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忽忽覺我樣,曖曖猶未眠
- 因為你成長
- 小個禎禎
- 5248字
- 2020-04-25 21:06:32
一晞辭掉工作后,寫字的時間也多了起來。可能是因為心身放空的原因,一晞開始大量寫文這段時間表現得揮灑自如,文風也多變,可俏皮、可安靜、可悠遠、可深沉,她也在各種語境中力求一個合適自己的風格,讓表達得到一個內外統一的基點。
一晞的散文偏向抒情,有些空、調還譜高了,反倒失去了可讀性。于是她嘗試寫小說,小說就需要戲劇張力,但她又不喜歡走極端,這又使得小說情節的波折度不高,更像是一種娓娓道來。她之前的文字都是有感而寫,不輕易下筆,但當她把寫文作為一種方向時,她才知道,自己還在門檻外頭呢。于是,她打算還是先從讀小說開始,她找來了很多小說讀,發些那些經典的傳世之作,可不是隨意按著矛盾高潮的鋪墊而來,它們貫穿著一種宏大的視野、思維和力量,讓人看到是一個比現實活著的人還要真的存在。
在經典面前,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渺小,但又不想屈從于這種渺小,她嘗試著跳脫,但地面的圈子又大又多,她在怎么轉變也還是在別人的圈圈里流竄。一天,她在街上隨意走著,看著人來人往,卻看不穿人背后的故事。突然,只見前面幾米處一位老人突然倒地,四周的人被嚇一跳下意識地遠離,等那些跑開的人看清有老人倒地時,才有兩人年輕人跑了過去,試圖叫醒那個老人。旁邊的人有的呆站著圍觀,顯然被嚇住了,還有的人偷偷地遠離事發地,也有人打電話叫救護車。路過的人有的急忙跑出去查看情況試圖給予幫助,也有路過的人看到有人倒地便趕緊拉著身邊的人匆匆走了,應該還說著“別多管閑事”這樣的話。
事發突然,一晞一開始也沒反應過來,但等看清楚狀況時,她卻沒有跑過去,她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只是心里默默地祈禱這個場面最后能變成一個被宣告‘沒事沒事’的‘意外’。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一晞背后猛沖了過去喊道:
“讓開讓開,我是醫生,讓我看看他。”
眾人聽后迅速為他讓開了一條道,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他,希望奇跡能發生在他身上。
“老人即刻需要心肺復蘇,你們來一個人幫我把他放平。”
這位醫生說后,起先跑過去的那位年輕男子便迅速配合他完成系列操作,直到醫生確認老人重新開始呼吸后,醫生才抱起老人想要送他到醫院,恰好這時救護車也趕到了,老人有了意識。眾人看著老人被送上了救護車,才議論紛紛地相互散開了。一晞見一開始沖過去的那兩位年輕人,輕輕拍了拍褲子上的灰,一言不發的離開了,醫生也是,目送著老人的救護車離開后,才反身回去路邊開車離開。
一晞見證了這一整個過程,為老人捏了把汗的心放了下來,但自己的良心卻被一種力量高高懸掛了起來接受著某種審問,她為自己的這種不作為感到羞愧。
一晞一路想著這件事,她不斷地反思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平時肯施小善,會對受難的人給予同情,但面對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自己卻邁不出那一步呢?她為什么會在沖上去的前一秒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沖過去’這樣的問題,她終于明白一件事:每當事故發生的那一瞬間,仿佛是道德按下的一個暫停鍵,只需那短短幾秒,就可大致衡量出誰是一個怎樣的人。一晞自語道:原來,我是如此懦弱。
