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及能值評價
- 趙愈 于淼 李麗紅
- 759字
- 2020-07-01 17:33:45
1.3 研究的關鍵問題與內容
1.3.1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確定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體系的規劃層次與框架,研究生態工業園區產業鏈網的規劃和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的方法。
(2)分析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并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對各生產模式進行評價。
(3)運用能值分析方法,進行企業(部門)間工業共生效率分析。
(4)對生態工業園區系統進行能值分析,并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能值評價體系。
1.3.2 研究的內容
第1章綜述本書研究背景、意義,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以及研究的關鍵問題與內容等。
第2章通過對國內外循環經濟理論、能值理論、生態工業園區理論與實踐的綜述,得出對本研究的啟示。
第3章首先總述生態工業園區的構建方法,將生態園區的構建劃分為企業(產品生產)、企業間和工業園區三個層次,并分別闡述各層次的構建方法;然后結合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升級改造,提出生態產業鏈網規劃原則與各產業鏈網整合方法;最后研究生態工業園區實施循環經濟模式的途徑與保障體系建設。
第4章從企業(產品生產)層次對其循環經濟模式進行能值分析,通過分析循環經濟模式下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探索企業實施循環經濟的方式,并通過案例佐證得出企業(產品生產)層次循環經濟模式的能值評價方法。
第5章運用能值分析方法研究企業間的共生結構和效率評價方法,分析企業間物質能量流動的方式和系統的有效性,研究企業間共生組織結構的設計方法,提出企業間共生效率的評價方法,設計工業共生能值效率指數,并給出判別方法。
第6章構建生態工業園區的能值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進行了能值相圖分析對比。通過與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比較,找出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和不足,并對未來發展方向提出預測。
第7章歸納本書的主要結論,提出政策建議,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及對未來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