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知行合一(上)
- 九九而歸一
- 賬號注銷勿擾
- 1073字
- 2020-04-21 06:00:00
我感覺我在一團黑暗中下墜,比澤爾的話依然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熟悉的聲音傳來:
“我只能陪你到這里了。從這一世開始,你要獨立成長了,我們有緣再見。”
直覺的話,第一次如此清晰有力。
我猛然睜眼。先前攥在手中的碎骨仿佛要印證直覺所說,融入了左手手背,成了一抹淡淡的印記。
我知道,從此,我只能靠我自己了。
現在的我,是新上任的豫章知府,是不被朝廷看好的官員,只有我的老師張儒語支持這一任命。
他在餞行時給我的贈言讓我記憶猶新:“有時間不妨翻閱《王文成公全書》,你會有所獲的。”言罷,他便將那本書贈與我。
王守仁,別號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謚號“文成”。
到了豫章之后,隨行的李參道說道:“大人,我已經打聽過這一帶的大致情況了,地頭蛇較多。若是掃除了此類障礙,必能使豫章民風和諧。”
李參道是老師為我尋找的助手,忠心耿耿。
“上一任知府沒有管嗎?”我問道。
“他原本是想整頓的,沒想到,”李參道的聲音減弱了,湊到我耳邊悄聲道:
“被惡霸多次恐嚇,加之當地官吏對此不冷不熱,他也無法,沒多久便致仕了。”
“依我來看,官吏定是得了惡霸們的好處的。”曾在萬人之上的位置待了三年多,這點伎倆一眼就能看穿。
只是這應該如何解決?是苦口婆心的說服,還是大動干戈的動武?或許都不對。
“參道,這件事情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我抬頭,注視著他。
他想了想,露出了為難的表情:“我也是第一次隨大人出來歷練,這種事嘛,可不可以先嘗試說服,不行再武力解決?”
“不可。那些惡霸眼中早已沒有文人儒術,勸說只能是白費口舌。若是動武,兩敗俱傷傷了和氣,會為我們之后的整治帶來障礙。”
我又思量了一番:“你打聽情況的時候,有沒有詢問本地的賢士有哪些?”
“有一位名叫吳若的人,人說他十分沉穩,不如我去找他?”李參道如同找到了救星,興奮了起來。
“我們改日上門拜訪他吧,有事相求,尊重為要。”我站起身,性格沉穩嗎?那剛好是與我這心直口快的個性互補了。
這天晚上,我嘗試著通過從儒家經典中獲取一些經驗。沒想到,茫茫書海中,我居然一無所獲。
我第一次質疑,或許我堅持了這么久的原則是完全錯誤的,它的道德準則無誤,但是可行性幾乎為零。
真正決定大多數人行為的,是另一樣東西。
所以,我要推翻過往的一切,從頭開始構建我的價值觀。
這時,我想起了老師的話,便拿出那本《王文成公全書》,開始逐字逐句地琢磨。
之后,我又尋得一本《傳習錄》,其間記載了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在這兩本著作的影響之下,我的價值觀開始逐步完整。
半個月過后,我找到了那一樣東西——利益。人都是自私的追逐利益的動物,抓住這一點,便是整治惡霸的關鍵。
具體事宜,我想還是得拜訪一下吳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