一晞對自己有些失望,她體會到人最真實的脆弱和偉大原來是如此簡單明晰,她突然察覺到人來人往中,看似眼花繚亂的背后,故事的核心是那樣單純而有力。她知道小說的故事要怎么寫了,不用去參照經典,不用繞進別人的圈圈里,只需觀照人心,一絲不掛的剖析它,面對它,直視它,并從自己開始。想明白后,她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在街頭乞討,她拿出了身上所有的零錢遞給了那位老者,但她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不過是對良心的一種自我撫慰罷了。
唐啟的事業發展地風生水起,他又重新投入新一部電影的拍攝,他自己邊演戲邊學習,加上大學時候自己積攢起的知識,他對電影的敘述方式有了自己新一番的理解和視角。同時,他也不吝嗇和導演制片人交流自己一些獨到的想法,與他合作的一些導演也很欣賞他這一點,這也使得和他簽約的娛樂公司更愿意在他身上投入。
一晞聽說田甜成功地進入家鄉的一所小學教書,她學的是小學教育,經過近半個月的面試、考核,她就如愿的當上了一名小學教師。在旁人看來,她到大山里教書的選擇似乎不是很明智,但只有她自己明白,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她既然還記得,在自己小時候,多希望能夠像電視里那樣,上幾節有鋼琴的音樂課。在讀大學的時候,她就認真地學習了這項技藝,相信有朝一日還會實現小時候的那個心愿。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她要有教授所有課程的能力,所以,即使是幫其他老師代課,田甜一樣可以教授課程。當然,其他老師大多都有這般能力。田甜性格開朗幽默,所以學生都喜歡的課堂,記得一次田甜跟一晞說過一句話,她說:
“教書這件事,不教的時候不覺得,一旦開始后,是會上癮的。”
一晞雖然不能感同深受,但明白,這是難得又幸福的事情。艾愛應聘的是高中英語老師,所以面對的競爭更大一些,但經過兩個月的考核篩選,她終于應聘上了,在百人中成功突圍,誰又知道這其中多付出的努力呢。
在一次和田甜、一晞的小聚中,艾愛說過這樣的話:
“高中的時候我其實特別討厭老師說這樣一句話:‘下面注意聽了,這是高考的考點’。所以,接下來輪到我站在講臺上,我一定會盡量避免讓自己說這樣的話。”
“哈哈,我到沒有這樣的擔憂,我在給那些小學生講課的時候,是絕不會講這是高考考點的基礎。”
大家聽了都笑了,只聽她接著說道:
“和那些小孩子打交道,其實有時候挺頭疼的。但只要看著教室里坐著那么幾個看著黑板和我眼神發亮的學生,心里都好自豪的。”
“唉,說起來還有點羨慕你,高中學生堆里那種發亮的眼神很少見呢。”艾愛笑著說道。
“沒想到一轉眼你們就已經為人師表了。”一晞說道。
“可不是嘛,自己都沒想到。”艾愛說道。
“你還說呢?你沒去‘北上廣’,難不成要在這山溝溝里挖礦嗎?”田甜笑著說道。
“哈哈哈”田甜說完大家都笑了,一晞說道:
“其實吧,這種飄忽不定的感覺,我才覺得更有意思。”
“呵,要是哪天漂不下去了,記得來找我,我給你申請個學校床位收留你。”田甜說道。
艾愛河一晞聽后都開懷大笑起來。
