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地瓜育苗
- 穿越古代當寶媽
- 玥曰
- 2036字
- 2020-05-03 12:00:00
人要是太開心,容易樂極生悲。
這不,正當母子四人愉快逛街的時候。
突然,沖上來一人,一把搶過于涵就要跑。好在江小復機警,提前將四人綁在一起。江小復也因此,被被來人拉扯的重重摔在地上。顧不得其他,她扯開嗓門大喊,“救命!搶小孩!有人搶小孩!”
驚慌到極點,導致一向溫婉的江小復,嗓音尖銳,甚至失聲。
來人一時帶不走于涵,眼看著周圍的百姓聽到呼救聲圍了過來,見勢不妙,趕緊把于涵扔到地上,撒腿就跑。也不管于涵是否會因此受傷。江小復顧不得站起來,快速爬了過去一把抱住失而復得的兒子。
“有沒有哪里受傷?”
把于涵放開,雙手胡亂的在他身上摸了一下,確認他有無骨折,是否安好。
于涵也被嚇到了,想到出發前母親交代的種種,原本沒怎么放在心上,此時想起就一陣陣的后怕。
“哇”的一聲,忍不住大哭起來。
他才六歲。
像個小大人一樣,愛端著。
此刻早被嚇壞,哭的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哪里還看得出是那個猜燈謎,聰明早慧的小公子?
“乖,沒事了,沒事了,娘在呢。涵兒不哭。”
附近巡邏的捕快、熱心的俠士趕去追擊人販子。
其他路人則幫忙扶起江小復母子二人。
“夫人,您可真是幸運啊!每年元宵,沒少丟孩子!”
“謝謝!多謝大家幫忙,若是沒有大家,小兒恐怕兇多吉少!謝謝,謝謝!涵兒,來跟叔叔、阿姨、伯伯們說謝謝。”
江小復不停鞠躬感謝這些好心人幫忙。
“謝謝各位叔叔、阿姨、伯伯!”
“好孩子!”
“夫人,你們可要多加防范!小心報復!”
“您沒有其他家人同行嗎?你一個婦人帶三個這么小的孩子,真不知該說你膽大還是你家人膽大!”
“有的,他們在廣場看戲,我們這就過去同他們會和。”
“大牛,柱子,你們幾個幫忙護送夫人他們一程。夫人莫要怪老婆子我多管閑事,這些人販子都是成群結隊有組織的,剛剛你嚇走了一個,指不定他們不死心,還尾隨其后,伺機報復!”
聽聞此言,江小復不再拒絕,連連感謝。
交談中得知,老婆子和幾個孫子是鎮上人,平日里對這些地痞流氓有所耳聞。因為他們世代居住盤根于此,家族興旺,倒也不怕對方報復。
驚險又刺激的元宵節就這么過去了。
索性的是最后有驚無險。
不管在哪,都是好人多,江小復感慨。
她不敢想象,如果昨晚沒有遇到大牛、柱子、婆婆他們的幫忙,他們會面對什么可怕的事,最終又會演變成什么樣子。
對于惡,她總是小瞧,這點真的得改改啊。
真等哪天鑄成大錯,后悔莫及哪。
元宵過了,迎來第一個節氣——雨水。
農人們開始春忙,江小復也開始她的地瓜育苗。
地瓜育苗通常分兩種,一種是地瓜塊根育苗,一種是地瓜藤蔓育苗。如今她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塊根育苗。
在里長的全力配合下,為了提高成功率,江小復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的地方作為苗床。苗床東西朝向,選用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厚度5厘米左右。床土加入有機肥料,來提高地瓜小苗的質量和數量。按照每畝地瓜需求50公斤地瓜來推算,江小復手中的地瓜可以播種幾分地。等秋天這首批地瓜豐收,收集來的藤蔓好好保持,再加上新產出的地瓜,雙管齊下,一定可以保證來年李家村家家戶戶都種上地瓜。
前提是,此次育苗能夠一帆風順。
在現代,處理種子還會用到藥水,用來防蟲害。江小復沒有多菌靈這種便利的藥水,只能用土辦法,用五十度左右的溫水浸泡十分鐘,作為消毒處理。
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結果未知,待定。
地瓜塊根育苗需要一個半月時間。
這一個半月時間,于涵成功免學費入讀云海書院。元宵猜謎的戰利品,第二日一早江小復就獨自去領取了。美人燈轉身就被她轉賣他人,拿了一兩銀子。此次元宵游,不僅收獲紋銀十一兩,更有掌柜贈送的一套四書五經。
江小復并未向掌柜承諾什么,回家向于涵告誡,讓他感懷于心。以后長大有機會,再投桃報李。
銀子的事江小復母子幾個沒有露出一點口風,只跟于家人說猜燈謎偶遇云海書院教習先生,對方一見心喜,誠邀于涵入讀書院。于家只要支付吃飯的伙食費。為了省錢,江小復每五日徒步送米、咸菜等物去書院。如此,李問蘭、吳桃花等人意見再大也沒有辦法說什么。
兩個妯娌至今仍忍不住酸溜溜的后悔,如果那晚大家一起沒有分開,那么那晚偶遇教習先生的就是于斌、于鴻他們,而不是江小復的于涵了。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張翠芬、于狀保這次沒有什么意見,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論將來哪個孩子出息了,都是他們的孫子。這,誰也改變不了,誰也取代不了。
清明過后,氣溫慢慢上升,天氣開始回暖起來。
這日,江小復又去田地里查看地瓜苗發育情況。
不錯,長勢喜人。
里長跟在身邊,真切地詢問,“大山媳婦,還要多久才能移栽?”
“再等半個月,天氣更暖和些。”
“好,辛苦你了!到時移栽還要勞你多費點心。”
“應該的。里長,過幾天就可以安排人耕地了。”
“好,小事而已。這事交給阿志你了。跟大山媳婦多學習,明年交給你來主持村民們育苗、耕種。”
“里長放心,阿志一定多學、多看、多問。于家嫂子莫嫌阿志愚笨就好。”
“不會,十里八村誰人不知阿志是治田能手,每年莊稼長勢最好,出產最高,哪個提起阿志不是豎起大拇指夸贊的?”
“呵呵,阿志哪有嫂子說的這么厲害。”摸了摸腦袋,阿志憨笑。
要不里長不派別人,單單找了他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