉動磁芯可以改變線圈的電感量,如圖3-29所示。

圖3-29 可調電感器
利用電感器的基本原理,還制成了各種專用電感器,見表3-3。
表3-3 專用電感器

(4)電感器的結構特征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各種電感器的外形結構差別較大。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芯或鐵芯等組成,見表3-4。
表3-4 電感器的結構說明


圖3-30 屏蔽罩電感器
根據不同的需要,有的電感器沒有磁芯,有的電感器沒有屏蔽罩,有的電感器甚至連骨架也沒有。
固定電感器為了減小體積,往往根據電感量和最大直流工作電流的大小,選用相應直徑的導線在磁芯上繞制,然后裝入塑料外殼,用環氧樹脂封裝而成。一些固定電感器的結構如圖3-31所示。

圖3-31 一些固定電感器的結構
(5)電感器的特性
給電感器通入電流,在它的四周就會產生磁場。電感器的特性恰恰與電容器的特性相反,它具有阻止交流信號通過而讓直流信號通過的特性。利用這一特性,可制成滿足特定需要的電感器。常用電感器的特性及用途見表3-5。
表3-5 常用電感器的特性及用途

(6)貼片電感器
貼片電感器主要有4種類型,即繞線式、疊層式、編織式和薄膜片式電感器。常用的是繞線式和疊層式兩種類型。前者是傳統繞線電感器小型化的產物,后者則采用多層印刷技術和疊層生產工藝制作,體積比繞線式電感器還要小,是電感元件領域重點開發的產品。
貼片電感器是在陶瓷或者微晶玻璃基片上沉積金屬導線而成。貼片電感器具有較好的穩定性、精度及可靠性,常用于幾十到幾百兆赫茲的電路中,如圖3-32所示。

圖3-32 貼片電感器
(7)電感器的電路符號
在電路圖中,電感器用大寫字母L表示。由于電感器的類型較多,電感器的圖形符號如圖3-33所示。

圖3-33 電感器的圖形符號
(8)電感的單位
電感的單位是亨利,因紀念美國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1797—1878)而得名。亨利簡稱亨,用字母“H”表示。比亨小的單位是毫亨和微亨,分別用mH和μH表示。這三個單位的換算關系為
1H=1000mH
1mH=1000μH
(9)影響電感量的因素
各種電感器電感量的大小與電感線圈的圈數(又稱匝數)、線圈的截面積、線圈內部有沒有鐵芯或磁芯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線圈圈數越多,電感量就越大;圈數相同,其他條件不變,那么線圈的截面積越大,電感量也越大;同一個線圈,插入鐵芯或磁芯后,電感量比空心時明顯地增加,而且插入的鐵芯或磁芯質量越好,線圈的電感量就增加得越多。
通常,有鐵芯變壓器的電感量可達幾亨,而一般電感線圈的電感量只有幾微亨到幾毫亨。
(10)電感器的檢測
檢測電感器質量需用專用的電感測試儀,在一般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來判斷電感的好壞。方法是:用指針式萬用表歐姆擋(R×1或R×10擋)來判斷。根據檢測電阻值大小,可以簡單判別電感器的質量。正常情況下,電感器的直流電阻很小(有一定阻值,最多幾歐姆)。若萬用表讀數偏大或為無窮大則表示電感器損壞。若萬用表讀數為零,則表明電感器已短路。
①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電感器
a.萬用表的擋位置于R×1或者R×10擋,然后對萬用表進行歐姆調零校正。
b.萬用表的兩支表筆分別接觸電感器的兩個引腳。此時,即會測得當前電感器的阻值。在正常情況下,應能夠測得一個固定的阻值,如圖3-34所示。

圖3-34 指針式萬用表檢測電感器
如果電感器的阻值趨于0Ω,則表明電感器內部存在短路的故障;如果被測電感器的阻值趨于∞,可重新選擇最高阻值量程繼續檢測,若阻值趨于無窮大,則表明被測電感器已損壞。
對于電感線圈匝數較多,線徑較細的線圈讀數會達到幾十到幾百。
② 數字萬用表檢測電感器 將數字萬用表調到二極管擋(蜂鳴擋),把表筆放在兩引腳上,看萬用表顯示器上的數值。對于貼片電感器,此時的讀數應為趨近于0,如圖3-35所示;若萬用表讀數偏大或為“1”,則表示電感器損壞。對于電感線圈匝數較多、線徑較細的線圈,讀數會達到幾十甚至幾百。

