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1 電滲析

電滲析屬于膜分離技術,是水處理工藝和化工過程的一個操作單元。

5.1.1 原理與功能

(1)基本原理

電滲析是一種在電場作用下使溶液中的離子通過膜進行傳遞的過程。根據所用膜的不同,電滲析可分為非選擇性膜電滲析和選擇性膜電滲析兩類,非選擇性膜電滲析是指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陰、陽離子都能通過膜,而顆粒較大的膠體粒子不能透過膜的過程,因此多用于提純溶膠。

電滲析過程是以下面兩個基本條件作為基礎的。一是水中離子是帶電的。在直流電場作用下,水中陰、陽離子做定向遷移,根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則,陽離子向陰極方向移動。陰離子向陽極方向移動。二是離子交換膜具有選擇透過性。離子交換膜分為陽離子交換膜(簡稱陽膜)和陰離子交換膜(簡稱陰膜),陽膜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相反,陰膜只允許陰離子透過。

電滲析過程的基本原理如圖5-1所示。在陽極和陰極之間交替地放置著若干張陽膜和陰膜,膜和膜之間形成隔室,其中充滿含鹽水,當接通直流電后,各隔室中的離子進行定向遷移,由于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作用,①、③、⑤隔室中的陰、陽離子分別遷出,進入相鄰隔室,而②、④、⑥隔室中的離子不能遷出,還接受相鄰隔室中的離子,從而①、③、⑤隔室成為淡水室,②、④、⑥隔室成為濃水室。陽、陰電極與膜之間形成的隔室分別為陽極室和陰極室。電極的電化學反應為:

陽極  

2Cl--2eCl2↑   H2OH++OH-

4OH--4eO2↑+2H2O

陰極   

H2OH++OH-  2H++2eH2

圖5-1 電滲析原理圖

由上可見,陽極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氣體O2和Cl2,極水呈酸性,因此,選擇陽極材料時應考慮其耐氧化性和耐腐蝕性;陰極發生還原反應,產生氣體H2,極水呈堿性,當水中含有Ca2+、Mg2+、、時,易產生水垢,在運行時應采取防垢和除垢措施。

(2)特點及應用范圍

電滲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a.電滲析只能將電解質從溶液中分離出去(脫鹽),不解離的物質不能被分離,解離度小的也難以被分離,如水中的硅酸根和硼等。電滲析也不能去除有機物、膠體物質、微生物、細菌等;b.電滲析使用直流電,設備操作簡便,不需酸、堿再生,有利于環境保護;c.電滲析的耗電量基本與原水含鹽量成正比,原水含鹽量在200~5000mg/L范圍內,制取成初級純水的能源消耗較其他脫鹽方法低,因此,制水成本也低;d.電滲析過程靠水中的離子來傳遞電流,因此,電滲析不能將水中的離子全部去除干凈,單獨使用電滲析不能制取高純水。

電滲析的應用范圍:a.海水、苦咸水淡化制取飲用水或工業用水;b.自來水脫鹽制取初級純水;c.電滲析與離子交換組合制取高純水;d.化工過程中產品的濃縮、分離、精制;e.廢水廢液的處理回收等。

5.1.2 技術與裝備

(1)脫鹽方式

電滲析的除鹽方式隨其目的不同而異,一般可分為直流式、循環式和部分循環式三種。

①直流式 原水經多臺單級或多臺多級串聯的電滲析器后,一次脫鹽達到給定的脫鹽要求,直接排出成品水。該方式具有連續出水、管道布置簡單等優點,缺點是操作彈性小,對原水含鹽量發生變化時的適應性較差。該流程是國內常用流程之一,常采用給定電壓操作,根據進水、產水量及產品水水質等要求,可采用單系列多臺串聯或多系列并聯的流程,適用于中、大型脫鹽場地,如圖5-2所示。

圖5-2 直流式電滲析除鹽方式

②循環式 如圖5-3所示,將一定量的原水注入淡水循環槽內,經電滲析器多次反復除鹽,當循環除鹽到給定的成品水水質指標后,輸送至成品水槽。該方式適用于脫鹽難度大,并要求成品水水質穩定的小型脫鹽水站。該流程的適應性較強,既可用于高含鹽量水的脫鹽,也適用于低含鹽量水的脫鹽,特別適用于用水水質經常變化的場合,能始終提供合格的成品水。例如流動式野外淡化車、船用脫鹽裝置等多采用此流程。其次是小批量工業產品料液的濃縮、提純、分離和精制也常用此方式。但需要較多的輔助設備,動力消耗較大,且只能間歇供水。

圖5-3 循環式電滲析除鹽方式

③部分循環式 部分循環式是直流式和循環式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如圖5-4所示),一方面,使溶液在混合水池內循環;另一方面,補充原水使水池內的水量保持穩定。在這種方式下,混合水池內流速不受產水量的影響。該方式的優點是膜可保持穩定狀態,而裝置可以適應任何進料情況,當然需要再循環系統,因此設備和動力消耗都會增加。

圖5-4 部分循環式電滲析除鹽方式

電滲析三種不同除鹽方式的特點比較見表5-1。

表5-1 不同除鹽方式的特點  

(2)電滲析器的組裝形式

電滲析器的組裝形式用“級”和“段”來表示,一對電極之間稱為一級,水流同向的若干并聯隔板稱為一段,如圖5-5所示,一臺電滲析器常有幾百個“膜對”,一個膜對包括陽膜、陰膜、隔板甲和隔板乙各一張。在膜對總數確定的條件下,增加級數可以降低電滲析的電壓,增加段數可以增加除鹽的流程。為了提高水的除鹽率,可以采用多級多段的組裝方式。電滲析器組裝形式一般有一級一段、二級二段、三級三段、四級四段等。

