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7章 八七回:小黑現身救恩師,菩薩出山收魔徒

孫潛借酒勁一路疾行,望龍尾山而來。正在路途之中,醉意漸濃,不禁困乏上來。孫潛只覺頭重腳輕,便尋了處草叢倒頭大睡。暈暈乎乎正熟睡時,忽而叫人踩在身上。那人叫孫潛絆倒,手中所持燭火跌在地上,正將草叢燒起。孫潛猛然驚醒間,也把那人唬了一跤。

見得火起,二人顧不得彼此,皆各自著忙,將火撲滅。孫潛見此人身若磐石,面似鐵板,身高二丈,體寬身壯,半夜間看去如金剛一般。那黑漢怒道:“你這廝為何半夜睡在此地,害我平地一跤?”孫潛還問道:“你為何半夜來至此間,攪我睡眠,著實踩我不輕?”那黑漢不禁面露憂色道:“我家娘子不知何處去了,故而四處找尋。踩你一腳,實是不該。”

孫潛因問道:“你娘子莫非與人跑了?不然為何深更半夜不見?”黑漢道:“不能不能,我娘子身懷六甲,如此身子能跑去何方?”孫潛道:“身懷六甲,還夜半出門?此事必有蹊蹺。你這漢子姓甚名誰,可將事情說與我聽,在下也好幫你尋得妻回。”漢子道:“我名喚牛犇,家住此去不遠。我妻子姓羅名翠娘。因我生得體大,又夜間喜好翻身,便在我娘子懷胎之后與娘子分睡兩榻。娘子睡在屋內,我便睡在外間。今夜我正熟睡間,忽覺一陣涼風而過,前去看時,房門不知何時開了。因怕娘子受涼,我想前去看看,不想一看之下,屋內竟是沒人。故而出屋查探。”

孫潛聽聞,不禁皺眉道:“若是平地起風,卷人而去,恐怕是有妖怪作祟。不瞞牛兄,小弟我乃是向道之人,欲前往龍尾山拜師飛天道人的。那飛天道人乃是神仙般的人物,可呼風喚雨,降妖伏魔。不如牛兄與我同去龍尾山,求飛天道人相助。”牛犇聽聞連忙大喜道:“那倒是好,如此我妻便有救了。”遂道:“我不識去龍尾山的路徑,還望兄弟帶路。”孫潛道:“好說好說,在下便是欲去龍尾山拜師的,自然識得路徑。”當下便前方帶路,一同去往龍尾山。

未至龍尾山,便見陰風嘶吼,涼意侵骨。牛犇不禁膽寒道:“此處不像個有仙人的地方,倒像是個妖精所住。”孫潛連忙道:“休得胡言,此乃是仙長考驗我等向道誠心。”牛犇聽了,只得隨孫潛繼續前行。

來至龍尾山腳下,正見得山上月光撇下,龍尾山上一片悲涼之色。龍尾山上似有人作法一般,山上有六十四根石柱,其中約有五十根石柱之上綁有人。其人有的已成骸骨,有的為人開腸破肚,慘死石柱之上。月光籠罩之下,有一道士披頭散發,口中念念有詞,而這道士正對之人正是一婦人。此婦人已然身懷六甲,已是神志不清,身子綁在石柱之上,口中不住似野獸般嘶吼。

牛犇見了,便要沖上前去,為孫潛死死抱住。牛犇道:“這便是我妻翠娘。”孫潛道:“那是個妖道,有妖法的。你這般過去,豈非自投羅網?”牛犇急道:“那可如何是好?總不能見死不救?”

