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菩音寺內誰人包藏禍心
- 神尊眉眼儲星光
- 十月流景
- 4217字
- 2020-03-24 17:51:47
龍疏狠狠地瞪了金重水一眼,沖著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剛想著轉身朝屋內解釋一番,扭頭便撞上了一只渾身溜圓的物件。
待她還未瞧個真切,耳邊便響起個熟悉的聲音:“小疏,小疏,小疏。”
“嗯?小獅駝?”龍疏將面前生生拱到我懷里的龐然大物看了個真切,又摸了摸獅駝右耳處,那自小便帶著的大紅鈴鐺,才將這快要高出自己許多的獅駝抱進懷里。
邊摸著手下那柔順的長毛邊道:“唉,這多些天沒見,我們家獅駝都長這么大了,還俊俏了不少,大哥將你喂養的真好。”
這懷里的獅子聞言翻了翻白眼,喉嚨里深淺的冒出幾句低吼,嗷嗷嗚嗚的,像是委屈壞了的模樣。這小獅駝自幼在龍疏身旁長大,但后來有一回醉酒,讓她硬生生給綁了個大紅蝴蝶結,去送給大哥當生日禮物了。
為此她還苦惱了許久,但無奈送出去的獅駝潑出去的水,反正她與大哥同在龍宮,便也能日日見著他。直到后來,她這作天作地的幾次逃出龍宮,才與他分離開。
龍疏一臉疑惑,且又問他,“大哥來了有段時日了,你怎么才來我這,方才去做什么了?”
龍恪的聲音在后響起,“他啊,方才馱我在云頭時,瞧著那御膳房里的點心香甜可口,便直接丟下我去霍亂御膳房了,怕是此番吃飽了才想起來他還有個主人。”
獅駝理都不理后頭說話的那人,兀自的抬起厚軟的大爪子,拉著龍疏的手朝身上落下,龍疏順著他的毛乎乎的大爪子朝他身上看去,這小獅駝穿著的鞍衣上的兩邊口袋都鼓鼓囊囊的,龍疏便伸手拿過來,獅駝與她道:“小疏,這些點心都是我帶給你的,你吃。”
龍恪在后嘲諷道:“喲,還沒忘給小疏帶著。”
小獅駝在龍疏懷里恨恨的扭過頭去,抬頭便對身后的龍恪道:“你看我像是想理你的樣子嗎?”
龍恪:“……”這個見色忘義,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無情無義,見昔日主任忘了現在主人的孽畜!!!
皇宮三十里外,東郊小路。
龍疏騎在止安親自為她挑選的雪白駿馬之上,頗為無奈的對身旁同是一駒白馬的金重水:“金大人,從皇宮里到現在,你已經盯著我家大哥看了有半個時辰了,怎么?你看他長得俊俏,要委身與他嗎?”
“去去去!”
龍疏笑道:“那你一個勁兒的盯著他看干嘛?”
金大人十分驚恐的往她這邊歪歪頭,低聲下氣道:“縱使我身為大理寺卿的這些年,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案子見過那么多,可這……會開口說話的獅子,你告訴我是品種的緣故,我好歹有個接受的過程。”
“哦。那你慢慢緩和。”龍疏心想,反正之前她與宇文止安初相識那會兒,就是這樣同他解釋的。
這會兒路程才過半,龍疏坐在馬上往前側了側身子,又順手將懷里的手絹拿過來半遮在臉上,才勉強舒服了些。
此番路程的第一站為,順著東郊這條路到盡頭的那座在半山腰的寺廟,名喚菩音寺,是先帝在世時建成的,這些年在希玨有了幾分地位,香火甚旺,且來往上香供奉的賓客絡繹不絕。
若那白小舟喜歡之人,果真是這座寺廟的和尚,那事情就好辦多了。因為此處千百年來受皇恩庇護,這寺廟又設在天子腳下,如此一來,她們仰仗著宇文止安王爺的身份查案,過程就變得順暢了些。
小獅駝在東郊時就隱匿于叢林間了,沒有跟著人們過來,所以龍疏和自家大哥同騎一乘,他勒著韁繩,龍疏在他身后,自打她來到龍宮起,她打自家大哥的注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果然很耐看,人長得又俊俏。
龍疏坐在后面,心思開始慢慢飄散。突得一個聲音過來打斷了她的思緒:“垂涎長兄,這罪名可不輕。”
龍疏轉頭朝頭頂看去,果然,那尊神正舒舒服服的躺在云端,歪著頭看自己。
她恭敬的朝上遞了個話:“神尊,你能告訴我為何我都能發現你,我大哥卻半分都無察覺嗎?”
