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清洗劑:配方、工藝及設備
- 李立 成昭編著
- 13字
- 2020-04-30 18:57:51
第1章 工業污垢與被清洗材料
1.1 工業污垢的分類、來源與性質
工業污垢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設備、管線、原材料或產品等,在與環境、介質、機械油、生產原料等接觸的過程中,由于發生物理、化學、電化學或生物學的作用,在其表面殘留、沉積和生成的各種對生產運行、產品質量或人身健康有害的污垢。
區別于生活中的污垢,工業污垢往往是在特定流程下所產生的,其污垢的成分具有獨特性,確定污垢的形成原因、化學組成以及物理化學性質是工業清洗劑和清洗工藝選擇的重要前提。
由于工業污垢的形成原因和成分很復雜,因此其分類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按化學成分分為有機污垢和無機污垢;可以按化學性質分為親水性污垢和親脂性污垢;可以按物理狀態分為液體污垢、固體顆粒污垢和固體覆蓋層污垢,還可以按污垢與被清洗表面的作用力分為機械黏附-重力沉降、靜電作用黏附、化學鍵力黏附、清洗對象表面的化學轉化(如氧化物、電鍍層)、清洗對象表面的楔入物等。
為了更好地與工業清洗劑相對應,下面按照污垢的具體化學特點分類介紹:油垢、水垢、銹垢、微生物泥垢、膠與聚合物垢、糖垢、塵垢以及其他污垢。
1.1.1 油垢
油垢是由不同組分的油脂、環境中沉積的塵土、鹽粒、水分等疏油性雜質以及清洗對象的物體表面質變產物等所組成的,呈黏稠狀富油沉淀。
1.1.1.1 油垢的來源
(1)油性原料或產品的殘留 例如,油田的采油管、輸油管、儲油罐、煉油設備等直接或間接地與石油及其加工產品接觸而受到的污染;食品工業設備與應用器具受到動植物脂肪的污染;印刷、印染、彩繪等行業的油墨、油溶性涂料、色料等的污染。
(2)機械加工用品的污染 在金屬軋制、加工、儲存、運輸、保養過程中,在液壓傳動設備中,用于防銹、潤滑、冷卻、傳動等的含油制品,容易對機器、設備、管道、工具、周圍環境以及相關原材料和產品形成油垢污染。
1.1.1.2 油垢的種類和性質
(1)生物油脂(植物油脂和動物油脂) 其主要成分是各種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又稱為脂肪油。除脂肪油外,可能還含有少量游離的脂肪酸、甾醇、色素及維生素等。其中的脂肪酸有飽和與不飽和兩種,飽和脂肪酸如月桂酸、硬脂酸、軟脂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等。
一般把常溫時是液態的稱為油,如豆油;在常溫下是固態或半固態的稱為脂,如可可脂。但油和脂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動植物油脂主要用于制造肥皂、油漆、油墨、乳化劑、潤滑劑、脂肪酸和食用。
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如烴類、醇類、酮類、醚類和酯類等。油脂可以與堿金屬的氫氧化物發生皂化反應,生成脂肪酸的堿金屬鹽和甘油,還可以發生許多其他化學反應,如鹵化、氫化、氧化、磺化、硫酸化、異構化、去氧、熱解和聚合反應。
(2)礦物油 礦物油包括石油、頁巖油、煤焦油等,其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
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一般聚集在有孔隙和裂縫的巖石中,由鉆井開采而得。開采所得的石油為原油,其為含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等的復雜混合物,還含有硫、氧、氮的有機化合物。
頁巖油是頁巖干餾時有機質受熱分解生成的一種褐色、有特殊刺激氣味的黏稠狀液體產物。其主要成分是烷烴、烯烴和酚類,是含有氧和氮等的有機化合物。頁巖油也可加工得到汽油、柴油、潤滑油和石蠟等產品。
煤焦油是煤干餾而得的褐色至黑色的油狀產物。其主要成分是焦油、膠性物、瀝青、硫化物、甲酚、苯酚、灰渣、懸浮物等。可溶于有機溶劑,加熱可以軟化。煤焦油垢是典型的由黏質油與塵粒組合生成的油垢。
