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 鯤鵬于飛
- 秋風暖陽
- 6208字
- 2025-06-04 11:20:56
話說阿史那結社率等人見成事無望,慌忙向金光門逃去。由于金光門守衛不知何事,又沒有得到攔截的消息。而阿史那結社率身為宮廷侍衛,手中握有特殊的通行腰牌,所以他們順利逃出金光門。然而或許是天道循環,他們卻在慌亂中錯過了渭水橋,被阻擋在渭水河邊,最后悉數被抓。
李世民寬大為懷,只把為首的阿史那結社率斬首,賀邏鶻流放嶺南,其余人訓誡后釋放。
突利聽說此事后,心中恐懼,不久便暴病身亡。
此事過后,李世民也對大唐對待突厥人的政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將政策進行了調整。決定讓原來安置于各州的突厥部眾,重新令其返回其原有的突厥牧區。并冊封阿史那思摩為可汗,讓其重建突厥汗國。
李世民的懷柔政策也受到了包括突厥人在內的各少數民族的擁護,為大唐創造了一個民族團結發展的局面。
貞觀九年(635年)五月六日,太上皇李淵因病駕崩于垂拱前殿,享年七十歲。
李世民與群臣發哀,舉國同喪,并開始按照各種繁瑣的儀規舉辦喪事。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是至忠至孝之人,突遇太上皇駕崩,都非常悲痛。所以每事必親臨,甚為勞累。
長孫皇后身體本來就虛弱,因為每日操勞,身體變得更加虛弱了。
然而世事難料,命運多舛。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剛把太上皇的喪事忙完,沒想到不幸的事情又接踵而來。長孫皇后的生身母親趙國太夫人又突然薨逝,給長孫皇后又一次造成了更為沉重的打擊。
長孫皇后幼年時家境非常坎坷,可以說是嘗盡了人生百味,世態炎涼。在她與李世民訂立婚約不久,她的生父長孫晟就去世了。后來長孫皇后、他的哥哥長孫無忌兄妹倆與母親一起,被同父異母兄弟長孫安業趕出了家門。幸虧她的舅父高士廉收留了他們,才使他們母子三人不至于流落街頭。
長孫皇后的舅父高士廉雖然對他們母子三人非常好,對他們照顧的也很周到。但是從夫家被掃地出門,對于長孫皇后的母親來說打擊還是很大的。長孫皇后感慨母親的悲慘遭遇,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來孝敬母親,盡自己一切可能來讓母親過一個安詳、快樂的晚年。所以她對母親非常的孝順,給予母親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體貼。沒想到母親恰在此時也撒手人寰,這更令長孫皇后悲痛欲絕。
雙重喪期的哀痛,終究還是誘發了長孫皇后早年罹患并時常發作的病疾。
李世民也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救治她,但是所有藥石皆不見效,長孫皇后的病勢日漸沉重。
紅拂女得知長孫皇后病倒后,深感憂慮,經常進宮探視。她見長孫皇后的病情是一日重于一日,一點好轉的跡象都沒有,也是心痛不已。
李靖知道長孫皇后的身體本就虛弱,這一病倒更是難以支撐,所以他對長孫皇后的病情也甚是掛念。
“是不是皇后的病勢更沉重了?”
這一日,李靖見紅拂女從宮中回來后,眉頭緊蹙,眼中似有淚痕,忙問是怎么回事?
“唉,是啊!”
還沒開口,紅拂女就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她傷心地說道:“我見長孫皇后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心中非常難受。待今日進宮,見長孫皇后都已憔悴到幾乎認不出我是誰了。她整個人也已經瘦得脫了形。看到這種情形,我的心中感到特別的傷心。”
“關鍵是她現在不僅僅是身體不好,一直到今天,她還沒有走出她母親趙國太夫人亡故的傷痛。她的情緒很低落,整日以淚洗面。像皇后現在的這個樣子,又怎么能調理好身體呢?”
紅拂女說著說著,眼淚便“叭嗒、叭嗒”地流了下來。
多少年來,她與長孫皇后非常投緣,兩人相處得就像親姐妹一樣。長孫皇后少年時期命運多舛,嘗盡世態炎涼。而紅拂女從小就孤零零一人,沒有兄弟姐妹。又加上她很小時即被賣身為奴,也是人生坎坷。
在隋唐時期仍然還非常講究世家門閥身份地位的情況下,長孫皇后卻從來沒有看低過出身卑微的紅拂女。所以兩個都有著不幸童年命運的女人倍覺親近,相互唏噓。紅拂女一直把長孫皇后當成是與自己無話不說的親妹妹,兩人感情極其深厚。如今長孫皇后病重,她又如何能不傷心呢。
紅拂女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今天從宮中出來時,碰到藥王老神仙了。”
“哦,老神仙去看過皇后的病情了?”
