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六)
書名: 張偉與大力的奇妙之旅作者名: 希文玄本章字數: 1662字更新時間: 2020-03-30 14:53:00
海內名士李膺的入場讓宦官們很害怕。尤其是李膺還身居司隸校尉一職,更是如鯁在喉,如刀懸頭。他們不想自己入場,決定使用受害者。
于是他們讓張成的徒弟給漢桓帝上書,造謠說李膺等人專門蓄養太學生,結交各郡排到京城求學的學生和門徒,互相吹捧,結成朋黨,誹謗朝廷,疑亂風俗。
好像,這不算造謠,指控的沒毛病,因為李膺他們還真就是這么干的!
沒有權利的人,說再多,掌握權力的人只當你是無能狂吠,可以當聽不見。但是,一旦能講話的人還掌握著權力,那是會傷人的。
漢桓帝對權利很敏感,他經歷過梁冀弄權,對士人外戚乃至宦官都很警惕,三方鉗制還好,一方想做大都是他的目標。
于是,桓帝盛怒,班下郡國,逮捕黨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
李膺、杜密合稱李杜,一同被捕,被囚禁在黃門北寺監獄。
之后的供詞牽扯出陳翔,陳泰、范滂等二百余人,其中還摻雜著宦官的人,他們故意供出來的。
很多真名士或者膽大的在家等著被捕。
還有的如皇甫規自己給漢桓帝上書說自己是黨人,沒被抓感覺很恥辱,請皇帝逮捕他。漢桓帝沒搭理他。
那些膽小怕事純粹為了混名聲的則趕緊跑路,逃過了逮捕。比如說害死成瑨的岑晊。
朝廷開始逮捕黨人后,岑晊的很多親戚朋友欽佩他之前剛正不阿攛掇成瑨抓捕張泛,又不畏強權殺死張泛一家二百余人,以及被封為八及之一的名聲,于是競相幫他掩護藏匿。
只有賈彪這個明白人沒收留他,賈彪知道不收留他會被罵,于是扯出左傳,說: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公孝(岑晊的字)以要君致釁,自遺其咎,吾已不能奮戈相待,反可容隱乎?!
真是可憐成瑨其人,身為一郡太守,卻不如自己手下的功曹會養名,活著時被南陽人譏諷: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人成但坐嘯(南陽郡的太守是岑晊,真正的太守弘農人成瑨只會閑坐吟詠),死了也沒留下好名聲,反倒是攛掇他犯事的手下混了個八及之一的名頭,還逃跑活下來了!上哪說理去?
最后還是賈彪為自己不收留岑晊找的理由成了為成瑨說的公道話,岑晊攛掇他的上官犯罪,闖出大禍,是他自己給自己找的禍事,如今他的上官死了,他自己跑路活了下來,還想到我這容身,我沒砍他一刀就不錯了!
這第一次黨錮雖然鬧得兇,但沒死多少名士,最后漢桓帝看士人們鬧得太兇,被捕的又有宦官的自己人,所以在宦官的請求下,在167年六月的時候大赦天下,結束了這次的鬧劇。
167年十月,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派遣之前段熲推薦給自己的軍司馬董卓以及尹端去狙擊兵犯三輔的先零羌部,大勝。董卓因功被拜為郎中。
張奐也因大破羌部有功被召回京城,即將犯下他自責一輩子的過錯,也將影響無數人的一生。
京都的風云變幻沒給譙縣帶來多大變化,只不過被捕的200多人里有為我舉薦的人,所以,我的仕途再次夭折了。
父親年逾三十才有了我這一個兒子,好不容易為我舉了孝廉,卻又因攤上黨錮之禍被整沒了,大喜大悲之下,病倒了。
父親五十多歲了,終歸是年紀大了,身子骨不太好,自病倒以來,一直臥病在床。
這一年來,我除了要照顧父親,還要打理家業,然而家業太大,我能過問,能搞懂的太少,于是,我把事情交給了叔伯,只是偶爾去巡視,剩下的時間,除了看醫書,就是照顧父親。
我在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家里有仆人、佃戶生病的,就順手幫他們看了,又時常偷偷的拿些東西贈與他們,所以他們很尊敬我,我也很喜歡和他們聊天。
這天他們問我,“先生有一天會離開家里去外地做官嗎?那樣的話,我很舍不得先生。”
我回答說:“應該不會吧,因為我還要照顧父親。”
“家主好了之后呢?”
“這有點說不準,不過放心吧,就算我走了,也會勸父親照顧你們的。”其實,我覺得自己出仕的時間還有很遠,孝廉至今未舉,熟悉的長者很多被禁錮在家,自己又名聲不顯,連親都沒人為自己說,恐怕也沒人會征辟自己為吏。不過這些不重要,能夠在家里治病救人,也是極好。
“話說,先生為什么醫術這么好?”
“我看的醫書多,接觸的病人也多,所以醫術就好”
“先生為什么要把醫術搞得這么好?”
“因為我如果不把醫術練得太好,做出一點成績來給叔伯看,我就要被迫回家處理人數超過五位數的家業,我不愿意啊!”
處理家業什么的,太煩了,哪有治病來的成就感大,有意義!
我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快要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