正此時,耳邊忽而響起一陣女聲道:“我去引開妖道,你們速去救人。”孫潛回頭望時,卻是那弟媳白鹿精,不由詫異道:“弟媳如何在此?”白鹿精道:“閑言少敘,此事不急說,還是救人為先。”登時平步青云,手持銀槍,直朝飛天道人而去。

只見白鹿精立在空中大叫道:“妖道,豈敢在此行這般傷天害理之事?”飛天道人正作法間,忽見眼前白鹿精叱咤眼前,不禁笑道:“你這妖精,也好說貧道?貧道怎說也是人身,不像你,尚被毛戴角,如何說我?”白鹿精怕孫潛聽見飛天道人所言,連忙道:“便是人身,行此妖孽之道,更與妖孽何異?今夜老娘便要替天行道,吃老娘一槍。”便逞手中銀槍朝飛天道人刺去。

飛天道人笑道:“既然你這妖精找死,貧道便成全你。”說罷,將手一伸,自天上落下一把寶劍,飛天道人接過寶劍,一劍斬向白鹿精。一連幾劍,白鹿精難以為敵,連忙望空便走。飛天道人笑笑道:“放你歸去又如何?貧道有好生之德,便饒你一命。”自落在臺中,不去理他。白鹿精遂回身道:“你這妖道可是怕老娘前方有伏,不敢追來?”飛天道人笑道:“你若有法力高強的相幫設伏,何必如此一出?直叫那法力高強的來與貧道相斗便是。”也不理他,又行功法,于胎兒之中吸取精氣。

不料此時飛天道人竟發覺那精氣似有阻隔,再吸取不得。不禁大怒道:“何方妖孽暗中作祟,阻礙貧道修行?”白鹿精不知其理,接話道:“你趕來一件便知。”飛天道人大怒,遂起身朝白鹿精追去。白鹿精見飛天道人追來,連忙拔路便走。

山下孫潛與牛犇見飛天道人追白鹿精而去,連忙上山而去。不想半路上正遇著那兩個道童。二道童皆手持寶劍迎面道:“爾等乃是何人,竟敢闖我龍尾山山門?”孫潛彎腰拾起一石塊,朝二道童擲去。一道童笑嘻嘻,直將那石塊一劈為二。不想那二石塊得以分開,竟分別襲向二道童。二道童措手不及,為石塊打翻在地。

孫潛戰戰兢兢前去探了二道童的鼻息道:“怎的一砸便死?”牛犇聽聞,連忙拔路便望山上而行。來至山頂,二人見得石柱之上皆是身懷六甲的婦女,除去新捉來的羅翠娘,皆是腹部一個大洞,身體干癟而亡。牛犇見得便要前去解下羅翠娘來,卻忽見此處石臺之上振動不止。那有母慘死處的石柱內窸窸窣窣走出一個個童男童女來,皆是靈體之身,面露猙獰之色,尖嘴獠牙,望二人撲來。二人見得大驚,抱作一團不知所措。

正值二人危難之際,卻見得凌空飛來一柄金劍,那金劍飛來臺上,直將那一眾小鬼盡數斬殺。飛天道人不禁大怒,回返山頂而來,手中還提著已然奄奄一息的白鹿精。飛天道人怒道:“是何人暗箭傷人,害得我兒?為何不敢現身來見?”夜空中走出一個穿黑道袍,滿臉黑毛的黑貓精來,這黑貓精不是他人,正是孫潛前世劉吉禮的第四個徒兒小黑。

飛天道人將白鹿精擲在臺上,撇手笑道:“今夜怎的壬多畜類來擾,一個個自尋死路?”小黑笑道:“便你這廝,也配在我面前叫囂?”飛天道人怒道:“今日本道爺便除了你這妖貓,叫你勿要穿我道服,毀我道門清譽。”小黑一指那石柱上喪命的婦人,不屑笑道:“瞧瞧你的作為,究竟是何人毀道門清譽?”飛天道人道:“今夜便叫你這貓精,見見正統道術,如何叫你命喪當場。”說罷,便持寶劍面向小黑而上。

