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御園“偶遇”,藏拙顯慧
- 盛唐逆焰:冷宮皇子的科技王朝
- 獅心獸
- 3336字
- 2025-06-05 21:56:39
《防疫十策》如同一顆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在朝堂內外激起了滔天巨浪。
李林甫被皇帝欽點為“防疫總使”,手握重權,協調各部,以雷霆手段推行十策。
封水源、清穢物、設癘遷所、嚴查流言…一條條看似嚴苛甚至“不近人情”的措施被強行推行下去。
起初,阻力巨大。
習慣了臟亂差環境的百姓怨聲載道,被斷了財路的奸商地痞暗中使絆,一些官員也陽奉陰違。
但隨著永興坊被封死、第一批被隔離者得到有效救治、城內穢物被大規模清理、水源得到控制…更關鍵的是,每日新增的病患和死亡人數,竟然真的開始肉眼可見地下降。
恐慌漸漸被壓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后余生的慶幸和對朝廷“雷霆手段”的敬畏。
街頭巷尾,百姓們議論紛紛:
“嘿!聽說了嗎?永興坊那邊,死人少多了!”
“可不是!官府這次是真下狠手了!封水井!清茅坑!還抓了好幾個往河里倒糞的!”
“那癘遷所里,聽說真有太醫守著,還給發藥!雖然苦,總比等死強!”
“多虧了圣人英明!還有那位獻上神策的‘世外高人’?。≌媸蔷瓤嗑入y的活神仙!”
“對對對!高人!肯定是哪位不愿露面的老神仙!天佑大唐啊!”
“世外高人”的名號,連同那神乎其神的《防疫十策》,在長安城迅速傳開,越傳越神,甚至有人開始在家中供奉起了無名牌位。
而在皇宮深處,冷宮偏殿的待遇,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份例不僅按時足量,偶爾還會多出幾樣時令水果或精細點心。
內侍監派來送東西的小太監,態度也恭敬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鼻孔朝天。
更明顯的是,冷宮外圍巡邏的禁衛明顯增加了班次和人數,雖然依舊保持著距離,但那警惕的目光,更像是在“看守”著什么重要的東西,而非僅僅監視一個廢物皇子。
這一切細微的變化,都落在了李琰眼中。
他知道,那封策論起作用了。
皇帝雖然將功勞歸于“世外高人”,但對冷宮、對他這個九皇子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轉變——從徹底的遺忘,變成了一種帶著好奇和審視的“關注”。
就像在打量一件突然有了點意思的舊物。
時機,差不多了。
“福伯?!边@天午后,李琰放下手中一本殘缺的《孟子》,目光平靜地看向正在小心翼翼擦拭省力打水裝置的老太監。
“老奴在!”福伯連忙放下布,恭敬應道。
“你之前說,父皇近來…常去御花園西苑的‘澄心亭’觀魚、賞菊?”李琰的聲音很隨意。
“是…是啊殿下!”福伯不明所以,還是老實回答,“聽送花木的小太監說,圣人最近心情不錯,尤其喜歡午后去澄心亭那邊喂錦鯉,看那幾盆新進貢的‘金背大紅’菊花…”
“嗯?!崩铉c點頭,走到窗邊,望向御花園的方向,眼神深邃,“今天午后,天氣不錯?!?
福伯一愣,看看外面陰沉沉的天空,哪里不錯了?
但他不敢多問。
李琰不再說話,轉身走到墻角一個不起眼的破瓦罐旁。
罐子里裝著半罐渾濁的泥水,那是他前幾天讓趙虎從御花園池塘邊挖來的。
泥水中,浸泡著幾根長短不一、內壁沾著些滑膩青苔的粗竹筒。
他拿起一根,用一塊鋒利的碎瓦片,極其仔細地刮掉竹筒內壁的毛刺和凸起,又用一根細長的草莖反復通著竹節。
動作專注而耐心。
福伯看得一頭霧水。
殿下這是在…玩竹筒?
御花園,澄心亭。
秋意漸濃,幾盆碩大的“金背大紅”菊花在亭邊怒放,金黃色的花瓣邊緣鑲著一圈艷紅,在略顯陰沉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奪目。
亭下碧波蕩漾,色彩斑斕的錦鯉簇擁在水面,等待著投喂。
玄宗皇帝李隆基身著常服,斜倚在鋪著軟墊的欄桿旁,手里捻著幾顆魚食,隨意地拋灑下去,引得錦鯉爭相躍起,水花四濺。
高力士垂手侍立在不遠處,眼觀鼻,鼻觀心。
亭外侍立著幾個屏息凝神的小太監和宮女。
氣氛閑適,卻透著帝王的威儀。
李隆基的心情確實不錯。
瘟疫被初步控制,《防疫十策》成效斐然,朝野稱頌他“圣明燭照”、“感天動地”,連帶著對那位“世外高人”的尋訪也成了他閑暇時的趣事。
他一邊喂魚,一邊隨口問高力士:“力士啊,你說那位獻上神策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為何不愿露面呢?”