一晞和朋友們短暫的小聚還是很頻繁的,她依舊在D城一邊兼職一邊寫文字,有時候她很滿足,但有時候也會襲來一種不真實的惆悵讓她突然壓抑,但這種惆悵一旦被成功轉化成文字,壓抑中又會生出幸福感來。
田甜教過三年級語文課本第三章的寓言兩則,又教過了第八章的古詩兩首和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時間也從初夏進入了初冬,再過三周,期末考試后學生們就迎來為期四十天的寒假了。
唐啟參演的那部功夫電影很快被廣電局審批通過,趕在學生寒假開始那會上映。唐啟以前的同學很快看到了宣傳,蘇芳、寧樘、吳隆、石沁、舒靜等人相約一起到電影院支持他的作品,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一晞。一晞從他們口中得知,唐啟很少聯絡他們,他們也都理解,但并沒有像和一晞那樣直接斷絕了聯系。一晞見他們的反映,唐啟似乎也沒有跟他們提起過她兩人之間的情況,一晞也不打算說明,這件事,只有舒靜知道。舒靜當然也會守口如瓶。
幾人兩周前就開始商量,終于在這幾天定下了一個統一的時間。電影上映那天,幾人如約到了蘇芳和寧樘所在的小城,也就是幾人家鄉附近的一處小城,為了這場電影,跋涉最遠的就是吳隆,他工作的地方離家鄉有兩個小時的高鐵呢。幾人前前后后的到來,再見都恍如變了個人,但舊情依舊,幾句話也就拉回昔日的默契了。
這次是蘇芳和寧樘做東,他倆先約大家一起吃了頓飯,人們紛紛感嘆他倆這段愛情長跑,都表示要吃喜糖,份子錢都準備好了。幾個許久未聚的老朋友湊在一處,即使不嘮叨的一晞話也多了起來。說著各自的變化,趣事,感情生活。一晞在眾人的詢問下,也把和藍景這段感情挑著講了個大概,舒靜也講了自己和何喬西的這段戀情,吳隆也說了自己的系列故事,石沁也透露了自己幾段戀愛心得。
吃飯時寧樘提議拍幾張合照到時候發給唐啟,讓他下次請回來。一晞聽后便主動提出由她來幫大家拍,找理由躲過了出鏡的要求。
吃過飯幾人便去看電影了,只聽吳隆說道:
“沒想到我們幾個居然這樣和唐啟見面,比打視頻還新鮮啊,哈哈”
“不過,這小子感覺又變帥了啊,估計追他的姑娘都排幾條街了。”寧樘笑道。
“這古裝的唐啟,看起來是有點味道哈。”石沁說道。
一晞看著電影,跟著笑了笑沒發言,舒靜看了看一晞,輕輕拍打了一下一晞的肩膀。一晞意會,便自然地對她笑了笑。幾人還相互幫忙拍照,說是拍一個和熒幕上的唐啟的合照發過去‘嘲笑嘲笑’他。一晞在眾人的監督下也照了,不過是用自己手機照的,她自然不會發過去,也不可能發過去。
幾人這樣聚了小半天,前前后后地離開了。吳隆率先把他與唐啟的‘合照’發了過去說道:
“秘之合照!哈哈哈哈哈”
寧樘也把他們吃飯的合照發給了唐啟,并打上這樣一串字:
“吃了火鍋你沒在,下次記得請回來,別跟我們耍大牌啊,哈哈哈。”
唐啟收到消息后不禁笑了,點開圖片一一瀏覽,放大看少了一個人,便這樣問道:
“你們都到齊了嗎?”
“可不是嘛,為了看你電影,商量了一個星期人才到齊呢。”
唐啟猶豫了一會才問道:
“怎么不見郢一晞?”
“虧你還拍電影呢,有畫中人當然要有畫外人了,照片不就是她拍的。”
接著寧樘又發到:
“等著,還有一張”
唐啟見后又期待了起來,可最后發現是他和自己電影形象的合照時不禁有些失望。只見寧樘說道:
“我們幾人約好了,集齊合照就換你一張簽名照,你可別掉鏈子啊。哈哈”
唐啟看后回復到:
“你們可真會玩。”
之后想了一會又接著問道:
“還有照片嗎?都發來給我看看。”
寧樘就把他們那幾張合照都給發過去了,但唐啟細細查看后發現就是沒有一晞,但又不好開口問,只得說道:
“你們一個個變化都挺大的,有沒有什么新鮮事,說來聽聽?”
