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最后一門課的楊士善抻了個懶腰,把學生證、準考證和兩根pilot的水性筆收到了透明收納袋中,走到教室前背起書包,朝考場外走去。
考試的時候,楊士善早早答完了卷子。不過他有從不早交卷的習慣,檢查一遍,閑得無聊,開始觀察周圍的人。監考老師精力十足,不過也沒什么管學生的心思,樂呵呵閉眼睛冥想;學生也是心不在焉,東瞄西看,把卷子填滿就匆匆離去的也不在少數。
楊士善想起了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更有知識的大學老師在此刻更加悠閑,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除去遭受降維打擊沒了存在必要的英語老師,其他的大學老師生活還是十分美好的。沒有拎著腦袋去異空間尋寶探險的必要,那樣掙的還沒有工資高。尤其是經管相關的老師,出去接個企業培訓的活,兩周時間小幾十萬就到手了。這可比上次楊士善帶兩個菜鳥撞大運,遇見了一個爆率奇高的觸手魔藤分得的戰利品要多上好幾倍。
像高數張教授,接受職業者訓練也不過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大概和氣功針灸一個樣,不考慮能不能打,能夠延年益壽、身體健康就行。
像吟游詩人這種職業是這些教授的最愛。氣質好,親和力強,還能學個樂器,頗有文藝范。當然職業的選擇純看天賦,被迫當狂戰士的老教授也不是沒有。雖然老教授自己不太愿意,但還是有意外驚喜的——課堂上沒人敢交頭接耳嘰嘰喳喳了。畢竟沙包大的拳頭握粉筆,肌肉虬結的胳膊寫板書,這震懾力可不是一般大。
因此,雖然學生的心不在課堂上了,但老師可是很少有離職不干的,反倒工作熱情更加火熱了一些。只要有學生愿意學,老師總是愿意教的。
總而言之,一個學期過去了,學業上又翻過去了一篇,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冬天,可不像異空間降臨之前那樣無趣了。
楊士善臉上掛著略帶古怪意味的笑容,走在他一旁的董學升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楊,你笑的……可有點猥瑣。”
嘿嘿一笑,楊士善也不回答,反倒是繼續提起了“吾日三省吾身”的內容:“晚上吃什么?”
兩個小時之后,烤肉自助。
楊士善筷子一劃,一翻,一塊肥牛穩穩當當夾在筷子間,蘸料里一滾,隨即入口。一邊嚼,一邊用略顯含糊的聲音說道:“快點夾,我好下下一鍋。”
一般人吃烤肉按片、塊計量,或者是按盤來計數,楊士善寢室就有點特別——他們按鍋算。
蜀中的自助烤肉,一般都是電爐子上放一個或方或圓的鐵盤,加一張油紙,烤到一定程度就把油紙換掉。楊士善的計數方式,就是滿滿一鐵盤算是一鍋。
當然一鍋出的東西也有多有少。如果是五花肉片,就可能少點,平鋪在鍋上,肉片也不算厚,烤出來的油正好省去了在油紙上刷油防粘連的麻煩。如果是雞皮月君(jun)肝之類,那這一鍋出的就多了。
也不像是烤五花肉烤牛肉片時那么客氣,每一片肉互不遮蓋,都和鍋充分接觸,烤得油花迸濺焦香四溢,輪到這些形狀不規則的肉或者勉強算是葷料的東西,楊士善簡直狂野。
冒尖的塑料盤直接往鍋里一扣,幾個人連忙將其接近均勻地展開,鋪滿整個烤盤。用公筷沒過一會就小心翻看,防止烤糊。
一邊往碗里夾菜,楊士善一邊問道:“你們假期都有什么安排?”
董學升剛去接了一杯飲料回來坐下,聽到楊士善問,呷了一口酸梅汁:“我回山城。蓉城的火鍋不好吃,想家里火鍋吃了。”
自古蓉渝不兩立,省會不偏安,他們山城人吐槽蓉城是傳統,當不得真。
目光轉向韓天一,這位嘴里不閑著,和楊士善對視一眼:“我?我女朋友家有事,過兩天我得去幫忙。”
噫!
