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化學分離法

3.1 中和及pH值控制

3.1.1 原理與功能

工業廢水中常含有較高濃度的酸或堿。酸性廢水主要來源于化工廠、化纖廠、電鍍廠、煤加工廠及金屬酸洗車間等,其中常見的酸性物質主要有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氫氰酸、磷酸等無機酸及醋酸、甲酸、檸檬酸等有機酸,并常溶解有金屬鹽。堿性廢水主要來源于印染廠、造紙廠、煉油廠和金屬加工廠等,其中常見的堿性物質有苛性鈉、碳酸鈉、硫化鈉及胺等。酸性廢水的危害程度比堿性廢水要大。

酸含量大于5%~10%的高濃度含酸廢水常稱為廢酸液;堿含量大于3%~5%的高濃度含堿廢水常稱為廢堿液。對于這類廢酸液、廢堿液,可因地制宜采用特殊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酸和堿,或者進行綜合利用。例如,用蒸發濃縮法回收苛性鈉;用擴散滲析法回收鋼鐵酸洗廢液中的硫酸;利用鋼鐵酸洗廢液作為制造硫酸亞鐵、氧化亞鐵、聚合硫酸鐵的原料等。對于酸含量小于5%~10%或堿含量小于3%~5%的低濃度酸性廢水或堿性廢水,由于其中酸、堿含量低,回收價值不大,常采用中和法處理,使廢水的pH值恢復到中性附近的一定范圍,消除其危害。

中和處理發生的主要反應是酸與堿生成鹽和水的中和反應。由于酸性廢水中常有重金屬鹽,在用堿處理時,還可生成難溶的金屬氫氧化物。中和處理適用于廢水處理中的下列情況。

①廢水排放受納水體前,其pH值指標超過排放標準。這時應采用中和處理,以減少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②工業廢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統前,采用中和處理,以免對管道系統造成腐蝕。在排入前對工業廢水進行中和,比對工業廢水與其他廢水混合后的大量廢水進行中和要經濟得多。

③某些化學處理或生物處理之前。對生物處理而言,需將處理系統的pH值維持在6.5~8.5范圍內,以確保最佳的生物活性。

我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排放廢水的pH值應在6~9之間。酸堿廢水以pH值表示可分為以下幾種。

強酸性廢水:pH<4.5。

弱酸性廢水:pH=4.5~6.5。

中性廢水:pH=6.5~8.5。

弱堿性廢水:pH=8.5~10.0。

強堿性廢水:pH>10.0。

3.1.2 技術與裝備

(1)酸堿廢水相互中和與設施

①當水質水量變化較小,或廢水緩沖能力較大,或后續構筑物對pH值要求范圍較寬時,可以不用單獨設中和池,而在集水井(或管道、曲徑混合槽)內進行連續流式混合反應。

②水質水量變化不大,廢水也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但為了使出水pH值更有保證時,應單設連續流式中和池,如圖3-1(長方形)、圖3-2(圓形)所示。

圖3-1 中和池(長方形)

圖3-2 中和池(圓形)

③當水質水量變化較大,且水量較小時,連續流式中和池無法保證出水pH值要求,或出水水質要求較高,或廢水中還含有其他雜質或重金屬離子時,較穩妥可靠的做法是采取間歇流式中和池。每池的有效容積可按廢水排放周期(如一班或一晝夜)中的廢水量計算。中和池一般至少設兩座,以便交替使用。

投加的堿性藥劑有石灰、燒堿、電石渣、石灰石、蘇打、白云石等。石灰制成乳劑為濕投,破碎成粉為干投。

(2)過濾中和設施

以粒狀石灰石、大理石或白云石作為濾料,進行中和過濾。中和硫酸時,宜采用白云石濾料。有普通過濾中和、升流膨脹過濾中和及滾筒中和等。

①普通中和濾池 有升流式和降流式兩種,如圖3-3所示,多采用前者。濾層厚1~1.5m,濾料直徑3~8cm。

圖3-3 普通中和濾池

②等速升流膨脹中和濾池 如圖3-4所示。廢水從池底進入,池頂排出。石灰石濾料從池頂加入,渣料從池下側排出。濾料粒徑為0.5~3mm。

圖3-4 等速升流膨脹中和濾池

③變速升流膨脹中和濾池 如圖3-5所示。濾料粒徑0.5~6mm,可以做到大顆粒不結垢,小顆粒不流失,效果較好。

圖3-5 變速升流膨脹中和濾池

④滾筒式中和器 如圖3-6所示。石灰石濾料置于旋轉滾筒中與酸性水中和。

圖3-6 滾筒式中和器

3.1.3 技術參數與應用

①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設計參數見表3-1。

表3-1 升流式膨脹中和濾池主要設計參數  

②酸堿性物質中和劑理論單位消耗量見表3-2、表3-3,以及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見表3-4。

表3-2 堿性中和劑的理論單位消耗量  

表3-3 酸性中和劑的理論單位消耗量  

表3-4 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广昌县| 灵石县| 金秀| 弥勒县| 上虞市| 体育| 阳信县| 浮山县| 乐业县| 贵南县| 淮阳县| 甘德县| 房山区| 太谷县| 瑞安市| 平江县| 聂拉木县| 合肥市| 梧州市| 呼图壁县| 昌江| 柯坪县| 关岭| 巴马| 常熟市| 宁国市| 柘荣县| 佳木斯市| 永丰县| 凤台县| 苏尼特右旗| 嘉荫县| 磴口县| 鄯善县| 都昌县| 乌鲁木齐县| 南涧| 三亚市| 建阳市|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