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希望(三)
- 期待春暖花開的日子
- 青青子裳
- 3757字
- 2020-03-26 17:42:59
無論越過多少風霜雨雪,寒冷陰暗,總有一個春天會為我們執著等待,深情駐足,相約走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和著溫煦的風,輕輕唱起舊時的歌:陽光總在風雨后,烏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風風雨雨都接受,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
心情不好時,思想有壓力時,遇到坎坷和挫折時,晶晶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歌,這首歌娓娓道來,似寬慰,似鼓勵,更似知心朋友真心陪伴。
今天想起這首歌,是被當前的疫情影響了心情,漫漫長路,雖透著蒼涼,但也沉淀著諸多溫暖與感動。世界很大,幸福很小,這一年,我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有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全國各地都平安,春風十里,迎接從抗疫戰場上歸來的英雄們;花開成海,只待告捷這場無聲的“戰爭”,共赴百花盛宴。
這一季的春天似乎太長太長了,在等待的每一個日子里,都因心懷善念而美好;每一份平凡的時光,都只為靜靜花開而期待。
把心放平,日子便是一泓平靜甘醇的湖水;把心放輕,生活便是一朵自由散漫的白云;把心放遠,人生便是一個為理想執著的學海。
把生活過得單純、平淡、寧靜,把情感藏得深情、溫柔、芬香,便有花常開于心,有春常駐于心,有夢常繞于心。
所幸,并沒蔓延,盡管說不定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還是會冒出幾個,武漢的醫療設施及人員都步入正軌……。
不知不覺,今天是2020年3月2日,時間走進了三月的初春天氣,今天也是媽媽今年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早晨一家人吃了早餐,晶晶就目送爸媽出門去上班,兩人反復囑咐媽媽無論到哪里都不能把口罩摘下來,一定要小心等,弄得一個多月沒出門的媽媽有點緊張了……。
經過1個多月的艱難抗疫,疫情終于有了好轉的跡象,各地復工,復學也登上了計劃表。
最近,看到了張文宏教授說的這樣一段話——“中國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已經過掉了……看看下一階段,中國能不能也為世界做些什么。”
晶晶只希望:這個世間不再涂炭生靈,瘟疫肆虐。人人懂得珍惜自己,珍愛生命。俗話曰: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所以,更應珍惜大自然的恩賜,保護可愛的生靈,不要再屠殺他們,然后解決口腹之欲。
晶晶感嘆:原來,經年最簡單的幸福,就是健康的活著;就是每天清晨,依舊看到太陽升起,親人就在身邊。
晶晶覺得自己很幸福,來之不易,是眾多人的努力拼搏換來的,所以倍加珍惜。
甩甩頭,讓心靜下來,開始每天早上的學習英語時間。
……
不知過了多久,晶晶坐得有點腰疼,就站起來活動一下,伸伸懶腰,踢踢腿,然后去客廳溜達了溜達。
又溜達著回到了房間,一看手機快11點鐘了!今天只有自己做飯了,爸媽都上班,力爭讓他們下班回家時就能吃上熱乎飯,中午能多休息一會兒。
又溜達到了廚房,還是先煮好飯吧!用鍋盛了大米、綠豆、百合干,沖洗,然后加水大火燒開。
等飯煮開后,轉到小火,熱上冰箱里的饅頭。
看到冰箱里的雞蛋,想到可以用大蔥炒雞蛋,這一口多少年沒吃了,小時候在老姥姥家吃的笨雞蛋炒大蔥可真香?。‰u蛋黃炒出來真是黃色的,大蔥葉子綠加上蔥白的白色,匯成了黃、綠、白三個顏色,色彩鮮艷,營養豐富!
冰箱里的雞蛋,據媽媽講是她年前在早市上買的,是一個村里的老太太賣的,說是自己養的笨雞下的蛋,好幾斤就都買了回家,回家后爸爸得知,還笑媽媽說也許是假的,媽媽炒了一看顏色還可以,總比那些專門養很多只雞賣的好,那種雞據說飼料里有激素,人吃了對身體也不好,可恨那些只顧掙錢的人。
晶晶炒完后看著挺好的,比起小時候吃的那種蛋黃色稍微淡些,色彩搭配得很好看。
下個菜打算做蒸茄子,把圓茄子洗了切成小塊,放入大碗中,上面滴上幾滴花生油,蔥花、鹽和干辣椒掰碎放上面。
等鍋里的飯熟了后,端下來,換蒸饅頭的大鍋加水后放電磁爐上,再把籠屜放好,蒸茄子的碗放入籠屜中,大火開鍋后再蒸15分鐘就好了。
這兩個菜都是以前去老姥姥家時學到的菜,村里家家戶戶都用柴火燒大鐵鍋,外徑差不多有一米左右,燒出來的飯菜特別香,特別是鍋壁上貼的玉米餅,貼壁的一面熟了后是焦黃色的,嘎嘣脆!