“嗯。”
“有藥王老神仙在就好了!他是神醫,一定有辦法能救長孫皇后的!”
李靖聽說紅拂女在宮中碰到藥王孫思邈了,心中頓時又燃起了希望。在李靖的心中,老神仙就是活神仙,天下應該沒有老神仙治不了的病。他又忙追問道:“老神仙是妙手神醫,就沒有他治不了的病!你沒問問老神仙,皇后的病情如何?”
“問了,”
“唉!”
紅拂女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傷心地搖了搖頭。她抬起淚眼望著李靖,慢慢地說道:“見了老神仙,我能不問嗎?問了,正是問了,所以我才更傷心呢。”
“老神仙是怎么說的?”
看到紅拂女傷心的神情,李靖大概也猜出了結果。只是他還是期待老神仙能說出好的結果來,是以他迫不及待地追問紅拂女道。
“老神仙說長孫皇后的病已入膏肓,現在已非藥石之功所能奏效的了。”
紅拂女說著說著,竟掩面而泣,不能自已。
“老神仙說了,不管什么病,都最怕情緒郁結。現在皇后剛經歷太上皇的離世,又對趙國太夫人的死耿耿于懷,情緒十分低落。即使老神仙醫術再高,也是無能為力啊!所以老神仙也只能是用一些藥石來減輕她的痛苦,期望能延長她一些生命而已。其……其余的就只能是看皇后自己的造……造化了。”
“原來是這樣!”
李靖聽了也非常傷感。但既然連老神仙都沒辦法,傷心著急又有什么用呢!
“但愿天佑大唐,老天爺能保佑皇后平安無事!”
兩人坐在那里唏噓感嘆,企盼長孫皇后能有奇跡,早日康復。
李靖見紅拂女情緒低落傷感,有些心疼。怕她也墮入悲傷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影響她的身體。他想岔開話題,說一些輕松的事情。
不過,現在有什么特別值得開心的事情,能化解紅拂女不良的情緒呢?
李靖突然想起蘇定方,他的妻子秦玉嬌懷孕已有不少時日了,孩子應該出生了吧。于是李靖便問紅拂女道:“這一段時間蘇定方他們兩人也沒過府來玩,算著日子,他們的孩子應該生了吧。”
紅拂女聽到李靖問起蘇定方的事情,她的臉上這才有了些許高興的神情。她抹了抹眼淚,笑著說道:“生了,已經生了好幾天了。是個大胖小子,他們小兩口子高興的不得了。還說滿月的時候要請你這個老祖宗過去好好地喝滿月酒呢。”
說著開心的事情,紅拂女的眉頭便又逐漸舒展開來。
“嗯,這酒喝得,一定要去喝!”
李靖聽了也很高興。蘇定方這兩口子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樣,對于他們小兩口子的事,李靖也特別上心。尤其是這段時間秦瓊身體不好,有這樣的喜事沖一沖,秦瓊的身體也許應該會好一點。
世事無常,生活往往就是這樣。這一家的心里正在傷悲,而另一家的喜事卻才剛上眉梢。
這幾天,李靖在家百無聊賴。他想到多少天沒見到薛仁貴,也不知他在玄武門當差怎么樣了。所以這一天早上,李靖便騎馬信步往玄武門而來。
趕巧了,今天正好是薛仁貴當值。
“前輩,您終于來了!”
薛仁貴見李靖到來,非常高興。他剛到官場,還不習慣于稱呼別人官爵,所以還稱李靖為前輩。他躬身便要下拜,李靖忙拉住道:“你我二人年齡雖有懸殊,但現在俱是同朝同官,為何行此大禮?”
“前輩,您如此說,則讓晚輩汗顏了!”
薛仁貴恭恭敬敬地躬身拱手道:“晚輩早就聽聞前輩的英雄事跡。對于前輩的豐功偉績,晚輩幾乎比自己家的事情還熟悉呢!淺水原之戰前輩僅率五百人突入千軍萬馬中大戰宗羅睺;邙山大戰中斬將奪旗大破王世充;平定DTZ妙計定陰山;征伐吐谷渾雙箭陷巨石等等等等,哪一個故事不是膾炙人口。晚輩對前輩是仰慕至極,可惜一直不能得見,直到那次在長安茶肆中才得見前輩風采。前輩英雄蓋世,又是晚輩心中崇拜的偶像。所以今天晚輩得見前輩,行大禮也是應該的。”
薛仁貴見到李靖非常激動,講起李靖的事跡來更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哈哈哈哈!”
李靖連連擺手大笑道:“被你這么一說,連老夫都不知道老夫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你呀千萬別凈聽那些道聽途說,老夫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那些事情都是人們添油加醋瞎傳的,你可千萬不要相信。”
“誒!”