石油所含的主要烴類通過蒸餾或分餾,再經過加工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和瀝青等石油產品。
汽油、煤油和柴油都屬于輕質石油產品。汽油(碳原子數約4~12)為無色至淺黃色、易流動的液體,易燃燒,沸點40~200℃。一般要求汽油具有高辛烷值、低膠質形成趨勢、低含硫量和適當的揮發度等品質。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也用于橡膠、涂料、香料和油脂等行業以及清洗業作為溶劑。煤油(碳原子數約11~17)為高沸點烴類混合物,按照質量依次降低可以分為:動力煤油、溶劑煤油、燈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滌煤油。柴油(碳原子數約10~22)可分為重柴油和輕柴油,主要作為柴油機的燃料,也可用于清洗業,如用于溶解采油管積蠟及其他油溶性污垢。
潤滑油分為礦物性潤滑油、生物性潤滑油和合成潤滑油,其中以由石油的重質餾分經減壓蒸餾所得的礦物性潤滑油應用最為廣泛(約95%以上)。潤滑油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輔助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這是設備表面油垢的主要來源之一。
石蠟是從石油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固體烴的混合物(碳原子數約17~35),無臭無味,分為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固體。石蠟用于制備高級脂肪酸和高級醇,以及火柴、蠟燭、蠟紙、軟膏、防火劑、電絕緣材料等。有些油垢中常含有石蠟,如采油、輸油管中的油垢。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不溶于水、乙醚、丙酮和稀乙醇等,可溶于低沸點的烷烴、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吡啶等。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瀝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工業以及鋪筑路面等。
1.1.1.3 油垢的危害
材料表面的油垢不僅影響其外觀,也影響其加工性能。比如,鋼材表面的油垢,影響其焊接性、導電性以及涂層、鍍層的附著性。汽車與火車、輪船與潛艇、飛機與其他飛行器、儀表、機械設備等表面的油污除了影響其美觀,還可能影響其使用性能和正常運行。城市建筑物外表面的油污,則影響城市的形象和環境衛生。石油生產中的采油管、輸送管線、儲罐內的油污和結蠟,則影響其生產、運輸和存儲的能力,增加生產耗能。
1.1.1.4 油垢一般清洗方法
由于油垢的黏度大,對污垢中的固體顆粒和物體表面的黏附力大,且疏水性強,難以用清水清除。根據不同的情況,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清洗。
(1)堿的水溶液清洗法 堿的水溶液可以使生物油脂發生皂化反應,生成水溶性的脂肪酸鹽和甘油,并通過乳化、分散和溶解等作用,輔以機械力、熱力等物理強化手段,可以有效地清除生物油脂類的油污。
(2)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清洗法 利用表面活性劑可以大大降低表面張力,提高濕潤性和浸潤性,增強乳化能力,可快速、有效地清除大部分污垢(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油脂類油垢和礦物油類油垢)。即使是煤焦油,通過選擇適當的表面活性劑,輔助以加熱等強化手段,也可以清除。積蠟也可通過表面活性劑加適當溶劑的方法進行清洗。
(3)有機溶劑清洗法 有機溶劑清洗劑對于不溶于水的物質(如油脂、蠟、樹脂、橡膠、染料等)和多種有機類污垢有良好溶解效果。其特點是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流動性好,黏度較小,具有較大的揮發性,清洗過后在物質表面殘留較少,在溶解過程中,溶質與溶劑的性質均無變化。但有機溶劑的成本高,易燃、易爆、易揮發,應在其他方法無效的情況下再考慮采用。
