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見皇帝
- 佑唐記
- 聿軍書
- 1907字
- 2020-03-21 23:55:04
穿過朱明門、兩儀門,幾人一同行至兩儀殿。力士向李佑拱手施禮,繼續領著他向殿中走去。
兩儀殿兩旁站立隨時呼喚的宦官,宮婢忙碌地進進出出。
如大的宮殿竟無絲毫昏暗,透光已經布滿整座大殿,李佑四處觀望著后世為之驚嘆的宮殿群,他真沒想到竟有一天可親眼可見。
李佑左腳踏進殿中,見李世民端坐在殿中,連疾行向他走去大禮朝拜,“兒佑恭請父親大人萬福金安。”他不敢抬頭觀看父親,此時李世民在案桌下抄寫著奏本,也沒抬頭。
良久,李世民將手中奏本向宦官遞起,抬頭看了眼拱手施禮良久的李佑。
李佑保持著禮儀,使得他身感腿腳僵硬,暗自感嘆自己身子應該許久未曾運動鍛煉,回府邸后應當鍛煉一番。
李世民置下手中毛筆,仔細端詳著他,“你亦有十六,且不可再如此胡鬧不為,身子無恙吾便甚欣慰。”
從話語中父親明面上是關心自己,實則暗地上責備自己不思進取,不守法度。“父親大人教訓兒,佑謹遵。”李佑正垂首,臉色上有些許膽怯回答道,又偷偷瞄幾眼,從李世民臉色看上竟是些許憤怒的神情,君王的強大氣息壓制著他大氣不敢粗喘,連連向后小退半步。
一名力士引一位老者前來殿中,李佑忍不住仔細打量老者一番,來者身著青色布衣,肌膚飽滿、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
“啟稟大家,孫醫者覲見。”
老者拱手向李世民施禮朝拜:“臣孫思邈拜見陛下。”
李世民快步將孫思邈扶起,“賜座。”身邊的力士將他扶至坐下。
李佑幡然一驚,嘴角忍不住微微一顫抖,眼前這位老者竟是藥王孫思邈,一位無意仕途功名,一心致力于醫學的醫者,他心中為其敬佩。
拋開腦海中的記憶不說,就他曾觀摩過醫學巨著《千金方》,但其晦澀難懂使之放棄,今竟可親眼領略孫藥王醫術,便已經使他激動難掩。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父親召見孫思邈在自己診病,從中也漸漸對他放下成見,畢竟在史書上他是個弒兄殺弟的上位者,此番話語只在心中暗自感慨。
李世民指了指胡椅,示意李佑坐下,見李佑將手臂橫放至孫思邈面前,便向孫思邈道:“孫卿請教。”
孫思邈不曾任職于太醫院,今是應李世民急召進宮,隨身醫具均所帶齊。
把脈中的孫思邈時而撫須,時而發問,邊向李佑尋問有何不適,切脈望色一番,邊記抄錄下來,做出診斷記錄。
孫思邈取出灸針,向李佑穴位下針,李佑神經瞬間感覺麻刺一震,或許是穴位的刺激,他感覺到舒服幾分,沒想到第一次針灸竟是孫思邈操手。孫老向李佑引經據典道明注意事項。
李佑無法清楚自己身體狀態,但是努力回答著專業術語的發問,盡管他難以無障礙聽懂,但也努力認真傾聽回答內容,大致明白是自己身感風寒,氣息不通導致前段時間昏迷,只要加以調養便無大礙。
身邊的宦官一一將孫思邈問診判詞抄錄下來,交由孫思邈查閱無異后方署名。
李世民聽聞并無大病隱灶,頓時大喜,“孫卿醫術高明,我亦為佑兒將甚感歡喜。”接連賞賜錢財布帛給孫老,孫老謝絕,“陛下真是折煞臣了,臣治病救人不為錢財,望陛下恕臣抗命不從。”
李世民也不強求孫老,只是簡單賞賜些吃食,將孫老護送回。
午后已過,太陽向西偏下一度,陽光也日益毒辣,兩儀殿陽光通過殿門照射進來,顯得殿中金碧輝煌,亦發耀眼起來,春季的陽光照射在殿檐尚未全融的積雪,抬頭看似光芒芒一片。
李佑謹記孫老的用藥劑量,將其書寫在紙片中,以防忘卻,又發覺時辰不早了,向父親道安出宮,他記住剛來時穿過的宮門殿房,很快通過承天門,城門兩邊各豎立幾名身穿明光鎧的羽林軍將士,見李佑便向他施禮。
李佑緩步前行通過承天門大街,一刻鐘便到朱雀門,他不禁感嘆,唐長安城比想象中還寬大許多,真不愧是國際大都市。
朱雀門不遠處陳金福正坐在馬車梁上,看似昏昏欲睡的樣子,李佑躡手躡腳的靠近馬車,并沒有驚醒他,直到白馬呼嘯一聲驚醒了他,看著李佑站著白馬旁,驚忙跪下頓首,口中哆嗦:“罪奴一時疏忽,大王恕罪。”
李佑笑著將他扶起,陳金福見他沒有怪罪,便將李佑攙扶上車廂上,口中直呼大王寬容大度。
馬車在馬匹牽引下往東西大街緩緩行去,李佑一直想見識一番世界第一大都市長安城,車駕駛過三坊地,來到東市坊門前。
東市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群中夾東瀛人、胡人各色各樣的人融入其中。
身挨拳打腳踢的姐弟倆奄奄一息癱在地上,口中還發出言語不清的求饒聲。
李佑被這一陣哭喊聲吸引住,連問陳金福是怎么回事,陳金福前去探明了實情,原來是一對姐弟當街賣身,多名官宦紈绔子弟揚言調戲,弟弟護姐心切,與其扭打起來,姐姐在旁哭喊著,祈求著打人者饒過弟弟。
李佑明白了事情原由,他平世最見不慣這種欺凌場景,同情心頓時悠然而發,又頓時怒氣沖天,眼中已經容不下當街欺凌者,眼中那些身穿錦緞光鮮亮麗的衣冠禽獸在他心中豬狗不如,不,此番他們還侮辱了豬狗。
他徑直上前走起,雖然已脫卸外衣,但人群看著內穿錦緞頭戴金冠,非富即貴的公子哥,紛紛避讓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