松堯道:“因為修為不夠。”
這半死不活的語氣,讓人聽著很是來氣。龍疏仰頭又遞上去一句話:“神尊,你突然現身于此,可是有什么事要囑托?”
“嗯,確實有事。”
她靜靜的等他下文,只聽那神尊道:“那和尚法號渡明,原先是個正殿里念經打坐的小和尚,但犯了戒律,被寺廟里的長老趕到后院挑水澆地了。”
“哦?”龍疏瞬間來了精神,問道:“那渡明和尚可是白小舟思慕的人?”
卻沒料想這神往云頭倚了倚,聲音慵懶道:“本尊并非閑人。”言下之意便是,我已經告訴了你線索,剩下的事就要你自己去查了。
聲音落下,云頭轉瞬間便消匿在朗朗晴空。
留龍疏自己一個人在這顛簸的馬背上,做鵪鶉狀。她往前伸了伸脖子,拽著龍恪的衣角問道:“大哥,昭星一品的神仙平日里很辛勞嗎?”
龍恪道:“昭星一品的神仙就那三位,大梵佛祖每年都要在西方圣地開壇講經,南海仙翁她老人家兩耳不聞外事,除了幾個親傳弟子外,別的仙家很難見到,而七城的松堯神尊,縱使在三位神仙權勢最大,但身處凡塵間,無心管旁事,身旁還有魔君鬼帝兩位幫扶,許是三位神仙里最是逍遙自在的一位神仙了。”
看吧,看吧,她就知道!!!松堯那樣整日恨不得閑毛病來的品性,他會忙碌?真是笑死神仙了。
菩音寺外,往來的人果真不少,寺外又不少裝飾華麗的馬車停駐,像是官家子女或是夫人,綾羅綢緞的穿在身上,臨走也會留下不少香油錢。
龍疏嘖舌,不得不說,那神尊的話確實為他們剩下不少麻煩。她直接領著金重水去了寺廟后院的田園處,金重水見慣了在龍疏身邊發生的蹊蹺事,干脆也不問了,直接走在龍疏前頭,比她這唯一知情人走的還要快上幾步。
院子不小,長著些綠油油的小菜,看樣子,渡明和尚將它們照顧的很好。園子旁邊有兩座茅草屋,一座破亂,一座工整,屋子旁邊還放著些農具,兩張扁擔,四個木桶。
金重水還未將這四下的環境看得透徹,那院子依著紅墻的拐角處,傳來一陣稀碎的腳步聲,隨后,那聲音越來越近……
“好啊,渡明,你可算是回來了,我可不是主持師兄,平白受你蒙惑……”
這番話極有意思,像是在引著旁人去探究這兩三句話背后的意思一樣。龍疏抬眼朝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一個前殿方丈打扮的半老和尚,身后跟著三個拿著長棍的小和尚。
他們瞧見了龍疏等人,龍疏四人自然也瞧見了他們。待金重水想要上前時,他們卻有幾分想要后退的意思。
“你,你們是何人?!”
龍疏笑著上前,反問他:“你們又是何人?”
那人還未開口,身后的一個小和尚率先張了嘴:“放肆,不得對凈空方丈無禮!此乃我佛門凈地,你們這些外人快快離去。”
龍疏嘴角揚了揚:關鍵時候,要的就是這些蠢笨到自報家門之人。
龍恪上前走了兩步,將前頭的龍疏拽了回來,頗有禮貌道:“凈空方丈見諒,家妹還小。我們此番是來找一個法號叫渡明的小師父,方才聽方丈所言,好像認得這位小師父?”
凈空一聽這話倒是少了些懼怕,皺著眉頭朝龍恪問道:“你們找渡明那個孽障所為何事?”
“孽障?”金重水問道:“為何要如此稱他?”
“哼,你們是不知道,這人將我菩音寺的臉面都丟干凈了不說,之前還整日跪在大殿前求主持的原諒,讓前來進香的賓客看了不少笑話,我們凈空方丈顧忌寺里的名聲,便吩咐將其打發來了這院子里干苦力,也好借此減去自己的罪行。誰知道,他這來了還未半個月,就不見了人影。先前有寺里的師兄在山下見著他時,竟見他懷里攬著位女子,還吃花酒。”
龍疏上前又是一問:“是哪位師傅見著了他?”