1.1.2 水垢
1.1.2.1 水垢的來源
工業上把含有較多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鈣、鎂離子容易形成難溶的碳酸鹽,進而沉積結垢。而當水中含有硫酸鈣、硅酸鈣等無機鹽,或者在水處理過程中加入磷酸鹽時,這些無機鹽有可能在受熱的設備表面,因為水分散失,局部濃度增加,而沉積成垢。
水垢可分為硬垢和軟垢兩種。當水中含有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雜質時,碳酸鹽與這些黏性物質共同作用,在高溫煮沸條件下可形成與容器(或管道)表面黏附在一起的硬垢。若將膠體、細菌和有機物等黏性物質去除,即使水中鈣、鎂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濃度很高,也只會形成潔白而松散的容易去除的碳酸鹽軟垢。
1.1.2.2 水垢的種類和性質
(1)碳酸鹽垢 碳酸鹽垢以碳酸鈣和碳酸鎂為主要成分。碳酸鎂在水中容易生成氫氧化鎂。在天然水中,鈣離子含量大于鎂離子,所以碳酸鹽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鹽垢一般呈白色片狀,斷面可見晶粒狀。它難溶解于冷水,也難溶解于熱水,但易溶于強無機酸。
(2)硫酸鹽垢 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且在大于40℃時,其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降低,屬于反常溶解度鹽。天然水中的硫酸根離子含量不大,因此在一般的加熱條件下,不具備硫酸根析出的條件。當水大量蒸發時,鈣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高度濃縮,離子濃度乘積大于其濃度積,則會析出堅硬的硫酸鈣垢。
(3)硅酸鹽垢 當水中二氧化硅含量比較高,且水的硬度較大時,容易生成硅酸鈣或硅酸鎂垢。當水的pH值較低時,硅酸鹽垢更容易生成。硅酸鈣垢是灰白色堅硬的固體,其傳熱系數很小。且硅垢是膠狀難溶性化合物,在硅垢生成后,采用一般的酸洗是無法去除的。
(4)磷酸鹽垢 天然水中磷酸根含量很低,一般不會生成磷酸鹽垢。但在許多水處理過程中,會投入聚磷酸鹽作為緩蝕劑或阻垢劑,聚磷酸鹽可水解生成磷酸根。在硬水環境中,磷酸根與鈣離子結合生成難溶的磷酸鈣沉淀。磷酸鹽垢質地較為疏松,容易用機械方法人工除去。但若磷酸鹽垢隨熱流強度和金屬溫度升高而結垢嚴重,也會變得堅硬難除。
1.1.2.3 水垢的危害
水垢主要在受熱面上生成,如鍋爐、換熱器、循環冷卻水系統、采暖系統等。水垢的導熱性很差,會顯著影響設備的傳熱效果,從而浪費燃料或電力。如果在熱水器或鍋爐內壁形成硬垢,還會由于熱脹冷縮和受力不均,引起設備爆裂甚至爆炸的危險。水垢在金屬表面沉積,易引發垢下腐蝕,加速設備的損壞。在管道中,水垢會使有效管徑縮小,甚至堵死,影響生產過程。
1.1.2.4 水垢一般清洗方法
(1)酸的水溶液清洗法 無機酸或有機酸加適當的緩蝕劑所組成的清洗液適用于強堿弱酸鹽的清洗,如碳酸鹽垢、磷酸鹽垢、硅酸鹽垢等。對于磷酸鹽垢,由于磷酸鈣的溶解度很小,應選用鹽酸或硝酸清洗。對硅酸鹽垢的清洗,應選用氫氟酸溶液,或含氟化鈉的鹽溶液。
(2)堿的水溶液清洗法 硫酸鈣是強酸鹽,不能在酸中溶解。因此,采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來清洗硫酸鈣垢。對于硫酸鈣和碳酸鈣的混合垢,可以應用酸和堿交替清洗,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3)機械方法清洗 對于不便使用酸堿,或宜于用機械方法清洗的設備表面的水垢,采用機械方法進行清洗。
1.1.3 銹垢
1.1.3.1 銹垢的來源
工程材料(主要是鋼鐵等金屬材料)在環境介質或生產原材料中產生腐蝕性物質或在電化學作用下產生腐蝕產物,進而形成銹垢。
1.1.3.2 銹垢的種類和性質
(1)鋼鐵的腐蝕產物垢 鐵銹是鋼鐵在環境介質中的化學或電化學作用下,在其表面生成的難溶性產物,以+2或+3價鐵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為主要成分,還可能含有少量鐵鹽。
