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江南子弟多才俊

  • 金陵雪
  • 墨涼人猶憶
  • 2385字
  • 2020-04-08 10:35:38

金陵城里,一處人家的府上,一位書生伏在書案前寫著什么。

一位身著錦衣的婦人走進了房間,將打包好的行囊放在桌上,看著正在給紅顏寫信的兒子,眼里泛出點點淚光。

這書生名叫王譽,剛過弱冠,平日里讀書之暇也曾習些劍術。

轉身看到眼含淚光的母親,王譽放好筆,扶助母親的肩膀。

“娘,莫要擔心,有著江南侯和小侯爺在,江南不會出事的。”

“那姑蘇城外有著十數萬大軍,聽說近幾日還會有一二十萬軍隊趕來,你要我如何不擔心你!”說罷,那婦人終是難忍淚水,兩行清淚自眼眶中流出。

“娘可知那還未及孩兒年長小侯爺,已然在耶郎草原上一劍破千騎,一人獨戰血狼軍?”

“那又如何,光靠他一人如何能敵數十萬大軍?”

“我聽街坊說,小侯爺在那姑蘇城樓上說過一句話,波契人若是想進姑蘇城,須得從他李太白的尸體上踏過去。”

“連一個未及弱冠的王侯子弟都是不懼戰死,為國為家而戰。我等若是不愿保衛家國,那從前讀的圣賢書豈非白費?”

說罷,回到案臺前。將書信封好,交給母親。

“若孩兒一去不歸,還請母親將此信轉交給那陳家小姐。”說罷,背上行囊,拎起案臺上的劍,走出了家門。

走出十數步,回頭看向門口,只見父母和自家姐姐都是站在門檻內望著他。

咬了咬牙,他在街上對著自家門前跪下,重重地磕了三個頭。

轉身而去,抬臉看向空中,讓淚水不至于流出眼眶。

走到街角,只見那陳家小姐正站在那里等他。陳家小姐一身藕色衣衫,蕭瑟的秋風吹亂了她的發絲。

王譽嘴角翹起,用手替那女子縷了縷頭發。

“我走了。”

“我等你。”

沒有什么別的話,這位江南青年平日里吟詩作賦的才氣好似憑空消散了一般。

我走了,我是否還會回來?我又能否回來?

我等你,不論你何時回來,我都等你。

這就是年少的歡喜。

毗鄰江南侯府的一處宅院中,一位錦衣華服的公子正奮力掙脫母親和丫鬟的阻攔。

一位年近半百的男子剛一踏進院子,那青年便是喊了起來:“爹,你跟娘說說,就讓我跟大哥一起帶著府兵去姑蘇吧。”

“混賬東西,未及弱冠便想遠游,那戰場豈是兒戲?侯爺說了,任何年齡不滿者皆是不得參軍!”

這中年男子是金陵城的知府吳克,大兒子吳艾年近而立,小兒子吳信便是眼前這位因不被允許參軍而悶悶不樂的小少爺了。

“憑什么那李太白未及弱冠便可領兵,我卻不行。”嘴里嘟囔著。

“混賬東西。”聽了兒子的話,吳克氣得一腳將那小少爺踹翻了過去。、

“小侯爺在耶郎一劍破千騎,是為了保家衛國,不是為了出風頭!人家十九便可重傷圣體境強者,輪得到你來說人家夠不夠資格?”

說罷,又是要一腳踹出。

走到后院的吳艾見狀趕忙拉住父親,“父親息怒,二弟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想為國守土罷了,父親還請息怒。”

吳克一臉怒容,但終究是沒再對吳信動手,對著吳艾問道:“都準備好了?”

吳艾抱拳道:“都準備好了,即刻便可啟程。”

“走吧,路上加緊點。”吳克揮了揮手,示意吳艾可以出發了。

“哥,路上小心,上戰場也小心啊。”吳信對著走到門口的哥哥喊著。

吳信的腳步頓了頓,但終究是沒再回頭。只是出了府邸騎上馬時,周圍的府兵看見這位大少爺緊咬著牙關,臉上有著兩道清淚。

“老爺,此番,當真是要死戰嗎?”知府夫人看著遠行而去的大兒子,兩只手緊緊地抓著吳克的袖袍。

“老侯爺連自家兒子的性命都愿意仍進去,我將我兒子扔進去又有何妨?”