圖5-5 電滲析器組裝方式

廢水電滲析處理設備統稱電滲析器,包括壓板、電極托板、電極、級框、陽極、陰極、隔板、墊板等部件。將這些部件按一定順序排列組成電滲析器,如圖5-6所示。

圖5-6 電滲析器組成示意

其中主要是三大部分:膜堆,是由一對陰、陽膜和一對濃、淡水隔板交替排列組成的基本處理單元;電極區,由電極、極框、電板托板等組成,該區直接連接直流電源,設有進水口、淡水與濃水及極水的出口等;緊固裝置,把電極區和膜堆均勻緊固成整體的部件,一般用由槽鋼加強的鋼板制成。

(3)電滲析器的選擇

目前,國內制造的電滲析器大多能滿足使用要求,一般可直接選購產品,而不必設計和加工電滲析器本體。

國產標準電滲析器分為3大類型:①DSA型為網狀隔板,隔板厚度為0.9mm;②DSB型為網狀隔板,隔板厚度為0.5mm;③DSC型為沖格式隔板,隔板厚度為1.0mm,和厚度為0.5mm的沖格薄片組成。

在選擇電滲析器時,除電滲析的脫鹽率和產水量滿足設計要求外,還必須要考慮膜和電極的材質。

離子交換膜是電滲析器的關鍵部件,各種膜的性能均有所不同。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行業標準《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 電滲析裝置》(HJ/T 334—2006),電滲析陰、陽離子交換膜的主要技術指標應滿足表5-2的要求。

表5-2 電滲析陰、陽離子交換膜技術指標  

電極的材料有石墨、不銹鋼、鈦涂釕等,應根據原水水質,結合電極強度、耐腐蝕性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電極。不同材料電極的特點見表5-3。

表5-3 不同材料電極的特點  

(4)電滲析脫鹽系統的組成

電滲析的除鹽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原水→預處理→電滲析→除鹽水;

②原水→預處理→軟化→電滲析→除鹽水;

③原水→預處理→電滲析→反滲透→除鹽水;

④原水→預處理→電滲析→離子交換混合→除鹽水;

⑤原水→預處理→反滲透→樹脂電滲→除鹽水。

第①種脫鹽系統最簡單,可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及除氟、除砷、除硝酸鹽。當原水為自來水時,可制取脫鹽水,脫鹽水含鹽量低于普通蒸餾水,脫鹽率最高可達99%,脫鹽水的電阻率最高可達0.5MΩ·cm。

第②種脫鹽系統適合于處理高硬度含鹽水。原水如不經預先軟化,由于硬度高,容易在電滲析器中結垢。

第③種脫鹽系統中,電滲析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由于預先去除了大部分的硬度和含鹽量,可以充分發揮反滲透的優點,使反滲透的水利用率、產水量、使用壽命都有很大的提高。這種脫鹽系統常用來生產飲用純凈水。

第④種脫鹽系統用于制取高純水。電滲析可以代替離子交換復床,預先將原水的含鹽量降低80%~95%,剩余的少量鹽分再由離子交換混合床去除。由于取消了復床,可以減少酸、堿的消耗及再生廢液的產生。電滲析-混合床離子交換制取高純水系統應用廣泛。

第⑤種除鹽系統采用樹脂電滲析工藝制取高純度水。樹脂電滲析亦可稱為填充床電滲析,在國外還稱為電除離子(electro deionization,簡稱EDI)或連續除離子(continuous deionization,簡稱CDI)。

5.1.3 技術選擇與產品性能

(1)技術選擇與適用范圍

技術選擇與適用范圍見表5-4。

表5-4 電滲析技術選擇與適用范圍  

(2)電滲析器的規格和性能

電滲析器的規格和性能見表5-5~表5-7。

表5-5 DSA型電滲析器的規格和性能   

注:表中電滲析脫鹽率和產水量的數據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測定的數據。

表5-6 DSB型電滲析器的規格和性能  

注:表中電滲析脫鹽率和產水量的數據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測定的數據。

表5-7 DSC型電滲析器的規格和性能  

注:1.不銹鋼電極只允許用在極水中氯離子濃度不高于100mg/L的情況下。

2.表中電滲析脫鹽率和產水量的數據是指在2000mg/L NaCl溶液中,25℃下測定的數據。

(3)電滲析器進水水質要求

水中所含的懸浮物、有機物、微生物、鐵和錳等重金屬雜質以及形成的膠體物質會造成離子交換膜的污染,降低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還會使隔板布水槽堵塞,電滲析本體阻力增大,流量降低,除鹽效率下降。因此,原水進入電滲析之前,必須經過適當的預處理,去除原水中的膠體物質,達到電滲析進水標準。

根據國家行業標準《電滲析技術 脫鹽方法》(HY/T 034.4—1994)規定,電滲析器的進水水質應符合表5-8的要求。

表5-8 電滲析器進水水質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清徐县| 大同县| 息烽县| 德保县| 阜新| 济宁市| 秦皇岛市| 开远市| 青浦区| 濮阳市| 渝北区| 精河县| 行唐县| 囊谦县| 昭通市| 达孜县| 孝昌县| 南江县| 治县。| 永德县| 南部县| 蒙山县| 英山县| 霞浦县| 常熟市| 隆化县| 花莲市| 区。| 扬中市| 彰化县| 白河县| 涪陵区| 桐城市| 抚宁县| 梅州市| 临汾市| 同德县| 东山县| 鹿泉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