薛仁貴聽了卻使勁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崇拜的神情。
“這些事情哪是人們添油加醋瞎傳的,跟隨你出征的將士們回來后哪一個不是這樣說的?他們都說跟著前輩出征可盡打神仙仗呢!不僅如此,前輩還又不貪功不貪賞,有功有賞還都賞給了手下的將士們。所以他們都對前輩推崇備至,難道這些也是瞎傳的?”
薛仁貴見李靖謙虛,忙對李靖一本正經地說道。
在薛仁貴的心中,李靖就真的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因此李靖越謙虛,他就越著急。他要極力地維護自己所崇拜偶像的光環。
“哎呀慚愧,真的慚愧!”
李靖倒是不經意地淡然一笑。他擺擺手道:“不要誤聽他們的謠傳。老夫有幾斤幾兩,難道老夫自己還不清楚?如果老夫真象他們傳說中的那樣,那真成了天神下凡了。那些個大仗、惡仗都不需要別人去,就老夫一個人動動手指頭就能擺平了!仁貴,你千萬別信那個。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如果真要說老夫有一些成績的話,也都是陛下英明決策的結果,是全國上下齊心協力的結果。如果沒有陛下高瞻遠矚,圣明果斷的決策;如果沒有全體將士上下同心,朝野內外的支持協作,再優秀的將領也不可能打贏任何一場戰役啊。”
薛仁貴聽李靖這么說,也若有所思。他認真地點點頭道:“前輩說的有道理。前輩盛名之下仍有如此平常心,則更是晚輩所應該學習的。還有,晚輩聽說前輩的弟子也很出名,像蘇定方蘇將軍能僅率二百人即敢突襲頡利可汗的牙帳,陳國公侯君集候尚書千里追襲吐谷渾。這些事情也都是家喻戶曉,為人們所稱道。晚輩聽來都感嘆不已,如聽傳奇一般。”
李靖一聽,趕緊擺了擺手笑道:“你這些話又是從哪里聽來的,連老夫聽了都覺得神乎其神了。這些事情都是因為他們自己聰慧果敢,與老夫又有啥關系呢!你可千萬不要認為這都是老夫一人的功勞。像薛將軍這樣武功高強,英雄蓋世。只要假以時日,薛將軍將來也必能為朝廷建功立業,做出一番成就來。”
“唉!”
聽到這里,薛仁貴突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顯得非常的失落。
“怎么了?怎么突然又嘆起氣來了?難道在這玄武門當值還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
在唐代時,能在宮廷當值做侍衛的人,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或是有身份的人。薛仁貴一來就能在宮中當值,而且是值守地位非常特殊的玄武門,李世民顯然對他已是非常地破格錄用了。是以李靖見薛仁貴突然嘆氣,頗覺驚訝。
“年輕人要有朝氣,可不興這么長吁短嘆的呀!”
“前輩,晚輩嘆氣,是在感嘆自己的人生。晚輩只恨自己生得晚,不如蘇將軍和陳國公他們那樣風云際會,能得遇前輩為師,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誒,你怕什么!你還年輕,年輕就是你最大的資本。將來,你一定會有更高的成就的!”
此時薛仁貴突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向李靖拱手恭敬地說道:“晚輩斗膽,對前輩有個不情之請,請前輩一定要成全晚輩。”
“仁貴,你突然跪下干什么呢?起來,快起來!你這一跪,老夫可擔當不起哦!”
李靖想伸手把他拉起來,可薛仁貴堅跪不起。李靖沒辦法,只好問道:“好吧,你說說看是什么事情,老夫要看到底能不能答應。”
薛仁貴見李靖這么說,才懇切地說道:“晚輩仰慕前輩已久,也時時羨慕蘇將軍、陳國公等能拜在前輩的門下,得前輩真傳。晚輩斗膽,請求前輩也能收晚輩作弟子。若前輩能允諾,則晚輩感激涕零,終生不忘前輩的大恩大德。”
李靖從那日見到薛仁貴開始,在內心里就對這個青年人比較喜歡。認為他的人品、武功都不差,將來必有大成。今天他突然欲拜自己為師,更是喜出望外,只是他嘴上仍然謙虛道:“老夫知識淺薄,孤陋寡聞,又垂垂老矣。只怕會耽誤薛將軍的前程啊。”
薛仁貴一聽李靖推托,有些急了。他言詞懇切地說道:“誰不知道前輩武功韜略,樣樣都精。前輩若不嫌晚輩粗鄙,收而為徒,則是晚輩之幸也!”
英雄惜英雄!
