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臚寺。
“大哥,那姓張的太過分了,放人就算了,還要割地賠款,說什么這是他們大唐士兵鮮血換來的,我們高麗就沒流血嘛?結果收了我們的錢,轉眼就死翹翹,這不是拿銀子不辦事嗎?”一個長相普通但卻穿著古怪的人說。
“人家是大國,能忍的先忍,只要我父皇成功的聯盟了那幾個國家,并可一舉擊潰大唐邊境,那次不成功的偷襲,我們已經損失慘重,好在國力沒有損失多少?我們現在是要損失最小化,在人家國土上就收收斂一點吧?阿巴。”
“是。”阿巴只好不吵,眼前這名男子,可是狠角色,他叫(歷史上只有他的外國名字,就隨便翻譯過來,當然是音譯。)高正豪
高正豪看著窗外的秋天,路上依舊行人很多,不僅感嘆在平壤城,是否也有這樣的景色?
現在榮留王政權穩固,即將聯合百濟等諸國,就是因為一次貿然的突然襲擊,給了唐朝攻打自己的理由,結果唐朝太子殿下實在是太兇猛,居然連攻了他們十城,迫使高麗不得不暫時減緩了控制新羅的步伐,現在為了暫停戰爭,為以后的戰爭謀取時間和利益,他才來到這異國他鄉。
“殿下,禮部來消息,說是明天就可以進行和談,請我們準備好。”一名高麗守衛走進來。
“告訴大唐的禮部侍郎我明天必定準時參加。”
“是!”高地守衛又走了。
畢不安此時在家里,恨自己讀書讀的怎么這么少?原本大學的歷史老師講,高麗是因為什么原因被大唐滅了國,可自己苦思冥想就沒想起來,只記得老師說過一句話,隋唐70年只為滅一國,這國說的就是高麗,可攻打的時間是貞觀18年,再打了20幾年,可現在才快貞觀15年,怎么這就來了?
畢不安努力回想著自己上大學時候老師給他講的那些,原本那時候老師還叫他們背,畢不安就只是看了一下不想背,雖然記得到一些細節,但也就是時間線,什么具體內容只能記內容的一兩成,還要把這全部連起來,但也不能怪畢不安,畢竟都過那么多年了。
畢不安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他覺得應該進宮面圣,可又覺得面上是不是太莊重了?所以先去見了李承乾。
“你說什么?”李承乾拍了桌子不敢相信。
“老子我打他們十城,結果他們只是來拖延時間的,他們居然打算聯合新羅百濟那些小國,來攻打我大唐,那些自古就只能是我們的走狗,他居然敢咬主人。”李承乾氣的不行。
畢不安只要讓他安靜一下:“我只是推算,他們應該是要準備聯合百濟新羅,做來攻打我們,但是現在新羅國情況不明,應該還要拖一段時間,但百濟等幾個小國,完全就是在榮留王的手中,據我推算,榮留王大約可以在高麗集齊60萬大軍,再加上小國不說百萬絕對至少有80萬甚至是百萬,再加上前朝皇帝三次攻打高麗,結果沒有打成,反倒是留下了堆成山的兵器裝備,如果我推算正確,這仗不好打,極有可能打輸。”畢不安面色也不好看,他想到了前朝楊廣三次集結百萬大軍,結果還是沒打贏,最關鍵的,留下了太多的武器裝備糧食,他就是想到這里,才會坐立不安。
李承乾也面色不好看,但更多的是憤怒,剛才,畢不安來到他這里給他分析了一下高麗軍事狀態,發現極其恐怖,恐怕會成為大唐的危險。
“不行,我還是要見過面圣。”畢不安想來只有跟皇上解釋的通。
李承乾突然想到一點:“你怎么知道這么多?”
畢不安一下子動作遲緩起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解釋:“我分析的,加上多讀書。”畢不安想來這個理由最合適。
李承乾又說:“你怎么知道他們最少有60萬大軍,在我看來那小小一國最多也就20萬。”
畢不安也不知道怎么和他解釋:“不知道他們的人數戶口有沒有上報給你們。”畢不安想變向給他解釋。
李承乾想了一想說:“報了,好像96萬戶,這人還挺多。”
畢不安瞬間拍手:“你看這就對了這戶口肯定是假報說不定還有更多,如今大唐也就幾百萬戶,可他一小小的高麗居然都已經有了96萬戶,難道還不值得懷疑嗎?至少我肯定他們湊的出60萬。”
李承乾還在想這個問題,畢不安感覺到很緊張,想來還是面圣穩妥,就不和這太子殿下多做廢話,而是直接去面圣。
“皇上,皇宮外禮部侍郎說要面圣,還說關乎國家命脈。”一名太監走進來對正在看書的李世民說,李世民放下書,緩緩地抬起頭來,饒有趣味的想著,這小家伙在想什么?都說到國家命脈來了。:“讓他進來。”李世民緩緩地說了一句,繼續看著他的書,他看的當然不是書,而是地方上來的奏折。
畢不安一路上沒心情感嘆皇宮之大,只是讓太監在前面快點帶路,想著把這情況給李世民說
皇宮真的很大,走了足有半小時,這才到了李世民所在大殿外,太監讓他在外面等著,自己又去里面報了聲:“皇上,禮部侍郎到了。”
“宣。”李世民還是緩緩地說,一點都不著急外面的畢不安到底是有多急,偌大的皇宮居然半小時就到。
畢不安直接小跑到皇上面前,旁邊的那些守衛都緊張起來:“站住!”終于有一個人吼道:“禮部侍郎你大膽,皇上面前你還敢跑。”
畢不安這才忘了還有還有那三跪九叩的步驟,想來甚是心煩:“皇上臣有急事。”畢不安只是說了這一句話。
李世民饒有趣味看著他,不管畢不安到底是有多急?“什么事兒?”