小黑不慌不忙,先將一道袍隔空遞與孫潛道:“速將此道袍穿上。”再手持金劍來與飛天道人迎敵。這送與孫潛來穿的道袍正是昔日小張太子帶去與劉吉禮的那件道袍,此時孫潛不知其意,見小黑遞來道袍,連忙穿在身上,并不知這道袍乃是千年難遇的法寶。飛天道人一連幾劍,竟發覺小黑不似白鹿精一般,那口金劍往來迎擊,如身上長出一般,直叫飛天道人難以招架。

飛天道人頓生心虛之感,當下虛晃一劍,思量捉孫潛與牛犇為質,好來牽扯小黑。連忙回轉身來,望孫潛二人而行。二人見了皆大驚不已,飛天道人已然飛至二人面前,不想那道袍放出豪光,竟將飛天道人擋在身前,卻得了個趔趄。飛天道人大駭,這才知曉那道袍乃是法寶。此時小黑已至面前,飛天道人連忙道:“且住了手,你可知貧道何人?”小黑笑道:“管你何人?殺了再說。”飛天道人道:“我乃是仙長敏道何之徒,是為左天道人的徒孫,你敢殺我?不怕我師祖尋你報仇?”

小黑笑道:“原來是這一班邪魔外道,難怪在此行這傷天害理之事。那左天道人作惡多端,不來尋我也就罷了,若要叫我知曉其所在,少不得一發滅了他來。”飛天道人道:“好大的口氣,莫以為你能斗得過貧道就能斗過貧道師祖?”小黑由懷中掏出一物來笑問道:“你可識得此物?”飛天道人看時,卻是那三清鈴來,便道:“三清鈴誰人不識?”小黑笑道:“此三清鈴非比尋常,乃是八卦爐中老祖親煉,贈與我師父的。你道是那賊人左天道人可是敵手?”

飛天道人聽聞,唬得連忙跪地求饒道:“弟子有眼不識泰山,還望仙長可憐于我修行不易,弟子愿拜仙長為師,日后做牛做馬在所不辭。”小黑道:“你這般劣性,如何作得我的門下。看在同屬道門的份上,我就不將你魂飛魄散了,用這三清鈴度你一程。”當下祭起三清鈴在空中,朝飛天道人一轉,其魂魄便離了肉身,早有黑白無常前來將魂魄拘住,帶往黃泉路上。

孫潛見小黑道法精湛,竟一跪在地道:“懇請仙長收弟子為徒,帶弟子歸于道門。”牛犇也跪在小黑眼前道:“懇請仙長救救我家娘子。”小黑見孫潛跪在眼前,慌忙跪地道:“師父莫要錯了大禮,弟子可消受不起。”孫潛奇道:“仙長為何喚我為師?”小黑連忙扶起二人道:“弟子本是一只黑貓成精,全賴師父不以弟子出身卑賤,收為弟子。師父前世誤信妖魔,以至喪命,如今若歸正道還需去往馬福山才是。”又祭起三清鈴來,將羅翠娘于石柱之上解救下來,收在三清鈴之內道:“你娘子我是救不得的。但大圣國師王菩薩傳訊與我,叫我師父去往馬福山拜師,想必我師父的師父必能救你娘子。我先把你娘子收在三清鈴內,以至不死。”牛犇聽聞,連忙再謝小黑。

小黑遂問道:“師父,這鹿精如何處置?”孫潛道:“此鹿精乃是我的弟媳,并未作得傷天害理之事,何況也是因我等受傷,也一并收在三清鈴內救援于他。”小黑遂道:“弟子聽師父之命。”遂將白鹿精也收在三清鈴內。孫潛不禁問道:“那馬福山所在何處?為何我從未聽聞?”小黑笑道:“此乃仙家秘境,師父如今乃是凡人,如何知曉?”便道:“師父與這位兄臺莫怕,抓緊弟子便是。”直一手攔住一人,自入了云端,駕云去往馬福山而去。

