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 玄天一啟名
- 衣思其爾無
- 3559字
- 2020-05-15 01:00:00
經文和功法以及其他各種稱呼的叫法都有,是一種輔助修煉的存在。
最初的時候,有一位渾身散發金光的巨大化人類,創造出世界上第一部經文,其中蘊含了一位神王畢生的感悟,從幼年開啟靈門開始,一直到成神的漫長歲月。
幾千年的感悟全部凝聚在短短幾百字之中,這個時候經文本身已經不再是重點,重點是文字之間蘊含的神性之輝。
這位神王就是當世第一佛門須彌天的開創佛祖,須彌天自開創以來,便秉承著佛法修心,佛門渡人的法則存在。
曾經一度成為人族的主心骨,后來黑暗時代來臨,須彌天佛祖首當其沖,帶領其門人奮力抵抗,受到的沖擊也是最大的。
整個須彌天百萬佛眾損失大半,幾位佛祖接連隕落,佛門盛世宣告落幕。
傳承的斷絕,導致佛門一直沒有再卷土重來的機會。
后世,整個九州幾乎都被自然主義這和道門占據,在上古遺跡中崛起的新佛門有幾個也發展出一定規模,但是已經無法撼動當前的勢力格局。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佛門的光輝曾經照耀一個時代,現在人們在研究功法經文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代入以前佛門的思想。
所以經文不再是佛門的專屬,一切不屬于道門主義的功法都可以稱作經文。
而圣經,便是功法經文的最高榮譽。
紀銘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腦海中居然存在著一篇完整的圣經級別的功法而不自知?
這篇功法是什么時候進入自己腦海中的?
就連系統也沒有給出答案,系統都無法探尋的東西,難道說自己真的是上天選中的天命之子嗎?
紀銘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圣經神功,這種東西存在便代表著成神,因為這本來就是給神準備的,其中全是神道的理解。
而九州,已經一萬年沒有出過新神了,所以“云”才會在書中提到,圣經神功本不應該存在于當下。
《破天經》是這部經文的名字。
紀銘念頭一轉到這個方向,渾身上下每一處地方都產生了反應。
溫熱的感覺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升起,紀銘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溫泉之中,渾身的毛孔都張開,尤其是小腹處和左臂的地方。
感覺尤其強烈。
這種感覺直到兩處靈路全部被塞滿后才慢慢退去。
而當自己退出這種深度修煉狀態后,四周的靈力失去了吸引的來源,又過多地聚集在一起,理所當然的發生了一點小小的動靜。
紀銘看著屋子里的一片狼藉,害怕靈力波動傷害到了村民,趕緊出去看看情況,然后就看到幾十個眼神肅穆,氣場強大的人站在外面,正一臉戒備的看著自己。
紀銘一臉懵逼的看著眼前的景象,心想這是發生了什么,村子里怎么會聚集這么多修士?
直到陳道明繞過眾人走到紀銘跟前才反應過來,東海城來人了。
陳道明猜到剛才的動靜是紀銘造成的,因為今日一早東海城便派了整整兩隊巡查隊三十個靈海境修士,已經全面散開到附近勘察情況,進入東山采集證據,霜之谷一事惹得東山那位北王很不快活,必定要因此生事。
隨行而來的兩位官員有一位已經進山和北王接洽了,剩下一位就是剛才站在陳道明旁邊的年輕人,此次的巡查隊長,趙方正。
年紀輕輕便已達到靈海境巔峰,在巡查隊中職位不低。
整個青池村一早便被巡查隊翻了個遍,動靜很大,卻沒有將房間內的紀銘驚醒,陳道明就意識到有點問題,不過也沒有輕舉妄動。
他還需要配合來的官員陳述事情經過,這次鬧出的動靜不小,回去后又是一大堆麻煩事。
見到紀銘出來,陳道明終于找到擺脫趙方正的機會,來到紀銘旁邊。
陳道明身上那件金色靈甲已經換掉,穿上了東海城官員的統一服飾。
剛一接近紀銘,陳道明立馬就感受到了紀銘的不同,紀銘剛剛完成一輪深度冥想,又突破了一個大境界。
氣息還有些不穩,以陳道明的實力,很敏感的感受到了此時紀銘的氣息和昨夜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恭喜紀小公子實力突破,當真是前途無量啊。”
陳道明恭喜了一句。
紀銘冷不丁被這么一夸,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沒做什么。
微笑著回道:“不敢不敢,晚輩只是不小心有所感悟,深度冥想僥幸突破境界,是在不值一提。”
對方是東海城的大官,為了避免和對方有過多地聯系,紀銘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希望對方不要過于關注自己。
沒想到陳道明聽了紀銘的話露出一臉便秘的表情,不知道自己說的有什么不對。
本來就是不小心的嘛,誰知道第一次冥想吐納便會造成這樣的動靜。
而剛剛那種奇妙的感受,紀銘感覺體內的靈紋又開始蠢蠢欲動,似乎只要自己心一靜,就能夠立馬回到那種狀態。
深度冥想?難道不是心神合一在稍微努努力就能做到的嗎?