畢不安想靠近李世民說,可又被守衛攔著,求助著看著李世民,李世民這才大手一揮:“都下去吧!”
“是!”守衛這才放了畢不安緩緩離開大殿。
畢不安一直跑到了李世民跟前才行禮“微臣見過皇上。”
李世民居然又拿起他那個奏折看了起來順便說聲:“免禮”
畢不安站起身來正準備自己的長篇大論,李世民卻緩緩開口:“把你急成這樣,怎么是覺得高麗會造反。”
畢不安一下子腦袋瞬間蒙了,李世民居然知道他所來自目的,這未免也太奇怪了。
李世民卻好像看破了他的心思:“當初楊廣看的出來,如今你又看出來,朕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來?也只有這件事,你才會急成那樣,聽說之前去見過太子,他應該反應挺激動的,不然朕這個反應你不可能這表情。”
畢不安緩過神來,接受了這個現實,是呀!當初楊廣看得出來,雖然自己的知道的渠道有點不正當,但也算是知道,李世民身為一國的皇帝,或者更牛的詞,千古明帝,又怎么看不出來?
“陛下怎么看出來的?”畢不安好奇的問。
“這還不簡單,之前榮留王攻打新羅,是有能力攻打下來,但他留手了,雖然表面看上去,是我大的停戰令發揮了作用,但朕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來,他是想讓新羅臣服于他的腳下好在進攻我大唐,再加上之前,百濟這幾個小國派使者去高麗說是商量經商,但明眼人都看出來,又怎么可能是商量經商?楊廣的百萬大軍,都攻不下的平壤城,那定是軍隊實力很強大,竟然這么強大,又怎么甘心做我大唐的一條乖狗?”李世民說完笑了笑,畢不安也看不出什么異味,只覺得李世民太可怕,看的居然如此透徹。
“那他們來我們長安求和,定是為了爭取時間,好去聯合諸國,他這是想舉世討唐。”畢不安加重的語調,他總覺得李世民有點漠不在意。
“舉世討糖?我怕他們舔不上一口。”李世民還是讓副冷淡的樣子。
畢不安沒聽明白:“他們現在使團應該是去新羅的路上,新羅與我大唐并不接壤,新羅王肯定會委屈求成,到時候通過這幾國的力量,據我估上起碼有一百萬大軍,而且朝鮮半島地勢平坦,糧食多的嚇人,這可不利于我們,這開國來我們糧食可沒多少。”
李世民只是笑著問他:“朝鮮半島在何方?”
畢不安才發現他說了一個不該說的詞語:“就是現在高麗所在的地方。”
李世民沒有看他,而是繼續看著手中奏折漫不經心的回道:“哦!”
畢不安真的著急了,李世民你總得來點反應好不好?你既然知道那么多為什么不想辦法,但他還是沒有表現出來,繼續問:“陛下可有應對之法?”
李世民只是淡淡的回道:“他們既然這么想要看看我大唐的風景,我就按他們一直看下去,不用回去了。”畢不安聽出了這句話的霸氣,意思就是你敢來打,我就讓你有來無回,這讓畢不安稍微心安了一點。
畢不安還是不安心的說:“我方兵力和糧草儲備不夠。”
李世民聽見這里才緩緩抬頭:“這些年只是我不想收那么多糧,打那么多地,只要我想,這天下都是我的。”
畢不安真是被嚇到了,但依舊不放心:“可我們不能無動于衷,這樣會很被動。”
李世民又看上那奏折緩緩開口:“你只需要為我大唐謀取更多利益就行,其他的你不用想,我已經想好,你走吧,天黑就出不了皇城了,我可不想留你過夜,明天我還想看你的雄辯。”李世民下了逐客令,畢不安只好走開,心里至少安穩一點,看來李世民早有預料并有都準備,是自己多心了,在歷史上,高句麗還不是被大唐所滅。
李世民看著畢不安走出大殿的聲音,緩緩對著另一邊空氣說:“你看出來了嗎?這小子不是尋常之物啊,他能看出這點,還能指出我大唐的兵力糧食不夠,想來他應該是有應對之法,不過照我已經有了應對之法,倒是很想看他明天會怎么樣。”
從另一邊緩緩走出一個身影,不就是那和陛下棋的豆盧寬。
“此人能看出我也想不到,看來給多觀察觀察。”
(不要認為這是多大個事兒,其實只是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