“最大的新鮮事不就是你的咯,/斜眼笑/”
唐啟看后也只得笑笑不在多問,他和郢一晞的事情,他不想在他們之間說穿。過了一會蘇芳、石沁、舒靜都把她們和屏幕合照發來給他,說是用這個換簽名照。他苦笑了一下,心里那被他深藏的落差感一點點逃竄出來,又陷入了一種亦真亦假的思緒里。
這部電影票房成績不錯,讓唐啟被更多人所熟知,熱度也蹭蹭蹭的上去了。一天,娛樂公司突然和唐啟說讓他和一個女明星炒緋聞,唐啟不能理解。只聽他經紀人董華說道:
“你現在人氣高,不少女星想借你炒炒熱度。”
唐啟聽后很生氣地說道:
“那制止這種行為不才是你們該做的,你們怎么反倒助紂為虐!”
“她們答應給你一筆錢,等熱度起來了自然會為你發帖洗平的。”
唐啟聽后不可思議地盯著他的經紀人說道:
“你們可真差勁!”
說完便直接找娛樂公司的負責人說道:
“孟總,如果你們要這樣做,我就和你們解約。”
負責人雖然不爽,但假裝一副明事理的樣子勸說道:
“這種事情就算我們不做,還會有更心機的人去做,只是炒炒緋聞而已,對我們沒有多大損失。”
唐啟聽后厭棄地說道:
“對你們沒有損失,孟總你撇得夠清的呀!”
負責人孟總聽后也提亮了嗓子說道:
“你別忘了,是我們一手把你捧紅的。”
唐啟聽后沒有示弱,反倒更加強硬地說道:
“你也別忘了,簽合同那會也說明了,沒有得到我的同意利用我的名義行事我便可以自行解約。還有,請你注意,我是一個自由人,不是你賺錢的工具!”
負責人一聽雖然氣不過,但轉念一想語氣又軟了下來說道:
“我們這會也不是先征求你的同意嘛,既然你不同意,我們拒絕就是了。只是我們不能保證對方自己冒風險炒緋聞,你知道,作為演員,這種事情是很難避免的。”
“那澄清我的名義不才是你們的職責嗎?如果你們再這樣分不清立場,那我看我們也沒有合作下去的必要了!”
唐啟說完直接轉身就走了。孟總看著他很是來氣,但沒有辦法,他正是當紅時段,公司還靠著他賺錢呢,只好把這股氣給吞了。
唐啟知道,娛樂圈看似光鮮亮麗,但幕后總有些暗礁洶涌,那些真心熱愛演繹事業的人,在面對這背后的運轉機制時,也不得不做出某種犧牲。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事情。他現在是因為有人氣,所以才有一定的話語權,但這個行業站的越高也就越危險,保不準有一天會跌落,那時候就完全受人擺布了。唐啟開始思考自己的接下來的是不是應該做一些別的選擇,或許脫離娛樂公司自己單干,又或者嘗試做一些別的事情,他還在思索。
正如公司負責人所說,即使他們不主動配合炒緋聞,緋聞依舊從天而降。現在自媒體時代,很多人也以各種名義想在網絡上發聲,以求引起被關注的可能,很多人也是見風使舵,缺乏的辯證能力和實證思維。不得不說,目前的網絡是大眾發牢騷可以不露臉的稱手道具。唐啟莫名地被‘爆料’與一位他從來不認識的女星有戀情,還有一張模糊不清的照片被稱作是證據,關鍵是依舊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唐啟的合作公司雖然發聲澄清,但相比出示的控告證明,人們更愿意相信緋聞本身,這是大多數人一種很奇怪的看熱鬧的心態和喜歡看出名的人出丑的一種心理。
一些緋聞和黑帖一晞也看到了,一晞知道,這是一個享有名氣的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善惡總是相生相伴,有美譽的嘉獎也一定會有污名的附著,千百年了,沒有發生多少實質性的變化。
唐啟一開始發聲澄清,但發現他越澄清事情被扭曲的程度越大,他不得不佩服人的想象力,什么樣的‘內情’都編得出來。于是,他漸漸懂得,在這種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不理會不注視,這才是謠言最大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