三氧化二鐵、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均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醇、醚等非水溶劑,但可溶于鹽酸、硝酸和硫酸等。其中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
氫氧化鐵為棕色或紅褐色粉末,在水中呈絮狀沉淀或膠體,烘干時易分解成氧化鐵,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醇、醚等非水溶劑,但可溶于酸。氫氧化鐵在酸中的溶解度隨制成的時間而異,新生成的氫氧化鐵垢易溶于無機酸和有機酸,而陳舊的氫氧化鐵則難以溶解。
(2)鋁和鋁合金的腐蝕產物垢 鋁和鋁合金在不同環境中的腐蝕產物,主要包括氧化鋁和氫氧化鋁。氧化鋁是一種高硬度化合物,不溶于水,能溶于強酸或強堿。氫氧化鋁為白色粉末狀固體,幾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的懸浮物,能溶于酸或堿。
(3)銅及銅合金的腐蝕產物垢 銅銹的主要成分是銅的氧化物及其無機鹽,包括碳酸銅、硫化銅和氧化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可能生成氯化銅。
碳酸銅又稱堿式碳酸銅,有毒,是銅表面上生成的綠銹的主要成分,在200℃時可分解為氧化銅;不溶于水,可溶于酸,生成相應的銅鹽;也可溶于氰化物、銨鹽和堿金屬碳酸鹽的水溶液,生成銅的配合物。
硫化銅呈黑褐色,極難溶于水,也難溶于硫化鈉溶液和濃鹽酸。但是,硫化銅具有還原性,容易被濃、稀硝酸和濃硫酸氧化而溶解。
氧化銅呈黑色,略顯兩性,稍有吸濕性,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稀酸、氯化銨和氰化鉀的水溶液,能在氨溶液中緩慢溶解,能與強堿發生反應。
氯化銅為綠色菱形結晶,在潮濕的大氣中可發生潮解,在干燥的空氣中容易風化;有毒;可溶于水、丙酮、醇、醚等。
1.1.3.3 銹垢的危害
銹垢會影響設備表面的光滑度,可能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嚴重的會造成工業產品質量低劣及生產設備的損壞。對于輸水管道,銹垢還可能污染水質和阻塞管道。
1.1.3.4 銹垢的一般清洗方法
(1)物理方法除銹 包括手工除銹,即用手錘、鏟、刀、鋼絲刷子、粗砂布(紙),對帶銹蝕的金屬表面進行處理;電動工具除銹,即采用風(電)動刷輪或各式除銹機,對帶銹蝕的表面進行處理;噴砂除銹,即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將噴料高速噴射到需要處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的表面獲得一定的清潔度。
(2)酸洗除銹 采用無機酸清洗,常采用硝酸、硫酸、鹽酸,或它們的混合溶液。酸能與鐵銹及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性鹽類,從而達到除銹的目的。但是,應當根據其合金成分和表面銹垢的組成和狀態,正確地選定洗液的組成、比例及清洗工藝條件。
(3)復合除銹劑除銹 由無機酸或有機酸、表面活性劑、促進劑、緩蝕劑等組成的復合除銹劑,可以在快速除銹的同時,對工件的材質不造成腐蝕。
(4)堿洗除鋁的腐蝕產物垢 鋁及鋁的腐蝕產物氧化鋁和氫氧化鋁都是兩性的。因此,鋁及其合金的腐蝕產物垢可用酸洗法,也可用堿洗法清除。氫氧化鈉水溶液即可迅速溶解鋁的表面氧化物垢,但是時間不宜過長,添加適當的緩蝕劑可以減輕對基體的損傷。
1.1.4 微生物泥垢
1.1.4.1 微生物泥垢的來源
微生物泥垢是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分泌的黏液把環境中的無機鹽、砂塵土、腐蝕產物、淤泥、油污等黏結在一起而形成的黏泥狀沉積物。溫度適宜的水環境可能由于適宜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易產生微生物泥垢。例如,在敞開式循環水系統中的管道、水槽、冷卻塔等的表面,常有微生物污泥覆蓋。
1.1.4.2 微生物泥垢的種類和性質
常見的微生物主要有下述幾種。
