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人笑
- 宮墻詞
- 洛疏書
- 1402字
- 2020-03-15 13:45:50
永寧三十二年春,汴梁城內鑼鼓響了整整三日。順親王謝云陽被封為太子,入主東宮。
順親王府內,解憂金針繡著的鴛鴦還未成雙,就被宣旨的太監打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謝言氏解憂,溫良敦厚、端方識禮、聰慧敏捷、雍和純粹,著即冊封為太子妃,欽此……”
她跪旨謝恩,成了冊立太子妃。
盼了許久的冊封大典,和她所想一樣——謝云陽牽著她的手一道跨過東宮門前九十九道臺階。她靠的離他那好看的眉眼那么近,清楚的可以看見他俾睨天下的眼神中有自己的影子,內心歡喜得不得了,成親三年,終于有機會能與他攜手同行。
她知道,但這些都是皇帝許給她的,不是謝云陽給的。
但得到就是自己的,高興也是自己的。
大梁國內人盡皆知的事,言解憂身為定遠王的獨女。三年前被賜婚皇子,說是體恤重臣讓她選一個皇子為婿,實則是皇帝忌憚定遠王重兵,讓她近京頗有質子之意。解憂聽了傳言,大皇子雖無權勢,容貌確實天下少見的好看,看多了話本,她想著來京嫁個如意郎君也不錯,大殿上指了大皇子成親。
哪知成親半月,解憂從城樓上跳下以死相逼,攪了謝云陽心心念念的婚事。那天后,京中人人都說,大皇子與丞相之女本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偏偏出現了她——言解憂,拆散了一對璧人。
三年來,謝云陽素來與她不和,每每過其宮門不入。
他自然半點也不希望自己好過。
今日大典結束,剛到府邸坐下,謝云陽隨即失了笑臉,罰她在祠堂前跪一宿,緣由是她大典時不夠端正,笑而露齒,失了婦德。
解憂知道,哪里來的失德,不過是謝云陽隨便找的理由,他不想讓自己快活。
她置之不理,帶著陪嫁來的丫鬟翠兒一向做低伏小慣了,此刻也氣不過甩袖離開。云南定遠王府的獨女,還不至于受這樣的氣。
身后是謝云陽摔杯子的聲音,“即使云南定遠王手握重兵、軍功顯赫,他的女兒也不能如此蠻橫。今日完全不講本太子放在眼里,他日……”
他向來不是氣急敗壞之人,那些話只是故意說給自己聽。
解憂覺得心里有些堵得慌,要侍女溫了一壺酒,半醉半醒聽著屋檐下的漏雨聲,只覺得有些冷,一夜無眠。
次日,皇后召她入宮。
謝云陽母妃早逝,自小養在皇后處。未說幾句,皇后提起納側妃的事情。“陽兒已是太子,身側只有你一個人,是時候給他納幾個側妃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也想讓母后早日抱上孫子吧?”
心里再不愿,她也只能頷首同意。
謝云陽早已不是之前那個無依無靠的順王爺,她父王再戰功赫赫,怎能保當朝太子就她一個女人?
攪黃了的那段青梅竹馬之情,過幾日也會換成別家的哪個女子,重新上演。
坊間說書人的故事里,許是永遠有她琴瑟不和的劇情。
只是三年前,他說的“對不起,讓你吃這些苦”,言猶在耳,他應是知道,這些年她一直在他身后,心里不曾覺得有什么苦。
過幾日娶親,不知道謝云陽會不會想起那日娶側室,弄得當初那樣大的一場鬧劇陣仗,不過是因為他說,“解憂,我不想娶側室,那人是父皇想我娶的。”
而今,她明白,皇帝、太子嘛,總是三宮六院的。
不曾想這樣快。三日,側妃名單已定;十日,聘禮已下;一月后,已是迎親之日。只有一個側妃,皇后算是待她很好。
她私下見謝云陽和禮部侍郎見過,說自己初登太子,側妃娶得要正式;她見他笑逐顏開,心里算著三年來的笑臉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
自己想說去結婚那日,要不要去前廳坐坐,喝下新婦的茶,應是不合他的心意。
這側妃娶得聲勢浩大,三媒九聘、正殿而入。
哪里有半點納側妃的意思?
配合著數日來汴梁城里的百姓茶語飯后的談資,都是太子即將迎娶的杜小姐,是何等的詩書奇絕。
何人曾想起她,也曾文武雙全,名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