帽子、手機、老人.jpg
算了算了,畢竟拉高了寢室的平均脫單率,實現了零的突破,就不和他計較了。
剩下一個宋時欽,食量算是最小的,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拍起了肚皮:“先去市里我四叔家玩兩天,然后就回家。”
這位是川省本地人,武則天的老鄉。不是蓉城人,和山城的對抗性沒那么強。當然如果董學升地圖炮開到整個川省,嘴仗還是有的一看的。
看到這幾位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楊士善也沒把自己冒險團隊的事和他們細說。反正人手也夠,多幾個肯定不會參加固定團隊的人也沒什么必要。自己在這邊也拉到了顏如玉這個壯丁,帶上她倒是理所應當。就當是提前讓她感受一下團隊氣氛,看看能不能直接拉進隊伍當中。
楊士善放下了筷子。
倒不是徹底吃飽了,也就八九分飽。不過蜀中是出了名的燒烤洼地,甭管是自助還是店家給烤,那個味道是有點一言難盡。來自“大金鏈子小手表,一天三頓小燒烤”省份的楊士善自然是不大瞧得上眼的。吃點火鍋干鍋烤魚川菜它不香嗎?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還要在蜀中滯留一段時間等待冒險團隊來。回不去家里,吃不到正經的燒烤,眼前的自助雖說味道不算好,但勝在肉多,勉強可以解決一下楊士善的思鄉之情。
沒錯,就是想念家鄉食物的那種情感。
董學升倒是津津有味,看大家都撂下了筷子,他倒是來了興致。又去取了七個雞翅,擺在烤盤上,主要精力放在看手機上,偶爾翻一下雞翅。
胃口可真好。
回到寢室,幾個室友開始收拾行李,今明兩天就要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好在現在的空間裝備多了起來,不用再大包小裹外帶行李箱那么麻煩了。像韓天一這種性格疏懶一點的,沒到五分鐘就把衣服都塞進了包里。
嘖嘖,回去肯定會被他老娘罵的。
楊士善也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畢竟自己跟著團隊冒險結束之后,估計也沒什么太多收拾的時間。不如趁現在還閑著沒什么事,趕緊把東西都收拾好,之后冒險完直接打包帶走就好。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寢室三個人紛紛離去,只剩下楊士善一個人形單影只。和顏如玉又溝通了一下,確認了對方愿意加入冒險,楊士善也沒什么事情,開始自己繼續練功。
這回寢室沒了別人,楊士善動作就大了起來。只要不毀壞寢室原有陳設的,什么都想試試。
不一會,隔壁寢室的就來敲門了:“小楊?你在這開動物園呢?”
楊士善看了看眼前的驢,驢也看了看眼前的楊士善,雙方對了下眼,楊士善開口說道:“我說,你叫個什么勁?頭白乘驢懸布囊。”
和之前的兔子一樣頗通人性的驢子消失不見,楊士善才把門打開給人家隔壁寢室來的道歉。
雖說已經中午十一點,吵到人家睡覺總是不好的。
過了一會,本來打算中午吃驢肉的楊士善,翻了翻搜索列表,嘆了口氣。他們古代人都不吃驢的嗎?為什么寫驢肉的詩都找不到?
自己的異能如果是能將古人的筆記文集具現就好了,捧一本《隨園食單》,吃個幾個月都行了,那還用像現在這樣四處翻找寫美食的詩句?
這頓飯煩勞了前清遺老王闿運。“烹得黃羊。喜廚中酒熟,甑里糕香。”這位詩作稱不上冠絕一時,教書育人倒是赫赫有名。戊戌六君子的楊銳,畫界泰斗齊白石,維新派、保皇派、復辟支持者、某黨黨員楊度,都是這位的座下弟子。
不過這位是個湘省人,后來又在蜀中客居,怎么這套吃法這么關中呢?羊肉,甑糕,再就點小酒喝,這吃法未免有點奇怪吧?
不管了,不重要了,好吃就行。
先去給隔壁送了幾份,就當是賠禮道歉。回到自己寢室,筷子還沒舉起來,手機屏幕亮了。
楊士善趕緊掃一眼,一個三葉草頭像給他發來了信息:“我明天先到,咱們可以先逛逛。”
沒耽誤吃飯,楊士善左手拎了一根羊排骨往嘴里送,右手打字:“火車還是飛機,幾點到?”
“飛機,半夜兩點到雙流。”回復的也很快。
紙巾擦了擦手,舀了一勺甑糕放在嘴里,楊士善頓時眼前一亮,也顧不得回復了,先吃飯再說。
糯米為主料,棗香濃郁,在正午的陽光照射下反射著濾鏡一樣帶有食物光澤的色彩。入口軟糯而又有米制品的層次感,略黏,甜香十足。
本身就是這種糯嘰嘰甜食愛好者的楊士善看著一甑的糕,只恨自己肚子不夠大。半晌才想起來回復。
“機場附近賓館也不貴,明天一早咱們市里見?”
“行,我也可能機場里對付上一晚上,都沒什么問題,你就負責把去哪遛彎這個問題解決好就行了。對了,吃什么主要也得你安排。”
“那就先這么定,有什么變動直接跟我說就行。”
聊完天,楊士善看了看旁邊的一壇子黃酒。可惜自己不喝酒,這百年陳釀的女兒紅還得找個明白人送出去,別把酒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