高力士微微躬身,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和一絲神秘:“回皇上,老奴愚見,此等高人,或隱于山林,或藏于市井,神龍見首不見尾。其心系蒼生,獻上良策便飄然而去,不慕名利,此乃真正的高士風范?;蛟S…真與那長樂宮‘異象’有所感應,也未可知。”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冷宮,既回答了問題,又隱晦地加深了皇帝對那片“神秘之地”的印象。
李隆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正要再說什么。
忽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見澄心亭斜對面,靠近一片半枯荷塘的偏僻小徑上,出現了一個極其單薄的身影。
那是一個穿著洗得發白、打有補丁舊衣的少年。
身形瘦弱,臉色在陰沉的天空下顯得格外蒼白。
他正蹲在荷塘邊,背對著亭子方向,似乎在專注地看著什么,手里還拿著一根長長的、像是竹筒的東西,對著水面比比劃劃。
那身影,與這金碧輝煌、花團錦簇的御花園格格不入,如同誤入仙境的塵埃。
“嗯?”李隆基眉頭微蹙,喂魚的動作停了下來,“那是何人?怎么跑到這里來了?”御花園西苑雖非絕對禁地,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隨意進來的,尤其是這等衣著寒酸之人。
高力士順著皇帝的目光望去,心中了然,臉上卻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驚訝”和“不確定”,低聲道:“大家…看那身形衣著…似乎是…長樂宮那位九殿下?”
“琰兒?”李隆基一愣,腦海中瞬間閃過那個模糊的、被太醫判了“死刑”的懦弱兒子形象。
他怎么會在這里?
還拿著根竹筒?
就在這時,亭外侍立的一個小太監,似乎是五皇子李瑤安插的眼線,認出了李琰。
他臉上立刻浮現出毫不掩飾的鄙夷和一絲幸災樂禍,尖著嗓子,用不大不小、剛好能讓亭內人聽到的聲音“提醒”道:“哎喲!那不是冷宮那位廢物…咳咳,九殿下嗎?他怎么跑這兒來了?還拿著根破竹竿?該不會是餓瘋了,想撈御花園的魚吃吧?真是…丟人現眼!”他的話引起旁邊幾個太監宮女一陣壓抑的嗤笑。
高力士眉頭微不可察地一皺,卻沒立刻呵斥。
李隆基的臉色也沉了下來。
廢物?
撈魚?
這奴才的話雖然刻薄,但也勾起了他對李琰那“木訥愚鈍”、“難登大雅之堂”的固有印象。
一股不悅涌上心頭。
然而,就在那小太監話音剛落的瞬間!
荷塘邊的李琰,似乎終于調整好了手中的長竹筒。
他小心翼翼地將竹筒較長的一端,慢慢伸入了渾濁的荷塘水面之下!
然后,他深吸一口氣,用嘴含住了竹筒較短的一端,用力一吸!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澄心亭內外的所有人,包括見多識廣的高力士和九五至尊的李隆基,瞬間瞪大了眼睛,露出了難以置信的驚愕表情!
只見一股渾濁的塘水,竟然如同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操控著,違背常理地順著那根傾斜的竹筒,逆流而上!
水流速度不快,卻異常穩定、清晰地沿著竹筒內壁向上攀升!
越過李琰的頭部高度,然后…然后竟然從竹筒較短的那一端,被他“吸”入口中?!
噗!
李琰似乎被嗆了一下,猛地吐出口中的渾水,劇烈地咳嗽起來,瘦弱的肩膀隨之抖動,顯得狼狽不堪。
但此刻,沒人再關注他的狼狽!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釘在那根神奇的竹筒上!
釘在那股逆流而上的水流上!
“天…天爺??!那水…那水怎么往上流了?!”剛才還出言嘲諷的小太監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失聲驚叫。
“妖…妖法?!”另一個宮女嚇得捂住了嘴。
“吸…吸上來了?!這…這怎么可能?!”連高力士都忍不住低聲驚呼,臉上充滿了極度的震驚!
饒是他侍奉皇帝數十年,見慣奇珍異寶,也從未見過如此違背常理之事!
李隆基更是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魚食灑了一地都渾然不覺。
他死死盯著荷塘邊那個劇烈咳嗽的瘦弱身影,和他手中那根看似普通的竹筒。
眼神里充滿了驚疑、震撼,以及一種被強烈勾起的好奇心。
廢物?
撈魚?
眼前這一幕,分明是…是某種他無法理解的…奇技?!
難道…
一個荒誕卻又無比誘人的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李隆基的腦?!y道這個被所有人視為廢物的兒子…和那位神秘的“世外高人”…有什么關聯?!
“高力士!”李隆基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迫和威嚴,“去!把琰兒…叫過來!朕要問話!”他刻意用了“琰兒”這個稱呼,而非冰冷的“九皇子”。
“喏!”高力士壓下心中的驚濤駭浪,連忙躬身應道,快步走下亭子,朝著荷塘邊那個還在咳嗽的單薄身影走去。
他心中翻江倒海:九殿下…你究竟是真愚鈍…還是在藏拙?!
這手“吸水”的奇技…是巧合?還是…
亭外,剛才出言不遜的小太監,此刻臉色煞白,渾身篩糠般抖了起來。
他意識到,自己可能…踢到鐵板了!
澄心亭內,李隆基重新坐回軟墊,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欄桿,目光灼灼地盯著那個被高力士“請”過來的身影。
那根能令水倒流的竹筒,像一個巨大的謎團,牢牢吸引了他這位“盛世天子”的全部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