及至天明,方才來至馬福山,早有小張太子翹首以待。見得小黑引孫潛,牛犇前來,小張太子連忙率眾迎上前來。孫潛不明就里,便拜道:“弟子孫潛,懇請師父收弟子為徒。”小黑連忙一旁道:“錯了錯了,此乃是師父的結義二哥。”小張太子不禁笑道:“三弟輪回轉世歸來,可喜可賀。”孫潛連忙再拜道:“多謝二哥。”小張太子問過孫潛如今姓名,也將身旁宮守仁,沈化龍,龍素馨一一說與孫潛知曉。

牛犇見過,連忙拜道:“懇請仙長救我娘子。”小張太子不明就里,正欲問時,卻聽半空里傳來一陣聲響道:“好你個老道,可叫本大圣尋得好久。”卻見半空之中一渾身金絲的猴子坐在一異獸之上,渾身金絲軟甲,頭戴鳳羽翎冠,腳下一雙分水靴,手持一根似黃金般的木杖,木杖之上鑲有各色珠子。這異獸,身旁有祥云環繞,碩大腦袋上只有一睛,便是云煙獨睛獸來。左右兩旁各有一個異獸,一個形狀如牛,卻生虎斑條紋,正是軨軨。一個馬身人面,虎紋鳥翼,便是英招。

身后有兩個女妖手持儀仗扇,皆是嘴大如椽。其一身披金色錦衣,雙目圓大,笑容可掬。另一個形態奇異,身披褐色軟甲,尖牙利齒,面露兇光。身旁有三個女妖,皆作女將打扮。三個女妖之中有一人,形狀與火凰公主一般無二,卻是藍衣藍甲,非是火紅之色。一女妖身穿妖艷紅衣,半露酥胸,身姿曼妙,面容嬌好,一派玲瓏玉體,止不住的妖媚之意。一女妖身穿素衣,飄然若仙,一對明眸極大,卻是個溫文爾雅,似是官宦小姐家的做派。

此處妖魔非是他人,當中的金絲猴子正是那赫赫兇名的魔王禺狨王,便是當年七大圣之一,號稱驅神大圣的。那與火凰公主相貌一般的便是其二姐雪凰公主,另外兩個女妖乃是九尾狐和蠃魚,身后掌扇的兩個女怪便是金蟾夫人和七星子。小張太子喝問道:“你乃何人,為何無故犯我?”有九尾狐厲聲道:“我不尋你,尋的是那老道,我三個孫女便是毀在他的手上,如今特來報仇。”當下便披掛向前,欲取孫潛性命。小黑見了,暗中謂小張太子道:“太子,此事卻是我師徒理虧,誤殺了三只狐貍精。”說罷,便手持寶劍上前,抵住九尾狐。

當中有沈化龍見得雪凰公主,誤把雪凰公主作為火凰公主來,不禁怒道:“好你個投身魔族的公主,害我五弟為妖魔打回原形,且吃我一毛。”遂挺蛇毛上前,與雪凰公主戰作一團。小張太子見得混亂,顧不得許多,也連忙持槍上前,宮守仁龍素馨一左一右,也來混戰。

禺狨王見得小張太子模樣,不禁喃喃道:“主人?”自家又把頭搖道:“我主人早已身亡,不過這小太子與其長得一般無二,也不可傷了性命。”正胡思亂想間小張太子已至身前,連忙拿起驅神杖相迎,便下了云煙獨睛獸與小張太子交鋒。金蟾夫人便與龍素馨戰在一處,七星子正敵上宮守仁來。蠃魚見無人敵他,便把手中寶劍一橫直望孫潛砍來。孫潛見了大驚,連忙奪路便跑,為蠃魚刺在后心之上,只見火光迸射,卻傷不得孫潛分毫。

