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的經歷讓我們嘆為觀止。
(一)愛吃肉的大爺
你別笑,有位大爺真奇妙;他有名字,可人們就是喜歡叫他“肉娃。”
“肉娃”不是因為他身上肉多,而是他從小就喜歡吃肉,專挑肥肉。
他吃肉是他的飲食愛好,也有另一個緣故;假如他患了普通感冒,只要吃肉,保準肉到病除。
他吃肉很生猛,沒到兩三斤筷子絕不罷休;他話真多,一邊吃一邊還喋喋不休;他還是個酒袋子,沒有古人的豪爽性子,粗魯的抱著酒瓶子“咕嚕嚕”一氣喝個痛快,仿佛酒對他有仇似的。
(二)愛喝油的大爺
我最怕與鄉下傳統觀念深的老人們聚餐,有些時候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坐到底;每次看我專挑瘦的吃,就認為我體質差,不吃肥肉養不肥,沒福氣,還不漂亮,一邊嫌棄我一邊就自顧自拿起筷子直往我碗里夾“肥肉,”直到碗里堆成小山為止;見我眼珠子瞪出來了,以為我不樂意,氣的鼻子歪起老遠,又是對我一通的嫌棄;有好幾次還是旁邊其他的老人家看不過去忍不住才出手勸道,最老人才停止夸夸其談。
媽呀,現在想起來那個場景還心有余悸。沒錯,我的故鄉一帶還有人傳承“以胖為美”的思想,他們認為“胖”是一個人的風水,體現一個家庭的福氣,是招財的象征,一句話就是越胖越好;還有胖是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他們認為胖的心地善良,態度和藹,不胖的,特別是腮上無肉的人做事最可惡,一切看重的是利益沒有同情心;可在中醫健康指南上,適當的胖還可以,太胖就不正常了;行動不便,還有諸多不利因素;還有人的好壞不是肥胖就能決定的,肥胖是反映一個人的經濟收支情況的差別,工資多就吃的好,反之,拮據點;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除了生長環境因素,還有對社會變化的一種思想反應。
說著說著又扯遠了,言歸正傳。有位大爺體質特殊,一吃肉就鬧肚子,牙齒健康的時候可以吃瘦肉,隨著年歲增加,牙齒脫落,吃肉卻成了難題。
別急,他練了一手功夫,讓我們大驚不止。
那就是他愛上了“喝油。”不是“菜油”必須是“肥肉油,”就是把肥肉切片在干鍋里炸出油,裝在碗里翻騰冷卻后,溫度適宜就像水滸傳英雄好漢喝酒一樣,爽快的端著油碗一昂頭就“咕嚕咕嚕”把油干的一干二凈。
每次家里炒肉,都的為他準備新鮮的原汁原味的“一碗油。”
你敢這樣挑戰直接喝“油”嗎?我不敢,我一聞到那個味兒就跑了,油膩膩的,心慌了。
(三)胖子不一般
出門走在路上后面有人叫我的名字,我條件反應的回頭一見是個陌生男子,高高大大,不胖不瘦,二十五六左右,穿著得體,一看是個五好青年不像個騙子;頓時腦袋里一轉,再搜腸刮肚印象里實在沒那個人的面貌,認為是聽錯了,或許叫到同名字的人吧,轉身準備繼續走。
誰知那人因得不到回應,不滿的,突然上前一把攔住我,一邊又興奮的又叫我的名字一遍;我被他的舉動嚇的半死,呆站在原地,又莫名其妙的問道:“我們認識嗎?”
那人一聽我不認識,氣的大跳起來,低吼一聲:“靠,老同學,我們是同桌呀,你居然把我忘了?”說完假哭用手揩淚,一副痛心疾首,看起來被人拋棄的樣子。
其間有行走的路人看他可憐的模樣,紛紛回頭看著我,認為我是那個欺負他那個十惡不赦的壞蛋。
望著路人幽怨的目光,又捉住他飄過來得意的眼光,我惱羞成怒,心里罵道:你這個天殺的,你找死不成。挽起袖子正要動手揍人,不動手那就對不起“欺負”兩個字,對方見架勢不對,馬上不哭了,川劇變臉的一副嬉皮笑臉,不停的說好話,并告訴我,介紹他自己。
原來他就是我就讀初中第一學期從外地轉學來的同桌。真是男大十八變,從矮子升級成了比我還高的人,我當年比他高現在卻比他矮了很多,看了真藍瘦。上天真不公平,心里真是嫉妒,哼!
悄悄告訴你,我的這個同桌還是個胖子,是班上第一“胖。”他姓鄭,大家順便叫他“鄭胖子!”
別看他胖,他很能吃,特愛吃“扣肉”(扣肉:農村席桌上用肥肉切片一起在鍋里蒸熟的,有的用油炸熟的一類美食)一吃就是一大碗,還養一身的膘;走起路來,風就被嚇跑,身上像套了個“呼啦圈”一圈一圈的左右轉,跑起來又像“波浪”似的,漾起圈圈漣漪,估計游泳魚蝦也能被大膘動物驚的躲起來吧;夏天,我能肯定他的頭上能蒸出一張雞蛋餅,他愛運動,每次回教室都能看到他的頭上像煙囪的煙子一股股冒出來,又像冰箱冷凍的那股白汽,要是扣個蒸餾器瓶是不是要蒸餾很多的蒸餾水。
我的笑點低,又是愛笑的孩子;知道他是誰后,想起那時候傻里傻氣的胖子帶給我們的幽默,我就失常一樣的蹲著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起來,不顧路人用看神經病的眼光看著我,一邊揉著痛起來的肚子。
他尷尬的站在一旁,一臉莫名其妙,一副委屈怨婦般的眼神看著我;很久很久我笑夠了才悠悠叫了句“胖子……,哈哈……!”最后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他也無奈,也跟著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