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資質武者用這內息游竅法門能夠堅持到內息十八次往返就已經是謝天謝地,大功告成了,只因為那內息突破內力時有三關。
第一關就是內息醺醺然給人舒適感后,讓武者不知不覺內放緩了行功運氣,這樣一來內息自然聚攏不了足夠的熱力。
通常這一關在一兩次往返穴竅后就會出現征兆,只有憑毅力或者多次積累經驗才能過去。
第二關通常在十幾次往返穴竅以后,一身內息在不如春日朝陽給人松懈感,聚攏的熱力已經開始滾燙,每過一個穴竅就加熱一次,這些穴竅遍布全身,此時不停止修煉,就會讓武者體內有焚燒之感,武者需要更強的毅力去應對一次次增強的灼熱感。
撐到十八次往返穴竅,就算這一關過了,內息就可以當作生出內力的種子。
當然按照養正篇記載有的人天賦根骨好,十七次十六次往返后的內息也能夠生出內力,但絕大多數人只有到了十八次往返之后才有足夠強絕的內息,所以保險起見修行養正篇的武者普遍最低運行十八次。
第三關就是十八次往返之后了,此時武者的感知漸漸會感受不到體內的內息流動,在他們的內觀里只能感覺體內像烘爐一樣,開始內息是一道火流,到最后全身上下都如著火一般,哪還能分的清內息運行到哪,如果內息不能歸位丹田修養,那么這次的化息為力也算是失敗了。
只有感知強大,又十分熟悉自身內息運行速度,路線的武者才能撐下去。
那為什么會有武者強自硬撐著要去運轉十八次往返后的內息呢?
因為內息越是往返次數多,在丹田結出的內息種子就會擁有更高的品質,最后生出的內力就會越是精純,這是打基礎的一步,對于武者來說是影響他們日后武道前途的關鍵因素之一。
所以有志向的武者通常十八次往返之后會試試看能否多運轉一次,大不了此次突破失敗,內息散盡,重新修煉。
但也有武者突破失敗后,身體散不盡內息運行的熱力就此活活自己弄死自己的也不少。
這一步如果有名師指導內息運行到哪了,有環境布置熏香凝神,有丹藥輔助降低熱感的話,自然對要突破的武者有幫助,但像孫靖昌這種一沒背景二沒資源的平民武者,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一股子拼搏勁。
當然了內息往返特定穴竅以聚攢熱力,化為內息種子最后生出內力,這是養正篇的法門,并不是所有內功突破內息時都是用如此手段的,稀奇古怪的有很多種,但無一不是要武者有足夠的毅力,強大的感知才能修成。
二十次往返。
孫靖昌露在外的皮膚詭異的呈現一種被火燒熟之后的顏色,頭頂有白煙升起,面色漸漸蒼白下去,但他的呼吸吐納還是十分的穩健。
不知何時溜到他門外的潘思衡感知著門內那個年輕游俠兒的行功練氣,眉毛漸漸皺起。
以他津門大俠的眼力自然看出了孫靖昌是在以游行穴竅之法突破內力,甚至隱隱看出孫靖昌的功法是儒家一類,稍微推測一下就知道是《浩然養正篇》了。
也只可能是養正篇了,畢竟這門功法對于沒有傳承的普通人來說最好獲得。
他清楚練習這類儒家的武道功法,修煉突破時最好在書院文廟等地,這樣會有無形的加持在身。
雖然這種說法一度是江湖上捕風捉影的傳聞,但擁有天時令,深切感受過“天時”對練功影響的他對此是持肯定態度的。
二十二次往返。
孫靖昌漸漸快分不清內息游走到哪步了,他的感知里體內已經成為了熔巖池,內息就是一條火龍在其中穿梭。
渾身發脹發燙,他感覺快要到極限了。
二十三次往返。
內息真的燃燒起來,燒掉了整整一大半的氣息,而且還在飛速減少,這對于孫靖昌的感知來說更加的困難了。
同時他也清楚,他已經到了自己的極限,因為他按照養正篇修出來的內息只夠往返二十二次了,內息開始減少,被熱力消融,這已經不是他的毅力和感知力所能強行控制了。
于是他立馬調動全部心神,駕馭著那條逐漸變小的火龍回到丹田,這中間或許是火龍走穴走習慣了,走嗨了,十分的難以控制。
好似火龍暴虐,他的心神要成為降龍尊者馭龍歸于丹田。
這一步若是行差步錯,那就等于他要重頭再修,若是他身處書院文廟等地,這步其實很容易過去,體內火龍內息會很好控制。
養正篇里沒有明說此點,只是說了養正須在文道所立之所,可得圣賢庇佑。
但他和潘思衡不同,他一直覺得類似的這種話都是放屁,修煉功法哪里不能修,這只是在功法里強調文道經史子集是根本罷了。
所以他現在是在走火的變緣。
這不是他第一次走火。
那晚遇到持幡疫鬼的時候就走火過一次。
那次只是吐了一口血,這次可能會要了他的命。
哪怕養正篇再是中正平和,可現在也是內息難控,因為他把往返穴竅運轉到了極限,走極端者就不能守中道,不能中道中庸,自然失了養正本義。
急急急,一時之間心神與火龍僵持在哪,眼見得丹田就在前方,火龍內息卻執拗不肯歸巢。
門外的潘思衡身形一動,正準備出手救人。
按照這個勢頭來看,游俠兒即使內息燒盡,估計也要五內俱焚,他雖是圖謀游俠的護額,卻也不屑于見死不救而得到,即使偷到手上,他也會給予相應補償,又何況此時呢?
是的,本來潘思衡偷摸溜到這邊是想乘著孫靖昌洗澡時,讓小廝進去把臟衣服全拿出來去洗掉,順手就可以把紅繡護額撈到手上。
可沒想到下來后發現孫靖昌一身泥濘卻也沒有洗澡,相反他竟然不脫衣物就坐到了床上練功!
真真是游俠作風,不拘小節。
這倒也讓潘思衡高看了一眼。
于是乎,潘大俠破門而入,一指點向床上少年內息郁結不得行功之處。
然而!
潘思衡驚訝發現少年額頭的護額有淡淡金光此時冒出,間或有細小如蚊蟻的文字一閃而過。
在孫靖昌的感知里,就好像他心神所化降龍尊者突然之間被披上了一層霞光天衣,震懾住了狂亂火龍,一舉將火龍逼入丹田之中。
潘思衡的手指堪堪停在了少年衣服前。
而那游俠兒此時睜開雙眼正好與潘思衡四目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