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命運(五)
書名: 狙皇作者名: 染夢天涯本章字數: 2051字更新時間: 2020-04-29 21:00:00
“恭迎皇帝陛下!”
“免禮,平身。”趙恒坐在了集英殿的寶座之上,這場無比血腥的政變在一天之內完成,趙恒殺死了趙無極,將徐小雅的尸體好生埋葬,并親率鷹巢二十余萬大軍將宋皇城團團圍困。
得知趙無極已死,宋皇城的兵馬只抵抗了一天不到的時間,便由許鴻聲出面,棄城投降。
真是巧了,趙恒她也姓趙,雖然現在沒人知道這位整日帶著面具的閻王爺是什么身份,可又有誰敢質疑呢?
鐘旭云曾經說過,這個世間,沒有人值得信任,可他恰恰忘了,自己最應該信任的人,就是自己本身。
趙恒做到了,鷹巢在她的手上,皇權在她的手上,大宋的一切都在她的手上,而她現在還能夠信任的,也只有她自己了。
“傳令下去,發兵天河山,朕,御駕親征!”
“是!陛下!”
“鷹巢何在!?”趙恒走過眾臣子的視線,來到殿外,前頭鷹巢的兵馬早已排好了陣勢。
“總教頭!”
“點全部兵馬,隨同出征!”
“是!”
大宋從來沒有如此的強大過,合共百萬大軍,絕不是初初建國,用盡計謀的大遼所能夠戰勝的,從天河山戰線開始,遼軍便節節敗退,木塔戰死天河山,曲目長歌戰死莫歸嶺....十大將軍,凋零殆盡。
大遼的根基已然被動搖,仗著曾經幾座工事完備的古城苦苦死撐,鷹巢,真正將恐怖的一面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承平二年,也就是趙恒登基的第二年,大遼的疆土只剩下了飛鷹城,金帳,及周遭十幾郡縣,整個北原可以說都在大宋的掌控之下,而且這一次是完全的斬草除根,除了歸降的俘虜,無論男女老少統統剿殺,不留活口。
這是血的教訓,即使很殘忍,但趙恒不希望重蹈六十四年前大宋建國時的覆轍。
金沙港......
“大遼最忠誠的戰士們!”伯顏汗站定在甲板上,“你們是大遼最后的希望,從這里,由我帶領你們,強渡琉璃臺,攻入宋皇城,大宋國都淪陷,即使將北原部眾全數剿滅,他們也沒資格做這世界的霸主。”
“耀我大遼!魚死網破!”
“耀我大遼!魚死網破!”
“愿天狼,庇佑我們。”伯顏汗攥緊了胸前的玉佩,淚水險些就流了下來,他還是裝作沒事一般轉過身,前往了艦長室,“拔錨起航!”
十艘戰艦,載著大遼最后的一萬五千余人馬,駛入了東海之中,僅僅一刻過后,趙恒就率人趕到了此地,將金沙港完全控制。
他走進船塢內部,光看那些明顯新添的痕跡,以及一艘戰艦不存的空蕩,便知道剛剛有很多艘戰艦從這里緊急出發,用指甲蓋都能想到,大遼是要拼命了,他們不會是去逃命的,帶了如此多的人馬,一定是要強渡琉璃臺。
趙恒將大部隊留在了飛鷹城附近,圍成了堪稱恐怖的包圍圈,自己則只帶了鷹巢的精銳兩千余,火速返回琉璃臺,萬幸除了戰艦,旁邊還有很多快艇,大遼根本來不及炸毀。
琉璃臺......
“大統領!大統領!不好了,琉璃臺遇襲!琉璃臺遇襲!”
聞聽此言,留在宋皇城的諸多文官大臣全都慌了,唯獨許鴻聲只是哦了一聲,直接下令讓這名兵卒退了下去。
許鴻聲入這宮闈三十余載,從青澀到成熟,見證了太多太多的物是人非,此刻他只知道一點,他要帶著自己能管和自己不能管的所有力量,保住琉璃臺,保住宋皇城,不能讓大宋的臉面,丟在他的手里。
因為他是禁軍統領!宋皇城最后一道防線的總指揮。
....
這場戰斗,雙方都未曾想到會打得如此慘烈,直到最后,許鴻聲與伯顏汗最后一次交戰,親率殘兵展開肉搏,琉璃臺上每一寸土地都染盡了鮮血,一層鋪上一層,恐怕很久以后這里都長不出綠色的植物。
“呸!”伯顏汗吐出一口血沫,盯著鋼刀之下已經無所力氣的許鴻聲,他問道,“值得嗎,我記得在資料里頭,你許鴻聲可不是為了什么事能拼命的人。”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乃...禁軍統領......放你們進了宋皇城,那就是.....打了皇帝的臉....更打了我自己...的臉。”許鴻聲已經不能說出完整的話,一邊說著鮮血就從他的嘴角流出。
“佩服,安心去死吧。”伯顏汗不可能手下留情,大遼岌岌可危,他這支隊伍已是最后的希望。
“多謝。”許鴻聲拉響了壓在身下的炸藥,伯顏汗大驚,迅速扯下了許鴻聲外面破碎的甲胄,驚呼他居然從戰斗還沒開始就在身上綁滿了炸藥,現在,為時已晚了。
“轟!”
見許鴻聲粉身碎骨,剩下的內衛,禁軍即使已經被包圍在了很小的掩體里頭,還是拼了命沖出,朝敵人堆里引爆身上的炸藥,一時間琉璃臺的上空下起了殘肢斷臂的腥風血雨。
......
次日,趙恒率鷹巢中人趕到,由于伯顏汗本人及他的親衛隊在琉璃臺遭受重創,已不可能破開城防完備的宋皇城,于是打算乘船返回金沙港,可惜與趙恒在海上撞了個正著。
大遼死戰數個時辰,全軍覆沒。
得知了戰事的始末緣由,趙恒真是不知該說些什么,無論哪一世,他對許鴻聲這個人都沒什么好感,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整個大宋的顏面。
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如果許鴻聲只是死守在宋皇城便很有可能被伯顏汗設計,在自己還沒趕來之前被敲開宋皇城的大門,而他選擇了增援琉璃臺,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將戰爭隔離在了宋皇城之外,保證了皇城的絕對安全。
“收拾殘肢,能拼起來的一定要拼起來,一一清點人數,好生埋葬。”
“是,總教頭!”
......
半個月后,飛鷹城六門同時告破,五十余萬軍馬涌入城中,展開了更為血腥的屠殺,呼延義只帶出了幾百殘兵逃回金帳,隨后,金帳也被重重包圍,四面楚歌,再無逃脫的可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