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張志和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sài)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guì)魚肥。青箬(ruò)笠(lì),綠蓑(suō)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有幾只白鷺在飛,岸上桃花紅艷艷,正是汛期水漲時節,江中的鱖魚也肥了。我戴著青青的箬笠帽,披著綠色的蓑衣,斜風吹來細雨,多么適意,不必急著回家。

注釋

①漁歌子:也作《漁父》或《漁父辭》。歌子:猶曲子。《漁歌子》即漁歌或漁家曲。②西塞山: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又名道士磯。③鱖魚:一種味極鮮美的貴重魚類,俗稱“桂魚”“花魚”。④綠蓑衣:古人的一種雨衣。漁樵、農夫常用,用草編織而成,故色綠;今人則多用棕櫚衣編織,呈褐色。

賞析

這首詞流傳極廣。

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然湖州并無西塞山。《漁歌子》五首,分詠西塞山、釣臺、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晚過道士磯,石壁數百尺,色正青,了無竅穴,而竹樹迸根,交絡其上,蒼翠可愛。自過小孤,臨江峰障,無出其右。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飛’者。李太白《送弟之江東》云:‘西塞當中路,南風欲進船。’必在荊楚作,故有‘中路’之句。張文潛云:‘危磯插江生,石色擘青玉。’殆為此山寫真。”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他說:“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數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時在長江理釣絲。”亦都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眼前吸引我們的倒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南二月桃花汛期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山前白鷺,兩岸紅桃,舟中漁父的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十分協調地相互烘托,相互映襯。“斜風細雨”在江面上或許還難著筆,但讀著這首詞,令人感到連空氣都那么清新而潮潤,仿佛有一股略帶春寒的蒙蒙水汽浮動其間呢!這是一幅以詩歌語言組成的絕妙的“煙波垂釣圖”。

張志和(約730—約810)

字子同,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后以事貶南浦尉,不復仕,隱居江湖,往來太湖及浙西苕溪、霅溪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李德裕稱他為“嚴光之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化德县| 珠海市| 客服| 道孚县| 武清区| 威远县| 金山区| 茂名市| 翼城县| 奉化市| 永州市| 贵州省| 武清区| 勃利县| 竹山县| 南充市| 翁牛特旗| 滨州市| 大悟县| 闽侯县| 乌苏市| 屏边| 冀州市| 亳州市| 桑植县| 阳西县| 万载县| 安徽省| 盖州市| 府谷县| 定日县| 卢湾区| 深水埗区| 霸州市| 西昌市| 绥化市| 宾川县| 江西省| 灵台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