“這……”
凈空主持上前說了句:“你們到底是何人?為什么要打聽渡明的事?”
龍疏朝后面的金重水擺了擺手,這人兩步上前,自腰間掏出了塊墨色的腰牌,抬手擺正了放到拿群和尚面前:“在下大理寺卿金重水,那渡明與我們所調查的一樁案件有關,例行公事,還請各位師父們,見諒。”
方才還一副不陰不陽的凈空方丈,瞬間來了精神,朝著金重水便是璀璨一笑:“原來是金大人,貧僧有失遠迎,諸位前殿請,貧道去請主持師兄。”
龍疏笑著跟在自家大哥身后朝前殿走去,心下想著:許是自己道行還淺,印象里見到的和尚,都是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樣,無論官位高低,身份卑賤,他們皆同一對待。
可凈空方丈這幅信手拈來的諂媚姿態,著實有些意思。佛祖說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世間萬物可大可小,在這樣的和尚嘴里對渡明的評判,絕不會是他身后之人所說的那樣簡單。
果真,菩音寺大殿后。
一個小和尚將四杯溫熱的清水端了上來,龍疏不想勞煩那位小師父,便直接伸手,自己端了來。可她這手還未接利索,那小師父的手就松開了,端水的盤子一抖,杯子里的水盡數灑在自己身上。
“對不起,對不起,是我不小心,對不起……”
龍疏不是那般好擺架子的人,更何況這水也不熱,她便大大方方的擺了擺手,對那小師父說了句:“無事。”
止安沒說半句,只是在懷里掏出了塊手帕塞給了身旁人。
龍疏復又沖他笑笑。自然,也沒忽略一旁自家那大哥快要繃不住的嘴角。龍疏朝自家大哥眨眨眼,本意是叫他收了那瘆人的笑意,誰知道他會錯了什么意,又沖自己眨了回來。
主持方丈一臉歉意對桌上一眾人道:“抱歉,這位女施主。渡元這孩子是剛被差來做這端茶送水的活,之前這事都是渡明在做。”
龍疏點頭,又道了句:“主持您言重了,我無事。”既然我又問道,“您可否跟我們說說關于渡明小師父的事,越詳細越好。”
主持朝外望去,眼里有些失望,還有些遺憾:“五年前,渡明那孩子,和渡元,渡凡,渡川一同來到我們菩音寺。渡明這孩子生性聰慧,心地又萬般善良,老衲便將他喚了來,帶到身邊,每日許他進殿頌念佛教。這五年過去了,渡明也變得越發順我心意了,老衲便有意在我圓寂之時將這主持之位傳與他。”
龍疏作疑問道:“那寺里的幾位方丈定有怨言吧?”
主持點點頭,“凈空他第一個出來反對,說我被渡明的偽善蒙蔽了雙眼,在寺內處處找尋渡明的麻煩,老衲都看在眼里。再后來,渡明不知為何,莫名的失蹤了一段時日,老衲派人尋遍了寺內外,都沒有尋到。后來一天晨起,他回來了,身上帶著些傷痕,看著很嚇人,我將他交到房中,問他發生了何事,但他閉口不言,只是說自己在下山的時候失足,滾落崖底,后來得有心人搭救,這才勉強撿回了條命。
他執這樣的說辭,老衲雖不信但也依了他,沒再將此事過問下去。可好景不長,寺內有弟子回來告訴我,所是在山下見渡明與一女子摟摟抱抱不成體統。還要我前去,將他逐出寺門。老衲趕到下山時,那女子已經不見了蹤影,只剩渡明愣愣的站在那山門旁,兩只手被凈空派去的人死死的錮在身后。
老衲問他,可與那女子有所牽扯,他道,并無。可這寺規嚴明,我便將他遣去藏經閣抄錄佛經十天。可這十天期限未到,便又有前院的弟子前來稟報,說是在山下的長亭里看見了渡明,他衣衫盡開,仰躺在長亭處,懷里攬著位衣著鮮麗的女子,一旁的桌上還放了兩壇子美酒,四碟肉肴。
菩音寺明律禁止的五條戒律他犯了四條,殺生,飲酒,邪淫,私逃出門。如此一來饒是老衲再想保他也無濟于事,可偏偏這孩子閉口沒有解釋,自始至終只是說一句,弟子沒有。我本想將他逐出山門,也好省了那一百三十棍的懲戒。可這孩子在寺前足足跪了五日,求我不要將他逐出菩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