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維護與保養基礎知識
1.1 汽車維護的分類及內容
1.1.1 我國現行的汽車維護制度
我國現行的汽車維護制度貫徹“預防為主、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
1.1.2 維護分類
維護分定期維護和非定期維護。定期維護分日常維護、一級維護和二級維護,非定期維護分為季節性維護和走合維護,季節性維護可結合定期維護進行。
維護作業包括清洗、檢查、補給、潤滑、緊固、調整等內容。
(1)日常維護
日常維護是日常作業,由駕駛員負責執行,以清潔、補給和安全檢視為主要內容。
(2)一級維護
一級維護由專業維修工負責執行,以清潔、潤滑和緊固為主,并檢查有關制動、操縱等的安全部件。要求堅持“三檢”、保持“四清”和防止“四漏”。
(3)二級維護
二級維護,即除一級維護外,以檢查并調整轉向節、轉向搖臂、制動蹄片和懸架等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后容易損壞和變形的安全部件為主,并拆檢輪胎,進行輪胎換位的維護作業。
(4)季節性維護
季節性維護要結合定期維護,并附加一些相應的項目,使汽車滿足氣候變化后的運行條件。季節性維護有進入夏季和進入冬季兩種情況。
(5)磨合期維護
磨合期維護是指汽車運行初期進行走合維護,以改善零件摩擦表面幾何形狀和表面層的物理機械性能。
1.1.3 汽車維護周期
(1)日常維護
日常維護的周期為每次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
(2)一級維護
一級維護的周期為2000~3000km或6個月,或根據車型要求而定。
(3)二級維護
二級維護周期依據各地條件不同在5000~7500km范圍內選定,或根據車型要求而定。
現行的維護制度著重于加強強制性的日常維護,增加檢測性定期維護,即對日常維護和一級維護要定期強制執行,提高安全、節能、環保與壽命等性能;對二級維護先檢測診斷和技術評定,根據結果確定附加作業或小修項目,結合一級維護一并進行。
汽車作為現代的主要運輸工具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但是由于汽車維護的項目繁多,故車主或者駕駛員必須遵守《汽車保養使用手冊》,對汽車進行正確的維護,確保汽車的狀態完好。汽車在運行中,由于機件磨損、自然腐蝕和其他原因,技術性能會有所下降,如果長期缺乏必要的維護,不僅汽車本身的壽命會縮短,還會成為影響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患,因此,維護保養是保證汽車有良好的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的有效手段。
1.1.4 汽車維護工藝
根據生產實踐,汽車各級維護工藝的順序大致為:
①進行外表清潔作業。
②進行檢查與緊固作業,與此同時或在其后進行試驗與調整作業、電氣作業、輪胎作業和補給添加作業等。
③進行潤滑作業和外表整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