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降大任
- 劍仙之我沒有本命飛劍
- 知秋老道
- 2131字
- 2020-07-13 19:38:00
在白霧山上忙活了一陣后,吳言真的憋不住了,這半年來,他幾乎天天在這山里度過,除了出去上交任務和找大師兄領資源,便是哐哐砍樹。
合計了一波砍樹進程,他決定出山,找個熱鬧地方沾沾人氣。
而馭劍宗吳言能接觸到的,最熱鬧的地方,無疑非它莫屬。
在馭劍宗的地盤里有一座酒樓叫做迎仙閣,圍繞著迎仙閣橫開豎展的還有數不勝數的小攤位,大店鋪,總得來說,這邊可以比擬俗世一座城池的景象。
今天迎仙閣里有場大盛會,里里外外忙活個不停,手腳麻利的小二們進進出出,手里端著瓜果蔬菜,烹肉蒸魚。整棟樓里彌漫著鮮香,令人聞上一口,都奮奮食欲大開。
手頭的活多了,小二們卻絲毫沒有抱怨,相反地,他們服務得更加盡心盡力,笑容也萬分真切,因為宗里風頭正盛的內門弟子【李聞】,李第一來了。
他要在迎仙閣召開一場悟道會,希望各弟子踴躍參加的同時,他也放言,若有說的好的,自己欣賞的弟子,可獲得他平日所寫的一本【劍道經驗】;里面記載的一些他對劍道的感悟。以及他早年在外游歷時所獲的一枚【培元丹】;培元丹所蘊含的丹力,可使煉氣三層及以下的人直接提升一層修為。
李聞何等人物,他十五歲被馭劍宗長老收入門下,二十歲便已煉氣十層,不日即將突破筑基,成為大佬。他的劍道經驗,想來是人人渴求。
此時迎仙閣不光有經過的路人弟子,也有慕名前來的李聞的粉絲。迎仙閣一時人滿為患,賓客如流水般涌進,坐下點了幾個菜細細吃起,不愿錯過李聞所召開的悟道會。
“真是李第一啊,你看,他就站在頂樓上,倚著憑欄呢。”
“嘶!白衣勝雪,劍眉入鬢,目似點漆!好一個絕世劍客。”
迎仙閣一層,一個食客發現了李聞,驚喜地指著頂樓的男子,邊上一個老頭,順指看去,當下瞪大眼睛,一臉嘆為觀止旋即又搖搖頭。
“哎,老頭,你為何搖頭?”
食客眉頭一皺,神情不解地向老頭問道。
“李聞有劍仙之姿,不過觀其氣息紊亂,神情低迷,恐其已有心魔,若不早除,李聞便到此為止了。”
老頭咂巴咂巴嘴,一副可惜的樣子。
“好你個老頭,滿嘴胡言,還我酒來!”
食客勃然大怒,奪過老頭手中碗酒,倒扣桌上,一時間酒水四濺,桌子上狼狽不堪。
老頭低頭看了眼胸前的酒漬,嘆了口老氣。
“李達,十年了,貧道對你兄弟二人的身世也算略知一二,你明知唯有放下仇恨,你才能心念通達,突破筑基,也只有突破了筑基,你才有能力為你爹娘報仇吧?”
食客(李達)當即變得沉默不語,垂首攥拳良久,方才頓句頓言說:“殺母弒父,滅族之恨,放下談何容易!”
那自稱貧道的老頭捋了捋胡須:“你哥也是迷茫了,才召開悟道會,希望聽一聽大家的言論開解自己,他倒是聰明!至少比你聰明!明明身為內門弟子,卻不懂得好好利用手中的資源,非要泯于眾人,還美曰其名:體驗人間疾苦。”
李達看了老頭一眼,眸底心思流轉,老頭無非想勸他放下仇恨,自己又不是沒試過,每每盤坐靜心,一閉上眼睛,便會有無數栩栩如生的李家亡魂朝自己撲來,一邊叫著報仇,報仇,一邊纏著自己。
而母親和父親,倆人佇立遠方,看著自己,面容慈祥地看著自己。
自己如何能放得下!李家滅族之恨?!
倆人各抱心思,不多言語,靜待悟道會的開始。
……
話說吳言從云霧山上出來,一路向西步行,抬頭仰望,陸陸續續地有流光劃開云層,射向同一個地方,吳言帶著羨慕、盼望、渴望的眼神死死盯著流光。
他知道那是一把把不同的飛劍,每一把飛劍上站有一個修士。
若是自己得天眷顧,或許也能是其中的一員,哪里用得著像現在這般,走在地面上前行,身體上累就不說了,這趕路所需的時間,就天差地別。
自云霧山向西,步行一個時辰,可抵達迎仙閣。
而馭使飛劍,或許只需一盞茶的功夫。
吳言咬咬牙,挽起袖子展開身形奔跑了起來,時間是珍貴的,這個道理在凡人身上都適用,更何況修士呢!
此行的目的,購置一套飛劍材料。
最后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若是自己當真與飛劍無緣,寧可跳崖自盡,也休想讓自己給胡平磕頭認罪!”
帶著決然的氣勢與憋著氣的情緒,吳言吭哧吭哧地跑著。
……
論道大會開始已有一個時辰,已有許多人陸陸續續地上臺演講,可頂樓上的李聞不管不顧,只是往那一靠,眾人知道,是大家講的還不夠襯他心意。
“還有誰想上臺講講,一個背道之人該如何自處?”
背道之人,既是天不眷顧之人,無法正面直視天道,因為會被天道厭惡,從而災厄加身,滔禍不絕。
迎仙閣里,掌柜的親自上臺做起了主持人,張羅著大家上臺,不讓場子冷下來。要知道這短短一個時辰,他酒樓的進賬比上個整月還多。
“哼,都是些老生常談,什么吾輩修心,放下一切雜念。什么天予或取,來去由天。都是些屁話!”
場中突然有個囂張的人聲在講話,眾人引目投去。
發現閣中西南角幾個雜役弟子眾星拱月著一位面容陰冷,氣質森嚴的男子。
“是他?胡平?雜役執事的二弟子。”
“是了,我也聽聞過此人名聲,把弄權術,有滔天之心。”
“不知道他有何話講,剛才諸位師兄弟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的確深悟道理,無有錯漏。有些甚至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令在下茅塞頓開,這一趟沒白來啊。”
眾人目光加于一處,甚至有了重量,胡平身邊的弟子紛紛漲紅了臉,好似承受不住的樣子,而胡平負手,根本不受影響,好似砥柱排開巨浪,只身向前,目光異常清冷地走上臺前:
“昔日前輩皆言,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在下卻有不同的看法。”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頂樓上的李聞也詫異地轉過頭看向他。其眸子里帶著一絲期待,帶著一許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