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墨曉箏準時在寅時醒來,這是宮里養成的習慣。書洛已經端著臉盆在門外候著。
嚴格按照禮儀打扮——身穿墨蘭煙雨衣衫,外套緞織掐花對襟外裳,下著青曦雨絲淡色百褶裙,梳流云髻,插上那只雨蝶銀質發簪,外加兩朵青色珠花,簡潔素麗,沉穩大方。
隨后吃了塊云片糕,把昨夜做的煎餅裝進食盒,再把食盒裝入挎包,由書洛在后面提著。墨曉箏便去禧壽坊請安。
她是第一個到的,天才蒙蒙亮,昨夜下了些許小雨,地上有些濕漉漉的。老夫人的親信嬤嬤出來告訴她們,老夫人還未醒來。墨曉箏帶著手提她自制挎包的書洛,站在禧壽坊門口靜靜等待。望著禧壽坊的大門,墨曉箏按照上一次的經驗,在心里慢慢給自己安了一個計劃表:一、弄清楚這里的人物關系。二、才來到這里一天,得了解一下這位三小姐平素的喜好。三、試著交到一個盟友……盤算間,一位身穿見縷金云燕月花紗裙的女子走了過來,端莊、沉穩。后面跟著兩個丫鬟,那女子摸約十四歲。女子見墨曉箏立在禧壽坊門前,先是有些錯愕,然后一臉憐惜地走過來:“三妹妹?這次你可比大姐姐還要到得早呢!”
墨曉箏福禮:“大姐姐安好,此祝康吉。”
那女子臉上的憐惜更甚,嘆道:“似乎,四妹妹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墨曉箏從那女子的眼中讀到了無限憐惜和點點示好,寒冷的氣質立刻收斂了幾分:“大姐姐說甚呢!畢竟禮不可廢。”
那女子微微點頭,便不再說話,和墨曉箏一起靜靜地等候。
不久,一名身著輕霧撒花淡藍蝴蝶長裙的斯文女子身后跟著兩個丫鬟,身邊一個身穿月牙暮煙羅裙的可愛女孩,也到了門口。那嬤嬤又開了門,這次是讓她們進去的。
老王妃已經滿頭銀絲,身旁坐著兩位夫人,身后候著幾個小丫鬟。那嬤嬤把她們引進來,便站立在了一旁。
四姐妹給老王妃和那兩位婦女見了禮,墨曉箏才得知,現在的綸王是大老爺,年齡稍小的夫人是王妃怡氏,慈善眉目的是三夫人容氏。長姐閨名墨安初,二小姐叫墨安瑯,四妹妹是墨宣簪。墨家分了家,便是大房二房三房沒分,住在綸王府,便不用去記太多名字了。
那墨安瑯聲音細細的:“我們姐妹似乎來早了,不知祖母可曾用膳?”
老王妃很溫和:“未曾,正好,你們便坐下一同用膳吧。”
小丫鬟們搬過來桌子,上了膳食:芝麻包子、清粥、芙蓉蒸蛋和幾個饃饃和一壺茶。簡單、家常。
謝過、坐下。墨曉箏擺上了自己的玉米茶味小煎餅。老王妃將信將疑地嘗了一口,倒很合胃口。
墨安瑯夾了一只,慢慢嚼來,只覺得清香、特別,驚覺姐妹中臥虎藏龍,便一下子紅了眼睛。
墨宣簪看了過來:“二姐姐?”
王妃也看到了墨安瑯微紅的眼眶:“安瑯這是怎么了?”
墨安瑯眼眸中盡是關心,握住一旁墨曉箏的手:“三妹妹……”又極力忍住眼淚:“勞大伯母費心了,安瑯無事……只是覺著,三妹妹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又極其認真地看著墨曉箏“三妹妹,你沒有了父親母親,以后,二姐就做你的爹娘!不必這樣,做這些餅子來費心討好祖母,好嗎?”
墨曉箏畢竟縱橫后宮數年,一眼看透,心里冷笑數聲,面上確實感動和疑惑交織的情緒,哽咽:“二姐姐……二姐姐真是菩薩心腸……可是……可是妹妹……”突然止住的哽咽,有些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這是昨夜快睡下時發現的,今早起了個大早,不想做多了……”也認真道“曉箏的爹娘,只有兩人!縱使他們……去了,但是,這也是曉箏的爹娘,唯一的!二姐姐很好,但是曉箏不想亂了輩分,也不想做那拋棄生育之恩的人。”
老王妃看著似乎在強忍著淚意的墨曉箏,頓時聯想到了“不孝”,嚴厲地看向墨安瑯:“瑯丫頭,這第一天請安,規矩你也許不懂,但是這‘孝、義、忠’三字,你得明白。”
墨安瑯委屈地點點頭,幽怨地看著墨曉箏:“三妹妹……姐姐好心好意……也罷了。三妹妹,只要你記住,姐姐永遠對你只有好!”
墨曉箏微微扯扯嘴角:“可是……瑯姐姐,曉箏有個不情之請——可以不要提起曉箏的爹娘嗎?”
墨宣簪喝了一口粥:“三姐姐二姐姐,吃啊,看妹妹都快把小煎餅搶完了。”又突然反應過來,有些憨憨地問:“三姐姐此話怎講?”
墨曉箏夾了一只煎餅,對著墨宣簪諄諄教導:“四妹妹,你沒看到二姐姐提到父親母親的時候,祖母的神色黯了黯嗎?這……三姐姐可以容忍這種無心之錯,但是壞了老人家心情可就不好了……”
墨宣簪雖然可愛微微有些憨憨的,但是第六感十分靈敏,嚼著芝麻包子鼓鼓小圓臉恍然大悟狀。
王妃向墨曉箏投去欣慰的眼神,這孩子,真有她娘當年的風范:“曉箏,你娘親曾經為你囑托過她當年的一位朋友,姓韶,名音末,祁夫人。正好她要回京了,便是你以后的師父。”
墨曉箏乖巧地應了,又有些疑惑道:“祖母,曉箏有一事不解。”
老王妃慈和地笑笑:“有何事不解?”
墨曉箏睜著大眼睛:“按規矩來,應是人人平等,可是曉箏和四妹妹,為何一人只有一個丫鬟?”
墨安瑯耐心地解釋:“三妹妹,這是長幼有序,也是規矩呢。二姐姐那里有《閨訓》,不然給妹妹看看,了解一下這些,以后出了門,才不會丟了墨家的臉面。要知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不等三夫人說話,墨安初就看向墨曉箏:“怎么這之前也沒有聽妹妹提起過?也是了,管家權是母親和大伯母分管的,挺亂的。”又嚴肅地盯著墨安瑯:“二妹妹的規矩也該好好學學了。也要知道,嫡庶有別!”又看向老王妃“祖母,這樣傳出去可是會說我們墨府照顧不周的!”
三夫人一臉歉疚地看著墨曉箏和墨宣簪:“是三嬸疏忽了。去年年底原本想著把丫鬟的事兒給辦了,結果……”又看著老王妃“這里是兒媳在管,是兒媳的錯,兒媳疏忽了。”
墨安瑯也臉色蒼白道:“是瑯兒沒有學好規矩……”這以后,絕不能掉以輕心!
老王妃對著王妃和三夫人交代:“那你們找個日子,把丫鬟的事情辦了。”
王妃和三夫人趕緊應了,早膳也用完了,王妃和三夫人又向老王妃匯報了幾句王府近況之后,墨曉箏幾個便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