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機器人操作
- 韓鴻鸞 寧爽 董海萍主編
- 1464字
- 2020-04-30 17:14:17
前言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行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順勢而為,發展迅速,保持著35%的高增長率,遠高于德國的9%、韓國的8%和日本的6%。我國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之所以能有如此迅速的增長,主要源于以下三點。
①勞動力的供需矛盾。主要體現在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在很多產業,尤其在中低端工業產業,勞動力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這對實施“機器換人”計劃提出了迫切需求。
②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隨著全球制造業轉移的持續深入,先進制造業回流,我國的低端制造業面臨產業轉移的風險,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的制造模式,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升企業發展效率,提升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而工業機器人的大量應用,是提升企業產能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③國家戰略需求。工業機器人作為高端制造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附加值高,應用范圍廣,是我國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支撐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生產裝備,對工業生產、社會發展以及增強軍事國防實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機器人技術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汽車、電子產品、冶金、化工、塑料、橡膠是我國應用機器人最多的幾個行業。未來幾年,隨著行業需要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我國機器人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盡管我國將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每萬名制造業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卻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和國際平均水平。工信部組織制訂了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員工使用100臺以上。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高倍速增長,未來十年,工業機器人是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
雖然多種因素推動著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不斷發展,但應用人才嚴重缺失的問題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這是我國推行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最大瓶頸。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當前機器人應用人才缺口20萬,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續遞增。
工業機器人作為一種高科技集成裝備,對專業人才有著多層次的需求,主要分為研發工程師、系統設計與應用工程師、調試工程師和操作及維護人員四個層次。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礎的操作及維護人員,以及掌握基本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的調試工程師和更高層次的應用工程師,工業機器人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更加著力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為了適應機器人行業發展的形勢,滿足從業人員學習機器人技術相關知識的需求,我們從生產實際出發,組織業內專家編寫了本書,全面講解了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基礎、ABB工業機器人的操作、工業機器的調整與保養等內容,以期給從業人員和大學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提供實用性指導與幫助。
本書由韓鴻鸞、寧爽、董海萍主編,姜海軍、張青、馬巖、張瑞社副主編,阮洪濤、劉曙光、彭紅學、馬靈芝、王大偉、程寶鑫、范維進、張艷紅、胡春蕾、于振濤、戚建愛、陶建海、王小方、李永杉參加了本書的編寫。本書由韓鴻鸞統稿。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蘇省、上海市等技能鑒定部門的大力支持,此外,青島利博爾電子有限公司、青島時代焊接設備有限公司、山東魯南機床有限公司、山東山推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西安樂博士機器人有限公司、諾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大量幫助,在此深表謝意。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工業機器人裝調維修工》《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職業技能標準的要求,以備讀者考取技能等級;同時還借鑒了全國及多省工業機器人大賽的相關要求,為讀者參加相應的大賽提供參考。
由于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