(1)細菌 細菌又分為厭氧菌和需氧菌。厭氧菌在其新陳代謝的過程中不需要氧氣,可在缺氧條件下大量地滋生,并產生黏質膜覆蓋在器壁和管道的內外表面。而在有氧條件下,卻不能生存。需氧菌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需要有氧氣才能分解有機物產生能量,一旦隔絕空氣就會死亡,例如,鐵細菌、硫氧化菌等。
(2)真菌 真菌在這里多指以腐生方式獲取營養的單細胞簡單微生物。其利用植物纖維為營養源時,會使木質結構腐爛,而造成設備的損壞;也會生成菌絲或菌落,進而產生微生物黏泥堵塞管道。
(3)藻類 藻類是一種含有葉綠素,并可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當環境滿足陽光、空氣、水和適宜的溫度等基本條件時,很容易滋生藻類。循環冷卻水系統常見的有綠藻、藍藻、硅藻和褐藻等藻類。
1.1.4.3 微生物泥垢的危害
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分泌的黏液,把環境中的無機鹽、砂塵土、腐蝕產物、淤泥、油污等黏結在一起,而形成的黏泥狀沉積物,常附著在管壁、塔壁上,不僅影響換熱設備的傳熱效率和冷卻效果,還會使水管的內截面變小,使水的流量大大降低。
當金屬表面附著微生物泥垢時,會造成局部表面的缺氧,形成氧的濃差電池,從而引起金屬的垢下氧濃差腐蝕,即微生物腐蝕。
微生物泥垢還會促進厭氧性細菌的滋生,形成惡性循環,加深微生物泥垢的危害。
1.1.4.4 微生物泥垢的一般清洗方法
(1)化學方法除垢 通過將包括馬來酸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的溶液作為清洗劑、剝離劑,可以清除微生物污泥。馬來酸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可使微生物污泥分散為細小顆粒,防止其再沉積或吸附于器壁。過氧化氫則可分解微生物污泥中的黏稠物,并因為發泡作用而利于污泥的剝離、脫落與分散。
(2)表面活性劑清洗除垢 清洗劑中的表面活性劑,有利于增加對微生物污泥的潤濕性,從而改善污泥的清洗剝離效果;在循環清洗系統中添加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還可具有一定滅菌作用。
(3)科學的管理和控制
①避免微生物的生存條件 例如,通過避免陽光,可以控制需要光合作用的藻類滋生。再例如,通過避免使用含磷的洗滌劑,可以控制水域黑菌和藻的滋生。
②減少微生物的來源 例如,通過預先過濾處理補充水,可以有效地避免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產生微生物泥垢。
③保持設備表面與環境的潔凈狀態,也是控制微生物滋生的重要措施。
1.1.5 膠與聚合物垢
1.1.5.1 膠與聚合物垢的來源
加工材料或設備表面的涂、鍍、搪、襯層,有時需要先清理再進行加工,舊的表面保護層就成為需要清洗的污垢。例如,舊電鍍層、漆皮、樹脂層等。
1.1.5.2 膠與聚合物垢的種類和性質
常見的膠與聚合物垢主要有下述幾種。
(1)橡膠垢 不論是天然還是合成橡膠,大多數橡膠垢耐酸堿,但不耐有機溶劑。使用一種或兩種混合溶劑,可以將橡膠垢溶解。
(2)涂料垢 涂料是用于物體表面并能結成堅韌保護膜的物料的總稱,或稱漆。工業生產相關的涂料多為油性涂料,不溶于水,但可以在松節油、煤油等烴類溶劑中軟化和溶解。
(3)塑料垢 塑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都比較穩定,但在環境中的熱、光、大氣、微生物、機械力等的作用下,其硬度、韌性、強度、色澤等性質可發生明顯的變化,亦稱老化。有機溶劑可使絕大多數塑料溶脹、溶解或變形。
1.1.5.3 膠與聚合物垢的危害
膠與聚合物在高溫、光照、大氣以及化學物品等的作用下,會發生老化、粉化、破裂、脆化、軟化、溶脹等變化,而失去原有的裝飾、保護、標示等作用,因此需要清除處理。
1.1.5.4 膠與聚合物垢的一般清洗方法
(1)物理方法清除 物理方法包括手工鏟、噴丸、高壓噴水等。
(2)火焰清除 用煤氣噴燈、氧炔焰等可以直接燒除物體表面的舊漆膜。該方法經濟簡單,但會使木器表面殘留黑疤,也容易使低熔點的金屬變形。
(3)堿性清洗劑清洗 堿性清洗劑清洗的成本較低,且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小。如果需要加熱清洗,還要有一定的設備。