這邊眾人纏斗,當前有沈化龍敵住雪凰公主,雪凰公主手中寶劍短小,不敵沈化龍蛇毛,當下纏斗之際,身旁氣溫驟降,沈化龍身上漸漸凝得冰霜來。沈化龍大驚,連忙驅雙刃飛出破冰,不料那雙刃剛剛破冰而出,便為雪凰公主一口寒氣噴來,直直凍成兩個冰坨。沈化龍竟失了操縱,叫那雙刃連兵帶冰一同丟落地上,蛇毛只作得個光桿來。

宮守仁與七星子交鋒,卻見七星子兩柄彎刀使得神鬼莫測,招法凌厲,分外兇殘,一時間宮守仁便為其砍中幾刀。好在宮守仁乃是大圣國師王菩薩親塑的金身,那刀砍在身上直若無視。七星子見狀不驚反喜,兩柄彎刀再向宮守仁砍來。宮守仁見七星子傷他不得,便不顧七星子的彎刀,直揮巨鉞向七星子襲來。一時間竟將這位禺狨王手下最兇殘的妖怪作得個狼狽不堪,手握彎刀不穩,為宮守仁打飛一柄而去。

龍素馨與金蟾夫人的交鋒卻是另一般模樣。這兩個正是半斤對上八兩,皆是武藝平常之輩。一個使魚尾鎏金鏜,一個使一根桿子上面一長條扁平有如舵般的奇門兵刃。此兵刃金蟾夫人與了個名稱,喚作金蟾杖,便是天下之大,也無第二個使來。這兵器鋒不鋒,鈍不鈍,扁平突起之處也不知與普通棍子有何異。金蟾夫人便使這金蟾杖來與龍素馨交鋒,兩個有來有往,倒是戰至多時,皆作得氣喘吁吁,精疲力竭。

小黑與九尾狐正好交戰一團,小黑不與九尾狐正面交鋒,便持金劍四周游走。九尾狐持一套索,頻頻攻向小黑,小黑手持金劍一一擋住。九尾狐見套索套小黑不住,再將套索換下,換作日月雙刀來,再看向小黑。小黑見了,將止瘟劍喚出,正好雙劍對上雙刀來。一扭頭,見蠃魚正追孫潛,再喚出七星劍隔空遞與孫潛。

孫潛正值危難,忽見小黑遞來七星寶劍,連忙接過,也不管招式劍法,便胡亂輪來。蠃魚停下腳步,抱手立在一旁,恰如品味般看他戲耍。

小張太子與禺狨王正是一場好殺。一個神龍游水槍,一個驅神杖,兩般兵刃交互相迎。二人戰至五百合,小張太子便漸漸不敵。小張太子虛晃一槍,直將神龍游水槍化作神龍游水板,祭在空中,望禺狨王打下。禺狨王笑道:“雕蟲小技。”那驅神杖上有一大佛珠,放出豪光,直將神龍游水板擋住,打不下來。禺狨王笑道:“你既然有寶將我打來,便也常常我的寶來。”登時,那驅神杖上便有一黑溜溜的珠子,自脫離了驅神杖,而朝小張太子打來。

小張太子此時手無寸鐵,正值危難之際,忽見天邊飛來一束光,直將那珠子打落,救下小張太子來。復又一光射向沈化龍,直將冰霜瓦解,把沈化龍解救出來。禺狨王見了大怒道:“何人多管閑事,打落我的斗天珠?”正見得祥云之中走出一個慈眉善目的和尚,小張太子見了大喜,連忙迎上前去道:“師父。”這和尚便是大圣國師王菩薩。宮守仁幾人也皆棄了女妖,歸至大圣國師王菩薩身后。菩薩身后有藥王和尚見過師兄。

禺狨王不禁怒道:“何處來的和尚,竟敢趟此趟渾水?”大圣國師王菩薩笑道:“阿彌陀佛,施主失了本心,不認得貧僧也是無妨。只是你打貧僧之徒,貧僧為何不可來管?”禺狨王道:“我一概不管許多,只是這老道殘害了我小妾的子孫,本王若不報仇,豈不惹得天下恥笑?”九尾狐一旁哭道:“大師,我那三個可憐的孫兒苦啊,死得好慘。”大圣國師王菩薩道:“前后皆有因果,若令孫得此機緣歸為正道,也莫不是一樁好事。”九尾狐道:“你這和尚莫要巧言令色,命歸閻羅,如何得成正道?”