饅頭也是一樣的,里面很脆很香,每次大舅姥姥給自己揭下脆的一面,讓晶晶吃,每次吃得可開心了。
晶晶每次回去都搶老姥姥的工作,那就是搬個小凳坐在灶火旁,往灶膛里填樹枝、爛木頭或玉米桿等,這都是農作物除了果實的部分,一般放著沒什么用;樹枝也是地里行間一排排的棗樹上不用的枝條,農村柴火多的是。
如今提倡用天然氣,為了環保問題,大部分都改了,廚房修的也和城里得一樣的,只有城里人們回去時,大舅姥姥才用大鍋燒飯,讓人們回味無窮。
大鐵鍋炒菜和蒸菜同樣好吃,老姥姥的牙不好,每天舅姥姥給她吃蒸的軟軟的菜,好像有茄子、豆角、絲瓜等,反正院子里種的有菜,地里種的也有。
很佩服大舅姥姥,長得高大體力好,勤勞善良,地里的活再辛苦也任勞任怨,二舅姥爺和二舅姥姥有空時也會回去幫他們干活,都是很老實善良的人。
老姥爺有時會坐個馬扎,看著場里曬著的糧食,大舅姥爺不忙時也會去地里干活,現在都是機器收割、脫粒等,比過去的工作強度可省力省時多了,當然隨著他們的年齡增大,地里的莊稼活也就慢慢不能干了。
茄子蒸熟后,等了一會兒,媽媽就下班回來了,看著媽媽一通忙活,摘下口罩放門口處,接著脫外衣,用75度酒精洗手……,這才整理干凈,到了廚房。
一進廚房,好大驚喜??!對女兒說:“寶貝,辛苦了!”
晶晶調皮地說:“不辛苦!為爸媽服務?!?
媽媽戴上廚房專用的厚手套,幫閨女把蒸茄子的大碗拿出來,深吸一口氣,好香??!
等爸爸回到家后,就開始吃飯。疲憊地老爸笑的瞇起眼,坐到餐桌旁,說:“午飯看著真好吃啊!”
媽媽:“我回到家時,閨女已經把飯菜給做好了。”
又對閨女說:“閨女??!晚飯等我回來,一起做吧!你能多學會?!?
晶晶一笑,說:“媽媽,好的,正好學的累了就做了飯。”
……
午休后,醒來2點多了,這個點爸媽已經去上班了。
雖有窗紗仍刺眼,揉揉眼睛,適應了一下,就懶洋洋地拿過窗臺上的手機,看到微信同學群里又問什么時候開學的話,這是在家呆不住了?嘻嘻!自己在家可沒呆夠。
又看到小姨的留言,就是三姨姥姥的女兒,因為姥姥在家是老大,三姨姥姥最小,比姥姥小了10多歲,又晚婚晚育,小姨才比晶晶大了3歲,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伙伴,因為自己是小姨,很知道凡事都讓著外甥閨女,她現在在行政單位工作,有一個女兒了,很可愛,據說又懷孕了。
她說:“你回來這么長時間了,咱們也沒見面,實在是太想你了,你姨姥姥也說想你了?!?
晶晶:“小姨,我也很想你,但沒辦法,大部分自己在家學習,本來是想初二那天都去老姥姥家去,就都看到了,沒想到很多親人都沒看見,太遺憾了!你現在得特別注意,聽我媽說肚子里又有小寶寶了,真好!我又當姐姐了!”
親密地嘰嘰喳喳地,兩人說了半個多小時。
說完后,手指又往下滑,看到景曉同學代表學生會發的倡議書:“同學們,現在國家處于危難時期,我們離校期間要一切聽從國家號召,在家里學習也是為社會做貢獻。1.不舉辦、不參與公眾聚集性活動。2.盡量不出門,必須出門時要正確佩戴口罩,科學預防病毒傳播。3.家中不留客、室內勤通風,家居用品每天清潔消毒。4.相信衛生健康部門權威信息,不恐慌、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無論是抗擊“非典”,還是應對冠狀病毒,我們國家一路走來從未輸過!我們堅信,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風雨同舟,一定會打贏這次病毒反擊戰!同學們要耐心等待!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到那時我們再相會!一定要努力學習,未來是屬于我們的!”晶晶看到同學們也有點贊的,也有回復加油的……,晶晶也寫了“加油”。
晶晶看得心潮澎湃,想起了學校路兩旁林立的梧桐樹,每年開花的時候,自己都會站在梧桐樹附近,聞一聞花香,花香說不出是什么香味,但很好聞,顏色也很好看,據說還有利濕消腫、消熱解毒等功效。
梧桐花的花語是情竇初開、優雅的心、使命、愛的使者,梧桐花的香味十分的清淡,也不和其他的花卉一樣隨波逐流,因此它又象征著忠貞的愛情和美好的品格。此外,它還代表著孤獨、憂愁。
這時,景曉發了微信過來,點開一看:晶晶,不知你什么時候有空,怕打擾你,白天就沒怎么給你發微信,更別說打電話了,現在說話方便嗎?
想了一下,就用微信中的免費打電話功能,給景曉撥了過去。
“喂!晶晶嗎?真的太高興了!終于聽到了你的聲音了。”景曉在電話那頭傻笑著。
晶晶也很激動:“嗯!在家干啥呢?”
景曉:“這不打電話嗎?”又傻了。
晶晶笑的出了聲,聊不下去了,咋辦?
景曉也反應了過來,也哈哈大笑,等了一會說:“太緊張了,傻了!每天學習,有時幫我媽做飯,有時想你……。”
晶晶心里雖然很甜蜜,但苦于這話題怎么接啊?沒經驗??!也不能不說話啊!一時急的不行,想了想:“奧!……,謝謝,我……也是?!?
景曉打趣道:“你也是干啥?”
晶晶臉紅:“當然是學習和做飯啊!”聲音越來越小,心虛了。
景曉已經明白了晶晶的心意,也不再追問她,說:“你那邊沒新增吧?我這邊好像鄉鎮上有一疑似病例,沒確診,是從加拿大回國的學生,當時發燒了,要小心!”
晶晶:“這邊目前還沒發現有,單位、小區門口出入都量體溫,非本單位和小區,一律禁止通行,聽說村里路口也設了登記處,輪流值班。”
……
兩人斷斷續續地說了近一個小時,談家庭情況,本市風土人情,又談到這次疫情,無話不談,好像從認識以來,兩人說話說的最多的一次,也從懵懵懂懂到逐漸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