圖3-35 數字萬用表檢測貼片電感器
電感器檢測口訣
檢測電感諸參數,需要專門的儀器。
一般判斷好與壞,萬用表測電阻值,
阻值很大已斷路,阻值很小是優異。
因為電感電阻小,手碰引腳可不計。
(11)電感器參數的應用
① 允許偏差 允許偏差是指電感器上標稱的電感量與實際電感的允許誤差值。一般用于振蕩電路中的電感器要求精度較高,因為電感量的偏差將影響振蕩器的振蕩頻率,因此要求允許偏差為±0.2%~±0.5%;而用于耦合、高頻阻流等線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許偏差為±10%~±15%。
② 品質因數 品質因數也稱Q值或優值,是衡量電感器質量的主要參數。它是指電感器在某一頻率的交流電壓下工作時,所呈現的感抗與其等效損耗電阻之比。電感器的Q值越高,其損耗越小,效率越高。對于工作在高頻電路中的電感器,品質因數的高低將影響將影響所在電路的頻率特性。
電感器品質因數的高低與線圈導線的直流電阻、線圈骨架的介質損耗及鐵芯、屏蔽罩等引起的損耗等有關。
③ 分布電容 分布電容是指線圈的匝與匝之間、線圈與磁芯之間存在的電容。電感器的分布電容越小,其穩定性越好。對于工作在高頻電路中的電感器,分布電容的大小將影響所在電路的頻率特性。
④ 額定電流 額定電流是指電感器在正常工作時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在工作電流比較大的電路中,則必須考慮電感器的額定電流參數,若工作電流超過額定電流,則電感器就會因發熱而使性能參數發生改變,甚至還會因過流而燒毀。
(12)電感器的代換
電感器損壞后,原則上應使用與其性能類型相同、主要參數相同、外形尺寸相近的電感器來更好。若找不到同類型的電感器,也可以用其他類型的電感器來代換。
① 電感量、額定電流相同,外形尺寸相近的可以直接代換。
② 貼片電感代換時只需大小相同即可,還可用0Ω電阻或導線代換。
③ 小型固定電感器與色環電感器之間,只要電感量、額定電流相同,外形尺寸相近,可以直接代換。
(13)電感器在電路中的應用實例
① 電感器在分頻網絡中的應用 如圖3-36所示是音響電路的分頻電路。電感線圈L1和L2為空心密繞線圈,它們與C1、C2組成分頻網絡,對高、低音進行分頻,以改善放音效果。

圖3-36 音響電路的分頻電路
② 電感器在收音機電路中的應用 如圖3-37所示電路是單管半導體收音機電路。其中VT1為高頻半導體管,它是用來進行來復放大的。L1為天線線圈,它是在磁棒上用多股導線繞制而成的。L1與C1、C2組成并聯諧振電路,對磁棒天線接收到的無線電信號進行選頻,選出的信號由L1感應到L2,由VT1進行放大,放大了的信號送到L3,L3為一固定電感器,它的電感量為3mH,其作用是利用感抗阻止高頻信號進入耳機,而僅讓音頻信號通過,從而使我們可以聽到電臺的播音。

圖3-37 單管半導體收音機電路
③ 電感器在濾波電路中的應用 濾波電路的原理實際是L、C元件基本特性的組合利用。不同濾波電路會對某種頻率信號呈現很小或很大的電抗,以致能讓該頻率信號順利通過或阻礙它通過,從而起到選取某種頻率信號和濾除某種頻率信號的作用,如圖3-38所示。

圖3-38 濾波電路
如圖3-38(a)所示為低通濾波電路,當有信號從左至右傳輸時,L對低頻信號阻礙小,對高頻信號阻礙大;C則對低頻信號衰減小,對高頻信號衰減大。因此該濾波電路容易通過低頻信號,稱為低通濾波電路。
如圖3-38(b)所示為高通濾波電路,容易通過高頻信號,所以稱為高通濾波電路。
如圖3-38(c)所示為帶通濾波電路,它利用C1和L1串聯對諧振信號阻抗小、C2和L2并聯對諧振信號阻抗大的特性,能讓諧振信號f容易通過,而阻礙其他頻率信號通過,所以稱為帶通濾波電路。
如圖3-38(d)所示為帶阻濾波電路,它利用C1和L1并聯對諧振信號阻抗大、C2和L2串聯對諧振信號阻抗小的特點,容易讓諧振頻率以外的信號通過,而抑制諧振信號通過,所以稱為帶阻濾波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