大圣國師王菩薩笑道:“若貧僧講情,請孫潛道長收令孫為徒,不知如何?”禺狨王獰笑道:“不需此法,待本大王殺了這廝報仇,自然尋回三小狐,再傳道法。”大圣國師王菩薩笑道:“如此,不也還是邪魔外道,如何算得正道?”禺狨王怒道:“便叫你見識一番邪魔外道的能耐。”遂祭起正靈珠,再朝菩薩打來。

好菩薩,慈眉善目,登時睜開天目,目光所注,那正靈珠便滴溜溜亂轉,打不下來。禺狨王大怒,將驅神杖上一干寶珠,正是大佛珠,開目珠,濟水之眼,避水珠,斗天珠,五彩頑石,龍眼珠,鳳翎珠,雙龍珠,開天珠,劈地珠,混元寶珠,拌黃珠,正靈珠,十四顆珠子一發朝菩薩打來。只見得天地易色,有虎嘯龍吟之聲,飛沙走石之勢,十四顆寶珠皆攜萬能之勢射來。

大圣國師王菩薩笑道:“果然好凌厲。”當下顯三首六臂,八目九耳法身。當中雙手合十,余下四手張開,放出豪光,口念“阿彌陀佛”,便見那一群寶珠皆停在空中亂墜,更無一個打得下來。那大佛珠直溜溜朝大圣國師王菩薩面前而來,為大圣國師王菩薩一手接住,不禁奇道:“這內中竟有兩個亡魂?”便見大佛珠之內得出兩個鬼魂,皆是有萬世之容,千秋之貌,美不勝收。這兩個非是他人,便是禺狨王雙妻金枝公主,玉葉公主的亡魂來。二女皆手持寶劍朝大圣國師王菩薩砍來。大圣國師王菩薩將手一指,二女便跌落塵埃,搖搖欲墜。

禺狨王見了大怒道:“賊和尚,放開我妻。”便化身為風,直朝大圣國師王菩薩搶來。大圣國師王菩薩回身問小張太子:“悟善,前時為師交代的寶物可曾借來?”小張太子連忙將定風丹遞與菩薩。菩薩手持定風丹,禺狨王便化風不得。大圣國師王菩薩將十四顆珠子穿成一串佛珠,直套在禺狨王脖上,一反手持住那根驅神杖,便朝禺狨王身上打來。慌得金枝玉葉二公主,齊齊跪在大圣國師王菩薩面前道:“我等錯了,還請菩薩饒我夫君性命。”雪凰公主,九尾狐,蠃魚,金蟾夫人,七星子也皆跪在二鬼魂身后,連連求饒。

大圣國師王菩薩邊打邊道:“貧僧昔日憐憫,送你佛珠一枚,寶珠一顆。不想你竟成氣候,為妖作怪多年,如今仍不知悔改,還要仗勢欺人。今日你落在貧僧手中,貧僧便收回當日罪因,以免再至惡果。”禺狨王這才得知大佛珠,開目珠乃是大圣國師王菩薩所贈。金枝玉葉七個鬼怪皆聽聞大圣國師王菩薩所言,這才知曉還有此般因果。當下有九尾狐道:“菩薩,既與我家夫君有前世之緣,還望菩薩憐憫,度我夫君為僧,我等一家皆愿皈依佛門。”余下六個聽了,皆齊道:“我等情愿皈依佛門,還望菩薩饒我夫君一命。”