陳道明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他本身天賦只能算中上,將近一百歲才突破靈云境,和眼前的年輕人比,實在是有些傷人。
連冰月本來心里還擔心屋子里的紀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看到紀銘完好無損的走出來,當下直接丟下還在叫著屁股疼的爹爹,一路小跑著到了紀銘跟前。
急切的問道:“紀公子可有大礙,剛才屋內……”
紀銘連忙解釋道:“沒事沒事,只是清晨修煉不小心進入了深度冥想狀態,加上境界突破,一時之間沒有控制好周圍的靈力,所以為大家造成了不便。”
紀銘這次聲音比較大,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到了,也就放下了戒備。
霜之谷的調查已經結束,根據谷內殘留的圖案,初步斷定和近期在中州鬧得沸沸揚揚的異血教有關,畢竟這種邪教行徑不是很常見。
巡查隊的人還在收尾,為受到損失的農戶家庭發放補償,這些人雖然居住在偏遠山區,但是都是在東海城有過登記的。
青池村的氛圍突然變得有些緊張,不知是不是聚集了太多的修士緣故,就連周圍的靈力都明顯感覺到不太活躍。
紀銘作為重要人物,難免接受繁瑣且麻煩的盤問,不過好在連冰月和陳道明一直在幫助紀銘遮掩一些東西。
巡查隊長趙方正狐疑的看了一眼紀銘英俊的臉,有些酸的轉過身去忙別的事情。
連冰月一直跟在紀銘身后,也不上前說話,也不和紀銘并排,甚至于不理會爹爹的呼喚。
所以一些對紀銘好奇的人攝于大小姐冷酷的氣場也沒敢上前來搭話。
但總是止不住對紀銘的好奇,紀銘的身上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讓他們生不起任何的反感,就算他們平日里只能仰慕的冰山大小姐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在紀銘身后。
不僅僅是因為紀銘出色的外表。
而不知不覺成為眾人目光中心的紀銘卻絲毫沒有察覺,而是自顧自的遠離這些人,去往村頭去找小翠和孩子們。
他就要離開了,而孩子肯定不能帶在身上的,他準備拜托小翠撫養這孩子,畢竟孩子是自己撿回來的,他要對他負責。
村民們為了配合巡查隊的工作,全部都聚集在村頭的廣場上,紀銘一眼就看到了抱著孩子的小翠。
快步走過去,向小翠說明了自己的意思,小翠想也沒想直接答應了,雖然他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通過哪些巡查隊員的聊天,他們也知道,紀公子這次出了很大的力。
可以說是他們全村的恩人,不要說是幫忙撫養一個半大孩子了,就算讓他們當牛做馬也愿意。
見小翠十分愿意撫養這孩子,紀銘也很高興,雖然只在這里停留了短短幾天,但是這些人是紀銘最先接觸到的同類。
村民們這幾天對自己的熱情款待紀銘一點也沒忘,但是自己卻沒有為他們做些什么。
紀銘在手環內翻了半天,看到幾塊金閃閃的礦石,認定是黃金,便挑了一塊最大的送給小翠。
小翠哪里見過這么大塊的黃金,連忙擺手說不要,旁邊的老村長也站出來說道他們無功不受祿,這么貴重的東西他們萬萬承受不起。
作為九州大陸的常用貨幣鑄造來源,黃金的價格算是比較貴的,是最高檔次的貨幣。
推來搡去,紀銘也有些煩躁,索性收回去,又在手環內翻了半天,最后拿出兩顆半個手掌大的夜明珠出來。
他記得他撿回來的孩子特別喜歡這個東西,反正他手環里還有很多,這夜明珠也不算珍貴,便當做留給孩子的玩具了。
這些村民又怎么識得這等寶物,便當做普通的珍珠收下了,畢竟紀銘說是留給孩子的,也就接受了。
安排好了一切,紀銘正準備離開,一只小手拉住紀銘的袖口,是這孩子。
這孩子原本一只手拿著一顆夜明珠,玩的正開心,見紀銘轉身要離開,竟然直接丟下了心愛的玩具,拉住了紀銘的衣角。
小翠見孩子如此不舍紀銘的離開,也有些傷心,這孩子雖然是紀銘撿回來的,但是對紀銘卻是非常喜愛,只要見到紀銘就一直嚷嚷著要他抱。
便對著紀銘說道:“我看這孩子與紀公子有緣分,不如紀公子為這孩子留下一個名字,這孩子一看就很有靈氣,將來不可能一直留在村里,我準備等他們倆大了一些就把他們送到前面鎮子里讀書,紀公子若是能夠為孩子留下自己的姓氏,這孩子就不算是山民了,以后也能到城里找個生機。”
說著,眼淚一顆一顆的滴落下來,他們這些沒有姓氏的人,又沒有錢去城里買姓,注定一輩子只能窩在山溝子里,此刻眼前就有一個機會,小翠想著紀公子念著這一點情誼,將他們冠以紀姓,將來也有出頭之日。
這種情況也不少見,這些被他人授予姓氏的人最后都會依附入那個姓氏的家族,或者成為家仆,有出息的發展為旁系。
紀銘一聽覺得也沒什么不可以的,想了想,說道:“既然是在路邊撿回來的,那么就叫紀路吧。”
說完,紀銘從手環里找出一塊方形的玉佩,拔出焰光劍,控制著在上面刻下一個歪歪扭扭的路字,算是自己留給小紀路的信物了。
雖然知道他們可能以后都不會再相見,但是他覺得和這個孩子實在有緣。
回去后向著連冰月說了一下這個事,連冰月豪爽的說道一切包在她身上,這種事情辦起來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