甩開夫人的手,這名年近半百的男子氣呼呼地走進了后院的廂房。

這世上沒有誰想死。也沒有誰想讓自己的兒子去死。

李太白不想死,李煜也不想李太白死。

但這世上有些東西,有的人愿意為之而死,愿意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去守護。

“爹,娘,俺走咧。”一位身穿布衣,帶著把劣質鋼刀的男人向著父母辭別。他在笑,笑得很開心,就像京城里的王大牛去參軍時對著父母笑得那樣。

金陵城的一座劍館內,館主看著身前數十名徒弟,朗聲說道:“年過弱冠者向前一步!”

數十人中除了幾名孩童皆是向前跨出一步。

“愿為江南死者向前一步!”

所有人,包括那些孩童,皆是向前跨出一步。

白發館主視線掃過身前這些年輕人的面龐,將兩名年輕人向后推去。

“你們修為不夠,不要去戰場。”

“師傅!”兩名年輕人皆是有些不服,但是被師傅抬手制止。

館長對自己的每一位弟子的年齡修為都有著清楚的認知,被他推出去的兩名年輕人并非是修為不夠,只是太年輕了些。

“江南須得留些年輕的火種,死一個李太白已經是足夠了。”館主看著那兩名年輕人說道。

兩人有些不甘,但終究是面帶失望地退下了。

師命不可違,這是每個進劍館習劍的弟子最先背下的條規。

“沐劍堂弟子,拔劍!”老人一聲令下,整齊的劍鳴聲響徹劍館。

“我沐劍堂三十五人,對劍起誓,愿于姑蘇城外為保衛江南死戰到底!”老人振聾發聵的聲音響徹每一位弟子的腦海。

“弟子,愿隨師傅死戰!”三十四名弟子的聲音整齊嘹亮。

老人看了看這些徒弟們,笑得很欣慰。今日后,他沐劍堂便是多了三十四名劍客。

帶著徒弟們出來時,又看見了其他一些劍館館主帶的隊伍。

江南侯府以劍聞名于世,江南郡內的劍館也是天下最多的。

即便是平日里有些沖突的劍館此時也會相互行一禮,這是劍客間的尊重和禮數,因為他們不日起就將披上同一種戰甲,為同一片土地而戰。

姑蘇城里的富商們也開始捐米捐糧,有些平日里為了一貫銅錢要跟人費半天唇舌的老財主,此時卻是一車車的好酒好肉往軍中送。

有些富商更是一箱箱的金銀往軍中送,虧得李煜從不曾克扣江南私兵的餉銀,否則這些士兵乍看見這么多金銀怕是要直接下手去搶。

士子們日夜作出檄文歌頌江南侯父子和守城的軍士,李太白在耶郎的戰事也被傳得神乎其神,從一劍破千騎直接成了一劍斬滅數萬大軍。

無數修習些拳腳的江南士子們皆是投筆從戎,每日募兵處的人手都是不夠。

有些人說,江南人的傲骨已然被煙雨打磨得軟了;還有些人說,詩文里浸著的江南人只會些嘴皮功夫。

現在看來,此種言論皆是有失偏頗。

君不見李太白于草原之上,一人敵萬人;君不見王譽之流投筆從戎,不畏生死;君不見滿城金陵劍客負劍東行,為國而戰。

江南子弟多才俊,可于小橋流水之上吟詩,亦可于萬軍叢中死戰不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伽师县| 淄博市| 滨州市| 徐汇区| 绥阳县| 新密市| 博野县| 乌兰浩特市| 徐汇区| 定陶县| 沂水县| 姚安县| 朝阳县| 咸丰县| 铁岭市| 桃江县| 东方市| 江津市| 贺兰县| 安化县| 侯马市| 清丰县| 石林| 西乌珠穆沁旗| 咸丰县| 兴宁市| 通州区| 万荣县| 德安县| 鄢陵县| 沂水县| 巴林右旗| 华宁县| 手游| 乌恰县| 蚌埠市| 土默特左旗| 辽阳市| 若尔盖县|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