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儀器分析(第二版)
- 韓長秀 畢成良 唐雪嬌主編
- 857字
- 2020-07-01 17:22:03
1.3 儀器分析發展趨勢
儀器分析不但在工業、農業、輕工業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且現代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飛速發展也越來越離不開儀器分析。儀器分析不但為它們提供了物質的組成,而且還提供了精細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探索了現象的本質。如在遺傳研究中,只有用儀器分析確定了雙螺旋結構后,才能對其本質有更透徹的了解。儀器分析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向微觀狀態分析、痕量無損分析、活體動態分析、微分子水平分析、遠程遙測分析、綜合技術聯用分析、自動化高速分析的方向發展。
生命科學研究的發展,需要對多肽、核糖等大分子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質如單個細胞內神經傳遞物質進行分析。而質譜在擴展質量范圍、提高靈敏度、軟電離技術方面的發展,更加適用于生物分子及熱不穩定化合物的測定。電化學微電極的出現產生了電化學探針,可用來檢測細胞內的物質,如動物神經傳遞物質擴散過程活體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和毛細管電泳的發展,為多肽、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離制備、提純提供了可能。
紅外遙感技術在大氣污染、煙塵排放的測定方面有獨到之處。
儀器聯用技術已成為當今儀器分析的重要發展方向。多種分析技術的聯用,使各種儀器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缺點得到克服,展現了儀器分析在各領域的巨大生命力。目前,已經實現了氣相色譜-火焰原子吸收光譜(GC-FAAS)、氣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聯用(GC-ICP-AES)、氣相色譜-質譜(GC-MS)、液相色譜-質譜(LC-MS)、氣相色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質譜(GC-FTIR-MS)、液相色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質譜(LC-FTIR-MS)、氣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GC-ICP-MS)、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LC-ICP-MS)、高效液相色譜-核磁共振聯用(HPLC-NMR)、流動注射-高效毛細管電泳-化學發光(FIA-HPCE-CL)等聯用技術。尤其是現代計算機智能化技術與上述體系的有機融合,實現了人機對話,使儀器分析聯用技術得到飛速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的相互滲透,儀器分析中新方法、新技術將會不斷出現,在環境中的應用范圍也會不斷擴大,使人們更好地認識、評價、改造和控制環境,為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更好地與自然和睦相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