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叫你來呢,是想跟你說一說你家孩子的近況。”
辦公室里,兩個成年男性面對面坐著交談。其中一個是孔老師,另一個是被叫來的家長馮建設。至于叫他來學校的目的,就是孔老師想要聊聊關于他孩子的問題。
“好的好的,老師你說。這小子最近是不是在學校里惹事了?老師你告訴我,我回去肯定教訓他。”馮建設這還是第一次被叫來學校,有些緊張的搓搓手,準備全力配合老師的工作。
孔老師擺擺手,讓他別那么激動:“你放心一些,你家孩子沒惹事,今天找你來是因為一些其他事情。”
“好的好的,老師你說,什么事?”馮建設腰桿挺得筆直,雙手放在椅子扶手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饒是孔老師讓他放松些也沒半點效果,不知不覺間,就連孔老師自己也被馮建設影響,下意識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
“那個,事情我就長話短說了,前幾天馮建陽因為跟人打架被通報批評了。可能受了點傷,最近需要回家幾天,最好養養身體,過段時間確保沒問題了再回來學習。”孔老師飛快地把發生在馮建陽身上的事情和后續處理說了一遍。
“這個沒問題,那孩子在哪?我把他帶回去就是了。”馮建設皺了皺眉,像是想說點什么,最后還是沒說什么,畢竟是家事沒必要告訴老師。
“他現在正上課,一會下課他就過來。”孔老師點點頭,繼續說,“我今天找你來呢,是還有另外一個事情要說。”
孔老師組織了一下措辭,才繼續說:“通報批評之后,我問了馮建陽事情的起因和經過。他說是因為那人一直偷他東西,直到那天被他抓到了現行,但是那人拒不承認。他們就打起來了。”
“孔老師,這有什么問題嗎?我覺得我的孩子做得很對啊。”馮建設仔仔細細的把孔老師說的話回想了兩遍,不覺得自己兒子做錯了什么。
“你先別著急,我沒說這件事有問題。實話說,我是很支持他抓小偷的,就是因為支持他,所以我據理力爭,他才能得個通報批評。不然按照我們學校的處罰規定,他肯定會被記過處分的。”馮老師安撫著馮建設的情緒,“主要是我聽馮建陽的意思,那人已經偷了他不少東西了,最嚴重的一次是他周日晚上剛到學校不久,那一周的生活費好幾百塊錢就都被偷了。但我作為班主任,事前居然完全不知道這些事情。”
“孔老師,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這孩子身上發生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告訴老師。我也私底下問了幾個跟他關系好的同學,都說沒有找他們借過錢。也不知道他丟生活費那周是怎么度過的。”孔老師說起這件事情,眉眼間都滿是擔憂的神情,“我懷疑這孩子可能心理上有什么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遇到困難,求助朋友和老師是很正常的情況。但馮建陽的情況確實是太過于特殊了。”
事實上,孔老師自己也不是很確定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這畢竟只是她的個人猜測。先前他在跟其他老師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那些老師都覺得是她太過于敏感了,勸她別想太多。只是她越想越覺得不對,和馮建陽比起來,同班的其他同學都是有點芝麻大小的事情都會來找他,所以她還是決定要跟馮建陽的家長說一下這個事情,希望能夠引起重視。
“是這樣的老師,我兒子他從小就特別懂事,遇到任何問題都能自己解決。從小到大,他就沒有麻煩過我和他媽,基本上有什么問題都是他自己處理。”馮建設的語氣頗為驕傲,顯然,兒子的懂事源自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
“是這樣么……”孔老師喃喃道。
“他一個男人,遇到事情就應該自己解決,總想著找人幫忙怎么行。”馮建設無所謂的擺了擺手,“他不可能有什么心理問題,他是我兒子,我很清楚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小到大他就沒少被人夸懂事,老師你也別太擔心了。”
“好吧。”孔老師嘆了口氣,無論有事沒事,至少自己要傳達的信息是傳達到了,剩下的就交給他家里人自己解決吧。
看到馮建陽的情況,孔老師想起了自家女兒,雖然還小,但卻是頑皮得很,但凡是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只要記得都會在晚上回家后跟她說一遍,還會粘著她想要這想要那的,不給她買吧,她還會不高興。和馮建陽比起來,自然是一點都不懂事,不過孔老師覺得,比起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話,那還是自家女兒更好一些,至少她能知道自己女兒有沒有不開心,有沒有遇到什么麻煩。孔老師覺得,孩子太小,不應該給他們施加太多的壓力。
兩人隨后又說了些其他事情,孔老師重點表揚了馮建陽的學習態度,無論是上課聽講還是課后習題,或者是下堂課的預習,都做得很好,在班上樹了很好的學習榜樣。在班上也很幫助同學,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
“那都是他應該做的。”馮建設微微地笑了笑。
下課鈴聲響起,馮建陽不到兩分鐘就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要回家休整好幾天,馮建陽幾乎把用得上的課本和習題冊都帶上了,背上背著一個不小的書包,所有東西都滿滿當當地塞在里面。
“那,孔老師,我們就先走了。”
看見馮建陽到辦公室,馮建設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把馮建陽拉到自己懷里,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嗯。”孔老師轉頭看向馮建陽,“你先回去休息幾天,過幾天我通知你返校。”
“嗯,謝謝孔老師。”
馮建陽含著笑,看起來心情很好,仿佛前幾天跟人打架的不是他。
“孔老師再見。”馮建陽說完,跟他爸一起離開了。
孔老師跟著笑了笑:“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