大圣國師王菩薩遂問道:“你妻妾皆愿皈依佛門,你可情愿?”禺狨王回身瞪大圣國師王菩薩道:“你這和尚若能救得我雙妻性命,便拜你為師。”大圣國師王菩薩笑道:“這有何難?你二女雖肉身盡折,但貧僧自可尋得一物附身其上。既然二女以金玉為名,貧僧便以金玉委身如何?”金枝玉葉連忙謝過大圣國師王菩薩。七女皆道:“你還不快謝過師父。”禺狨王這才道:“多謝師父。”大圣國師王菩薩道:“今日貧僧便收你作為我門下三弟子,日后可誠心悔改,不得再起惡意。從前作惡種種,正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便持驅神杖,直打了三千杖。打得禺狨王皮開肉綻,百年道行盡失一旦。

大圣國師王菩薩卻笑道:“甚好甚好,正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貧僧便賜你法名悟法,日后可鉆研習法,不得在動惡念。從前你于四圣大元帥處偷得四珠,貧僧做主,便命人還回。靈吉菩薩將定風丹贈與貧僧,貧僧便將此珠賜你,以作拿你四珠之償。”禺狨王氣若懸絲道:“多謝菩薩。”大圣國師王菩薩一揮手,便有大佛珠,開目珠,濟水之眼,避水珠,斗天珠,五彩頑石,龍眼珠,鳳翎珠,雙龍珠,正靈珠,定風丹再回驅神杖之上,獨留下開天珠,劈地珠,混元寶珠,拌黃珠四珠。小張太子這時才知前時靈吉菩薩所言之意。禺狨王畢恭畢敬見過二位師兄,小張太子藥王和尚也連忙還禮。

忽聞天邊傳來一聲道:“恭喜菩薩再添高徒。”卻見天邊飄來一個道人,道人身旁一左一右立著二人。一個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道人,便是先前白鹿精所見的漁父道人。另一個背生雙翅鳥獸人身的道人,卻是前時為雷震子所殺的鵬魔王。小張太子宮守仁沈化龍見得鵬魔王在此不禁面上一冷。當中的道人見了,連忙笑道:“如今此乃貧道弟子,名喚混天道人的便是。”小張太子幾人這才明悟。

大圣國師王菩薩道:“孫潛,你一心向道,如今尊師在此,還不快前來拜見?”孫潛為之前一眾變故,已然作得渾渾噩噩,正是一頭霧水之時,聽聞菩薩如此說,連忙跪在那道人面前道:“弟子孫潛拜見師父。”那道人笑道:“貧道道號南華,今日收你為徒,你便為貧道門下三弟子。”孫潛連忙拜謝師父,先后又拜了大師兄漁父道人,二師兄混天道人。

南華真人又道:“前世因你乃是上古圣獸禍斗,呼吸間便得火起,吃拉處皆為火禍,令人間災患連連,使得死傷無數。貧道不得已,將你殺除,許下后世收你為徒,引歸正道。只是你作惡頗多,還需十世向善,方可拜在貧道門下。前世貧道師尊太上老祖曾將經書法器賜你,如今還歸與你。”小黑連忙上前,先拜見了師祖南華真人,后將金劍,止瘟劍,三清鈴與三卷經書遞與孫潛。孫潛見得三清鈴,這才憶起還有白鹿精與羅翠娘還需救援,連忙道:“師父,這三清鈴內還收有二人,還望師父來救。”牛犇也此時上前來拜,求南華真人來救妻子。

不知二人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柳河县| 女性| 垣曲县| 松潘县| 台东县| 安溪县| 资兴市| 泾川县| 普陀区| 泉州市| 张家界市| 论坛| 松潘县| 冕宁县| 钦州市| 浠水县| 壤塘县| 织金县| 敦煌市| 互助| 南江县| 张掖市| 大荔县| 永靖县| 鲁甸县| 竹山县| 闻喜县| 亚东县| 涪陵区| 苍溪县| 商水县| 宣武区| 道孚县| 永康市| 西贡区| 饶阳县| 海原县| 伊春市| 博白县| 金平|