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批評嗎(一)——小孩子的個性也是個問題
媽媽一如既往沒有表情地給我換內(nèi)褲,然后又把我放進木柵欄里。“關(guān)于能不能訓斥孩子的問題呀……”
爸爸的話被打斷了,門口有人敲門,是鄉(xiāng)下的阿姨,她是來給我家送西紅柿的。
“阿姨,您來得太是時候了,我正想問問您呢。”“你要問什么呢?我就知道種田呀?!?/p>
“阿姨,您家有好幾個孩子,是吧。”“有5個呢,最小的和你家寶寶差不多,最大的已經(jīng)是高中生了,每天都吵死了?!?/p>
“阿姨,您訓斥孩子嗎?”
“當然訓斥了,你好好說他,他不聽呀,每天都訓他們?!?/p>
“您訓他們了,他們就聽話了嗎?”
“什么樣的孩子都有,有的孩子你稍微一說就聽話,有的孩子你怎么訓斥都當做沒聽見,小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樣的。”
“你怎么訓他都不聽話的時候,怎么辦?”
“那太生氣了,就動手打了,比啰啰嗦嗦管用得快多了,這招兒在孩子小的時候還行,但也有失敗的時候,我們家上二年級的孩子在學校里打同學,被老師轟出來了。孩子他爸也不聽孩子說明原因動手就打,可靜下來一想,就是因為在家不聽話總打這孩子,他才在學校模仿著打周圍的同學呢……哎呀,我說了這么多了,我還得給旁邊的人家送菜呢?!?/p>
種田的阿姨說完,留下了一堆西紅柿就走了。
“咱家的寶寶也是屬于光訓斥不起作用的那一類嗎?”
爸爸沒有回應媽媽的話。批評了訓斥了沒有任何作用的問題,爸爸和媽媽為了這個沒有任何作用的事兒操著心。作為爸爸,他一定不會這么簡單地接受這個宿命的。
最近呢,我越來越活躍了,我在家搗亂的事兒也越來越多了。而爸爸媽媽在為“批評與不批評”猶豫著。猶豫就說明還是可以讓步的,但是可以讓步到什么程度呢?我嘗試著一邊觀察他們的臉色,一邊干壞事兒來判斷他們可以容忍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