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總覺得在某些方面,動物比我們人類還聰明。
(一)會爬梯的家禽
外婆家養了一群雞,有一只非常特別,聰明伶俐,能歌善舞;除了喙的上側一邊先天帶來一點小瑕疵,它看一眼什么都懂。
屋外有一棵高大的梨樹,春天滿樹長白羽,秋天碩果累累;一個個麻黃的鴨梨掛滿枝頭,似掛滿一樹的金色的鈴鐺,風過,滿樹左右搖晃,摩擦著樹葉嘩啦嘩啦的輕響。
那只雞有個奇怪的名字,因為喙的緣故,取名叫“缺嘴殼。”它叫起來有點像破嗓門,有點像八齡老人漏風的聲音。
夏天,家人喜歡依靠梨樹搭建一個大涼棚,白天在上面曬糧食,夜晚在上面躺著歇涼,一邊聊著有趣的故事;我們小孩子們就圍在一堆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其實,家人可以直接在屋外的平地上曬糧食,只是飼養家禽太多,家禽們個個太精明,很高的辨識能力,看到主人暴曬的食物新鮮又可口,專門不吃自己盆子里的食物,偏偏圍在主人曬著的糧食周圍打轉趁主人沒發現就趕緊跑來偷吃;家人沒辦法才想法搭建涼棚。
一個夏天,家人搭放梯子在涼棚邊緣,走上去翻曬了上面的糧食,因太陽太毒辣,不一會兒汗流浹背,承受不住炎熱的天氣,頭暈目眩馬不停蹄的走下梯子跑進屋去歇息。
就在這當兒,“缺嘴殼”見沒人,順著家人忘記移走的梯子一節一節輕松往上跳,在涼棚上托住鴨梨的地方停下來,一下一下的吃起了梨子來。
等家人發現時,梨子還是梨子,只不過是半個梨殼;那只雞太有心計了,它吃梨子與眾不同,被它吃過的梨子面對房屋方向是完好無損,迷惑眾人耳目,可是走上涼棚去見另一邊時,梨子已經是殘缺不全,只留下半個空心。
被它吃過的梨子可不止一個,接觸涼棚附近的梨子被它吃的差不多了。
話說回來,是外婆他們粗心大意,沒有防備之心,開始見家里的家禽個個規矩,以為它們不會爬樓梯。
要不是二姨想吃梨子爬上涼棚及時發現,手里的梨子個個慘不忍睹,藝術又高明,甚至及時撤走樓梯,不然,整樹的梨子被“缺嘴殼”破壞了也不知道呀!
你說,我家里的小動物是不是厲害呢!
(二)團子的急呀
在“宅家抗疫”特殊期間,我的媽媽是家里工作單位最先通知復工的,為了防止意外,媽媽一路上的必需品都是自家必備的。
我的媽媽身體有點不適,經常暈車,除了在購買治愈暈車的物品外,餐食一律都是自制的。
我的媽媽在飲食上追求簡單,清一淡的,除了帶一瓶水路上解渴,飽腹的就是自烤餅干和一袋饅頭。
說到制作饅頭,這不是我的強項;饅頭發酵不是時間短了蒸熟就是太死板,時間長了就是太吃起來太松軟,就是變形不好看;每次都無法做到美食店家一模一樣的樣子,這讓我很郁悶。
饅頭蒸熟,等媽媽把一路所需要的份量裝袋足夠,剩下的就是大家吃著玩。
就在媽媽裝饅頭的時候,外公囑咐媽媽多準備些,媽媽擔心自己吃不完就回復不要;就這樣爭來爭去,惹得腳下的團子著急萬分,忍不住對著媽媽“呼呼……”狂叫,仿佛在同意外公的主意不錯。
一家人聽到團子的聲音,接下來是一片哈哈大笑。
那個晚上,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