(4)有機溶劑清洗 有機溶劑的清洗效率高,更重要的優點是對金屬的腐蝕性小。但有機溶劑成本較高,且易揮發、容易污染環境,需要回收或處理。
1.1.6 糖垢
1.1.6.1 糖垢的來源
在制糖工業中,糖汁濃縮時,溶解度較小的鈣鹽和焦化糖在壁上析出;糖汁中的金屬氧化物或氫氧化物膠狀物,也會在糖汁濃縮過程中析出,即糖垢。在食品工業中,糖類、蛋白類和大分子膠類在加工時,因受熱硬化附著在器壁或管道壁上亦能成垢。
1.1.6.2 糖垢的種類和性質
糖是多羥基醛、多羥基酮及其縮合物和某些衍生物的總稱。按結構的復雜程度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單糖是最簡單的糖類,易溶于水,具有還原性和甜味。二糖能在酸或酶條件下水解為兩分子單糖,如麥芽糖、蔗糖和乳糖等,有甜味,易溶于水。多糖是由單糖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纖維素、甲殼素等,大多不溶于水,有些能形成膠體溶液。
1.1.6.3 糖垢的危害
若糖垢沉積于加熱管上,會影響加熱效率和蒸發強度,增加生產成本,影響設備使用壽命;糖垢還會影響食品及其包裝的潔凈和美觀,需及時除去食品加工設備中的糖垢,以保證產品的品質。
1.1.6.4 糖垢的一般清洗方法
(1)物理方法清除 通過使糖垢層快速冷卻,或快速受熱,或兩者結合,可以致使垢層龜裂,然后可通過刷鏟或水力噴射等物理方法清除。
(2)化學方法清洗 化學方法包括酸性或堿性清洗劑煮垢清洗,或酸堿交替煮垢清洗。
(3)采用防垢阻垢措施 常見的措施包括:采用陽離子交換樹脂除去糖汁中的成垢離子(Ca2+、、
等);添加成垢離子的螯合劑;添加防垢劑,或使用晶種,促使糖汁在濃縮過程中析出于晶種周圍,而不在加熱管上析出;采用電磁防垢技術;在加熱管上涂防垢涂料等。
1.1.7 塵垢
1.1.7.1 來源
暴露在大氣中的物體表面,由于塵埃不斷降落,并附著于其表面上而形成一層塵垢。塵垢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增厚。
1.1.7.2 種類和性質
塵垢的成分復雜,最主要的成分為酸根和金屬離子組成的無機物;其中可含有酸性物質,如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等;可含有堿性物質,如金屬氧化物等;其中常含有黏土等物質,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并分解出膠黏狀的氫氧化鋁。
大氣中的灰塵粒徑很小,表面積巨大,因此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能將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吸附在它們表面,進而混在塵垢當中。
1.1.7.3 危害
塵垢不但影響美觀,且對電器的危害很大。塵垢可能會影響電器中各板卡之間的接觸,還可能造成電路板的腐蝕,過多的塵垢還會影響風扇的效能,影響散熱而造成電器的損害。
1.1.7.4 一般清洗方法
(1)物理方法清除 采用手工擦、撣及吸塵器清除等方法,比較簡單,但是不容易清洗徹底。
(2)表面活性劑清洗 利用表面活性劑的滲透作用,降低塵粒的表面能,減少塵垢和物體表面的結合力,以清洗塵垢。
(3)溶劑清洗 針對塵垢中某些成分的可溶解性,通過水和其他非水溶劑的溶解作用,同時輔以刷、噴、沖等機械作用,以清除塵垢。
1.1.8 其他污垢
在發動機中或電火花加工的過程中,高溫可使油品中的蠟質和膠質等形成膠炭物,即積炭,黏附器壁或加工表面,影響發動機性能和電火花加工的精度。
積炭,一般在有燃燒過程和高溫運行的設備、管道的表面生成。
積炭的生成影響表面的外觀,改變零部件的尺寸,妨害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會引起嚴重的事故。
積炭的一般清洗方法:有機溶劑清洗,雖然炭黑不溶于有機溶劑,但是黏附炭黑的燃料分解產物一般可以溶解于某些溶劑中;強堿性溶液清洗,可添加適當的金屬離子配合劑;表面活性劑溶液清洗;表面活性劑水溶液和有機溶劑混合清洗液的清洗;用含低硬度磨料的水噴射清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