何況是李靖和薛仁貴這樣在大唐也屬于是一等一的英雄,自然更是惺惺相惜。李靖見薛仁貴內心誠懇,又如此好學,心中甚感欣慰。
“嗯……好吧,只要薛將軍不嫌老夫粗鄙,老夫就……就生受了。”
李靖于是便爽快地點頭答應了薛仁貴的要求。薛仁貴見李靖答應,欣喜萬分。他乃重新扶李靖上座,跪下來鄭重地磕頭拜師。并以茶代酒,奉茶以敬師。
所有的老師都能以收到優秀的學生為榮,何況是李靖這樣的人物呢!是以李靖也為自己能收到像薛仁貴這樣的好學生而感到高興。
李靖一生一共有三位學生。一個是蘇定方,一個是侯君集,一個就是薛仁貴。侯君集心術不正,李靖頗不喜歡,但他是李世民介紹的,自己不好推托。而蘇定方和薛仁貴皆得李靖衣缽真傳,兵書戰策,樣樣精通。后來他們都成長為唐朝著名將帥,立下無數戰功。
李靖和薛仁貴兩人一個得收好徒,一個得遇良師,俱各高興不已。
師徒二人正在閑聊著,薛仁貴從身上掏出數文錢來,紅著臉有些訥訥地說道:“老師,這……這是您那天買柴禾的錢,學生還給您。”
看著薛仁貴那憨厚率直的樣子,李靖忍不住笑了。
“噢對了,那天還少你十幾文錢呢!這幾天事情一忙,倒把這事情給忘了。”
李靖說罷,連忙想從身上找錢。
“老師,不是,不是!”
薛仁貴一看李靖忙著從身上各個兜里找錢,有些急了。他紅著臉連連搖頭擺手,“老師,學生不是這個意思!老師您可千……千萬別……別誤會!”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老師,您別找了,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學生是說現在前輩與晚輩已是師徒了,更何況那天柴禾都被那個阿……阿……”
阿史那結社率的名字太長,薛仁貴對他又不熟悉,所以他的名字一時又說不出來。他站在那里“阿……阿……阿”了半天也沒能說出來。
“你是說那個叛賊阿史那結社率?”
李靖見他結結巴巴說了半天沒說出來,知道他肯定是記不住阿史那結社率的名字,便笑著幫他說了出來。
“啊,對……對,就是那個阿什么……噢,對了,就是阿史那結社率!那天的柴禾都被他燒光了,學生怎么能再收您的錢呢!我娘一直說為人一定要正直無私,不能貪圖別人的便宜。這幾天學生一直把錢帶在身上想還給您,直到今天才有機會見到老師。現在學生既然拜前輩為老師了,就更不能收您錢了。請老師今天務必把這錢收回去,這樣,學生心里面才感覺到踏實!”
“哦,是嗎?”
李靖被薛仁貴耿直憨厚的樣子給逗樂了。
“錢是老夫剛給你的嗎?”
薛仁貴沒想到李靖會突然問起這句話,心里沒有一點準備,連忙搖頭道:“噢,不是,不是的!”
“這錢可是老夫當日買柴禾的錢,對不對?”
“是啊,只是那些柴禾已經被那個阿……阿史那結社率燒了,學生怎么還能收老師的錢呢!”
“燒了?”
“對,燒了啊!”
“哈哈哈哈,那些柴禾在被燒了之前老夫已經買下來了,是不是?”
“是的,只是……”
“哈哈哈哈,既然那些柴禾已經被老夫買下來了,那阿史那結社率燒的就是老夫的柴禾,又不是你的柴禾。你為什么要給老夫退錢呢?”
“燒……燒……,退……退……”
薛仁貴突然發現,老師僅僅簡單的幾句話,就把自己給堵在那里說不出話來了。不過他雖然被李靖三、兩句話就堵得沒法說了,但臉上卻滿是興奮的神情。
“哈哈哈哈,還是老師厲害,三言兩語就把學生給堵回來了!這欲擒故縱的戰術用的可是太好了,把學生一步一步地給繞進去了!”
“是嗎?”
“是的!”
“那這錢?”
“這錢……這錢?”
薛仁貴手里拿著錢在那里躊躇了半天,只好有些無奈地說道:“這錢學生就收下唄。看來這退……反正是退不回去了!”
“哈哈哈哈!”
說罷,師生兩個人都不由得開懷大笑。
這可能是李靖這幾天笑的最開心的一次了!
就在這時,忽有侍衛匆匆進來報道:“代國公、將軍,小的們看到陛下在太掖池邊徘徊很久了,好像心情很低落。小人等看在眼里,心中非常著急。只是我等官小職微,位卑言輕,只能遠遠地看著,也不敢上前打擾。正好代國公也在此,您看看該怎么辦呢?”
“哦,是嗎?”
“是的呢,這幾日陛下就常在這里徘徊。長此以往,小人們擔心肯定會有損陛下的龍體啊。”
“走,看看去!”
李靖和薛仁貴兩人聽說,互相對望了一眼。然后兩人連忙起身,快步走到城樓上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